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样管理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辽宁理工学院何哲导论对政治的思考及由此形成的学问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政治,离我们太远,又太近政治,太“高尚”,又太“黑暗”。政治,太“高深”,又太“直白”。政治,让我们“伟大”,也让我们“渺小”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一)是权力本位或官本位(二)是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三)是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二、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次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讲政治,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三、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什么知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是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涉及两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四、制度建设是最大的政治•包青天情结,不关心制度建设,只希望出好官。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及政治观•一、政治的含义•第一种,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称道德政治观。•第二种,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第三种,认为政治是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称权力政治观。•第四种,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称为管理政治观。•第五种,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马克思政治观的基本内容:•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第四,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政治权力实现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活动。•第二节政治学: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一、政治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政治学——是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二、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学研究内容分为两大方面,政治哲学研究和政治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总体分为四大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第三节政治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一、政治学研究途径•二、政治学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二)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第一,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第二,历史研究方法。•第三,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政治研究在中国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核心是“仁政”2.法家:“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3.道家: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4.墨子:“兼爱”、“非攻”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三、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课概括为”伦理政治学“•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影响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第二节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一)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二)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三)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四)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传统学术时期、社会科学时期和激进批评时期•第三节政治研究的现状•一、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的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二、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难题:•1.数据问题。•2.隐性价值问题。•3.价值中立问题。•三、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集体生活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从古到今,人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提出各种方案。•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它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又两种:•1.理想主义方案性善•2.现实主义方案性恶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第一节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一、“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公权—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私权—指公民权利。•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公权”与“私权”划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二、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二节政治权力的意义和作用•一、权力与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二、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1.生产资料•2.物质财富•3.暴力•4.其他•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1.能力素质•2.身份资格•3.理论与策略•4.组织•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1.暴力方式(武力)•2.压力方式(操纵)•3.命令方式(权威)•4.规范方式(契约)•5.说服方式(灌输)•6.奖酬方式(激励)•7.处罚方式(遏制)•四、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一)精英主义模式•(二)多元主义模式•(三)多元精英模式•(四)马克思主义模式•政治权力分配的现实模式:•1.阶级分权•2.政党分权•3.政府横向分权•4.政府纵向分权•第四节政治权利的意义及保障•一、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权利—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政治权利—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社会平等。•二、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自由权•2.平等权•3.民主权•三、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一)自由权利保障机制•(二)平等权利保障机制•(三)民主权利保障机制第四章国家与政府•第一节国家与政府的概念界定•一、国家的含义•(一)若干国家定义分析•1.社会共同体说•2.国家契约说•3.国家统治说•4.国家要素说•(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统治和管理组织。•(三)国家的历史类型•1.奴隶制国家•2.封建制国家•3.资本主义国家•4.社会主义国家•二、政府的含义•(一)对于政府的不同理解•政府是广义的政府,界定为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总称•(二)政府的特性•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三、国家与政府的概念辨析•第二节国家的组织原则和形式•一、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权力制约原则•3.法制原则•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之间的政权机关•君主制分为两种•1.专制君主制•2.立宪君主制•共和制分为两种•1.议会共和制•2.总统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1.巴黎公社政权形式•2苏维埃制主权形式•3.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权形式•三、国家结构形式•1.单一制•2.复合制•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第三节政府的职能和组织机构•一、政府的职能•(一)、政府的职能的含义•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政府的实质和活动内容。•政府职能可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区管理职能•(二)政府职能的内容二、政府的组织机构(一)政府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设置原则•1.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3.议行和一原则•(二)主要的政府组织机构•1.国家元首•2.立法机构•3.行政机构•4.司法机构第五章政党与社团•第一节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定位•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长期以来,政治学形成一个基本假设:•如何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以及如何界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中的问题。•无政府主义者主张:•极权主义者主张:•自由主义者主张:•社会主义者主张:•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民主化的意义:•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政治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二、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第二节政党及政党政治一、政党及其历史演变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二、政党的类型1.核心会议型政党2.支部型政党3.单位化政党4.准军事性政党•三、政党的基本功能•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4.组织的政府的手段。•四、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1.一党制•2.两党制•3.一党居优制•4.多党制•第一节社团及其作用•一、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政治社团具有以下特征:•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二、社团组织的类型•1.社区性团体•2.制度性团体•3.协会性团体•压力集团—又称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中国重要的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三、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一)社团的功能与作用•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3.政治社团的信息功能•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5.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二)社团发挥作用的途径•(三)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1.游说•2.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第一节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一、政治秩序的含义•政治次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包含几个关键要素:•第一,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状态,它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第二,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第三,政治次秩在行动上体现为政治治理。•二、良好社会的标志与条件•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次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的乌托邦•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良好社会:•1.人们具有宽容也理性妥协的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是发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高。•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第二节政治合法性:良好政治次序的基础•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政治合法性—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次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韦伯的观点:•伊斯顿的观点:••(一)政治正义观•政治正义观的基本对象是关于阶级的合作与冲突,它奠定了政治秩序的基础。•(二)政治制度基础•在当代社会,政治合法性的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宪政方面。•(三)政治体系的效率•政治体系的效率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是指政治体系对社会进行治理的实际业绩。•三、政治合法性危机也政治革命•(一)单纯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