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张正智2006年9月泰达“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宏观政策发展趋势分析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及特点1.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2世界汽车跨国公司在华战略1.3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坚实发展基础1.4中国汽车市场特点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2.1中国汽车工业法制化管理体系2.2政府相关部门对汽车工业的主要管理职能2.3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3汽车工业宏观政策发展趋势分析3.1制定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发展的促进措施3.2制定经济型和新能源汽车的促进措施3.3建立强大的零部件支撑体系3.4加强汽车工业与相关工业的协调发展附件“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宏观政策发展趋势分析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及特点1.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汽车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联盟、联合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步伐仍将继续;为了争夺新兴汽车市场,其步伐还将加快;这给中国坚持自主发展战略带来极大挑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联合开发、全球采购、生产本地化、销售全球化的宗旨会继续加强乘用车向平台化、系列化、轻量化、小型化、节能化、能源替代化、洁净化、电子化、柴油化、职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汽车服务贸易向更全面化、个性化、数字化、系统化、费用低廉化、及时化方向发展汽车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领域,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车型不断出现由于能源紧缺、价格上涨、混合动力、燃气、乙醇、生物燃料、燃料电池、氢燃料等新能源发展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开发投入大,产品更新快由“中国战略”,变为“全球战略”,中国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由“合作型”,向“控制型”转变;零部件企业由“合资合作型”向“独资”、“控股型”转变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追求全产业链的控制,从独家、少家,向多家发展在产品策略上,从单一产品、单一品牌,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在技术法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等核心技术,尽量强化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其重要目的之一是达到更高的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初期布点投资后,已进入战略调整、整合期,不单在生产领域继续扩大投资,而是向全产业链延伸:销售、金融服务、研发、培训、物流、原材料生产、码头建设等,多领域、全方位扩展跨国公司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配套等多方面控制中方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及特点1.2世界汽车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基本形成了协调配套的汽车产业发展体系,并可支持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基本形成了年产千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2006年产量有可能达到700万辆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汽车产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总资产接近12000亿元,直接就业人员215万人,相关就业人员4000万人(包括职业司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10;实际汽车产品生产企业有几万家汽车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约占1.5%),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汽车产品结构更趋合理,2005年乘用车:商用车=69:31基本型乘用车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商用车的发展速度“十五”期间,基本型乘用车年均增长率(38.7%)是汽车年平均增长率(22.5%)的1.72倍国产汽车已基本较稳定占领国内市场,进口汽车市场占有率在3%~4%左右汽车产品初步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汽车产品出口增长很快,从1991年~2005年的15年间,汽车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6.8%主要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前5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均超过67%前13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均达90%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及特点1.3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坚实发展基础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及特点1.3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坚实发展基础企业的改革、改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资本呈现多元化初步形成了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基础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合资、合作,汽车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正逐步提升,部分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内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通过国际化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部分企业开始在国外生产汽车产品,进行海外投资设厂,开始国际化经营,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私人购车已成主体。从1991~2005年:私人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21.6%)是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11.2%)的1.93倍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8%,上升至58.5%中国汽车市场具有持续发展潜力表1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预测单位:万辆年份2010年2015年2020年汽车需求量950~10001300~14001600~1800汽车保有量5500~60008000~900010000~12000注:根据多家预测综合结果。