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19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我省产业园区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在地方财政投资的带动下,吸引和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融资参与园区建设,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改,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福泉市新型工业化(磷化工)基地、新添高新技术工业园、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惠水长田工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逐步形成。截至2010年10月,全省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1.1亿元,31个产业园区组建了投资建设开发公司,搭建了产业园区的市场化开发建设、经营和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企业落户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到2010年11月底,全省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认定批准的各类产业园区有64个,其中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的15个。2010年全省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左右,入园规模以上企业约900家,园区企业就业人数约27万人。“十二五”,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既为全省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领域发展迅速。二是国家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鼓励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三是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四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域”为主基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但是,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全省在建和拟建的100个产业园区中,目前有39个未编制产业发展规划,56个未编制控制性详规,有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是园区规模小,集聚效应不明显。2010年,64个产业园区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园区仅3个,50亿元到100亿元的园区仅7个,30亿元到50亿元的园区仅9个,其余为30亿元以下的园区。三是还未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全省仅31个产业园区组建投资建设开发公司,其他园区未搭建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能力有限,制约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项目的承载能力。四是各地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权职不明,统计体系不健全。五是我省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相对比较优势不突出,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转换中,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转型难度大。六是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管理、技术人才短缺,制约产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集聚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按照“扩区升位一批,完善提高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思路,着力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集聚发展,着力推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企业在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着力提高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和承载能力,把产业园区建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和主导力量,为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向产业园区集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上下游产业配套、集群式发展的格局。2.坚持特色发展。从各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出发,合理确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突出主导产业特色,加强综合统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3.坚持创新发展。加强省内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的运行模式。支持产业园区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孵化器,形成技术创新强势集聚区。4.坚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强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5.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功能,严格执行工业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推进土地、能源、资本等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构建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主要目标。全省建成100个具有一定规模、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力争建成8至1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省重点产业园区,建成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产业园区;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资8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省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00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0%。三、主要任务(一)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围绕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优质轻工产品基地的发展目标,按照资源共享、产业聚集、集约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各地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全力推进大企业、大项目聚集发展、集约发展,做大产业园区规模,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同时,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扩区调位升级。1.打造8—10个工业产值超200亿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围绕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大企业、大项目入驻为抓手,促进一批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较好发展条件的产业园区率先发展,力争创建8-1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即创建工业产值超200亿元、达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准的产业园区(见附件1:2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表)。2.打造20个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的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围绕产业基础、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以“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延长产业链和拓宽产业幅为抓手,促进一批体现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力争建成20个以上工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见附件2:1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表)。3.创建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产业园区。围绕增加就业、发展县域经济,根据资源、区位、环境等条件,以推进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驻集聚发展为抓手,“十二五”期间,布局建设和培育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能够带动促进相关产业及经济优势发挥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力争每个园区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见附件3:各市(州、地)特色产业园区表)。(二)优化空间布局。综合考虑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围绕十大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1.贵阳市。规划建设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化工、特色食品和民族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12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市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等2个产值2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清镇市铝煤生态工业园区等3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2.遵义市。规划建设以高新技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名优白酒、特色食品等为主导产业的17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桐梓煤电化工业园区、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等2个产值2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遵义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遵义市和平工业园区、遵义市湘江工业园区、遵义苟江冶金工业园区等4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3.六盘水市。规划建设以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10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产值200亿元以上的六盘水市红桥产业新区,建设钟山区水月园区、盘县柏果(鸡场坪)工业园区等2个产值1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4.安顺市。规划建设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为主导产业的15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产值200亿元以上的安顺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安顺市西秀工业园区。5.黔南州。规划建设以化工、冶金、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为主导产业的12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产值200亿元以上的福泉市磷化工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惠水长田中小企业示范基地、瓮安磷煤化工工业集聚区、长顺威远(鼠场)工业聚集区等3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6.黔东南州。规划建设以有色、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为主导产业的9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产值200亿元以上的黔东工业园区,建设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凯里市炉山工业园区(凯里炉山、麻江碧波)。7.黔西南州。规划建设以建材、化工、特色食品为主导产业的12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兴义市清水河产业聚集区、兴仁县工业园区等2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8.毕节地区。规划建设以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特色食品为主导产业的12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2个产值2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毕节试验区药品食品工业园、黔西县煤电化工工业园等2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9.铜仁地区。规划建设以化工、建材、民族制药、冶金为主导产业的12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业聚集区)、松桃工业园区等2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三)推动产业聚集、集约发展和特色发展。1.加强规划编制。按照资源共享、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要求,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之外,原则上有条件的市(州、地)和县(市、区)都要规划建设产业园区。要将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快编制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年以前要完成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规划覆盖率要达100%。2.推动产业集聚。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产业园区集中,今后除需独立选址的能源、矿产等项目外,新上工业项目要求进入产业园区;已在产业园区外取得土地审批,尚未征用土地和动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应将其用地调到产业园区内进行建设。发挥产业园区内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对于依托政府支援形成的矿业经济区(带),切实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3.强化集约发展。重点产业园区工业建筑容积率应大于0.6,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应达到100万元/亩以上、平均产值应达到100万元/亩以上,主导产业突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居省内同行业前列。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的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应达到80万元/亩以上、平均产值应达到80万元/亩以上。4.突出特色发展。每个产业园区原则上确定1至3个主导产业,其主导产业的产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