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及特点1.4中国汽车市场特点成长中、发展中的市场、非成熟市场市场发展快、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更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使达到成熟市场的时间要长,至少20~30年汽车产品需求档次多、品种多;节能、环保型小汽车是需求主体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在全方位展开竞争,竞争激烈中国汽车市场是世界汽车市场有机组成部分骨干企业已与两家以上跨国公司合作跨国公司致力于全方位控制,先进技术外溢受阻零部件企业外资控股、独资倾向加重,中方有被边缘化危险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困难自主开发能力弱,制约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发展路艰难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2.1中国汽车工业法制化管理体系全国性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制定、通过)全国性条例、重要政策(由国务院制定、批准、发布)有关行业政策、办法、制度、规定等(由国务院各政府部门制定、发布)有关地方性政策、办法、制度、规定等(由地方省级人大制定、通过)发改委(对汽车工业实施全方位管理)环保总局(对车辆实施环保管理)认监委(对企业、产品实施质量体系管理)其他政府部门(实施相关管理)企业及相关单位图1中国汽车工业法制化管理体系(示意图)基本由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政府部门构成三级法制化管理体系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2.2政府相关部门对汽车工业的主要管理职能国家发改委:对汽车工业实施全方位管理企业的生产准入:新建(包括发动机企业)、扩能、跨类生产等目前已实施了“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客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正在起草中产品的市场准入:对生产车辆企业和产品实施《公告》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核准制制定、提出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监督施行认可、批准大企业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汽车消费促进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的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维护国家利益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安全的小汽车协调相关工业与汽车工业协调发展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延长合作期限或改变股比时,需审批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2.2政府相关部门对汽车工业的主要管理职能国家认监委:侧重对汽车生产企业的安全与环境质量体系进行审查、管理;对国内外汽车整车实施上市前的3C认证管理国家环保总局:主要对车辆实施排放污染物等管理,包括新车型的环保认证、对汽车环保产品的质量认证等国家质检总局:对缺陷汽车产品实施召回管理及监督、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交通部:公路建设、收费、汽车使用、维修管理、长途客车管理商务部:对外合资合作、汽车产品进出口、汽车燃料市场、二手车流通、报废汽车、汽车品牌销售、经销商资质评估、构成整车特征总成、零部件评定工商总局:汽车市场管理、企业注册、注销公安部:机动车辆的登记、注册、注销、年检财政部:机动车辆税费管理及使用科技部:汽车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863”计划及项目、清洁汽车行动、汽车新能源开发、试验、应用海关总署:汽车产品进出口、关税管理、构成整车特征认定中国人民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管理税务总局:收取汽车税费及管理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2.3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全面迎接汽车社会的到来:中国部分城市、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已步入汽车社会的大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汽车进入家庭会经历长期持久的释放过程中国将陆续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步入汽车社会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汽车消费以私人消费、新增需求为主2006年汽车消费会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15年前,汽车消费量会超过1000万辆2020年后,汽车消费量可能超过2000万辆,成为最大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主流:国家已确立“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针企业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把发展环保节能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促进可持续发展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技术创新体系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2.3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节能环保型汽车将会有较大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石油紧缺及环境污染的挑战必须坚持进行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采用新技术国家施以政策引导,消费理性化,节能环保型汽车比例将会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将会有较快发展:已开发出多种燃气汽车,并在19个城市、地区推广应用乙醇汽车在部分地区示范运行,今后要扩大乙醇生产资源加快生物柴油和煤合成油的试验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预计2010年新能源汽车占5%,2020年占20%汽车技术和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2000年,中国已签署《1998年协定书》,成为第9个缔约国将有效参与全球统一车辆技术法规的协调与制定,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农村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城乡差别缩小,国家管理加严,汽车、低档汽车替代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速度会加快农村市场的逐渐启动,是中国未来汽车产业最大的潜在市场3汽车工业宏观政策发展趋势分析3.1制定鼓励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发展的促进措施国家设立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建设基金,用于鼓励、支持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汽车产品共用,基础技术研究;加强共用技术研究平台建设鼓励产、学、研及企业之间开展汽车产品共用、基础技术研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汽车产品竞争性开发,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市场效果好的汽车产品,在一定时限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将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创造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消费环境发挥进出口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出口信贷等融资强度,支持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优先对自主品牌产品实施及时、足额出口退税国家将加强自主研发体系的建设;鼓励企业制定长远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国家将从以引进技术为主,向引进技术、引进开发资本投入的方向发展,支持外资进入研发领域国家将建立资金、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发展国家将引导市场发挥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吸纳国际资源,以强势企业带动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3汽车工业宏观政策发展趋势分析3.1制定鼓励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发展的促进措施对企业用于提高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允许企业税前列支国家适时调整产业投资发展指导目录,引导合作、投资向高层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中外双方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此类产品享有与内资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同等的待遇;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对合资汽车企业在异地建厂、扩充生产能力时,其产品必须是中外双方共同开发,共同拥有知识产权鼓励民间资本、私人资本设立风险开发基金,积极支持汽车产品自主开发鼓励民间资本、私人资本建立股份制、第三方独立的民间汽车产品开发机构,积极参与汽车产品的开发活动;支持建立新技术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将任期内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列入考绩内容对汽车生产企业,将强制实施优胜劣汰制度;不断推出汽车安全、环保、节能新标准对汽车产能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有序、合理增长3汽车工业宏观政策发展趋势分析3.2制定经济型和新能源汽车的促进措施实施燃油税(或燃油附加税)政策,促进公平税赋和节约能源界定经济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