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第一章基础现状近年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经济圈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成就(一)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高。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12亿元,占全省35.8%;公共财政收入1193亿元,占全省29.4%;固定资产投资10070亿元,占全省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1亿元,占全省36.6%。2012年,除莱芜外,区域内6个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过千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过百亿元。(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产量达到2260万吨,占全省42.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293亿元,占全省36.4%。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429亿元,占全省37.2%。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5∶51∶41.5。(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区域内铁路、公路及济南国际机场的运输能力不断增长,滨州港2个3万吨级码头及附属工程达到2靠泊条件,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拥有东平湖、雪野湖等大型水源地和南水北调、西水东调主干线,水网体系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能源、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四)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内济南、淄博2个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化质量逐步提高,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就业、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同步提高,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错落分布、梯次展开、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群落。2012年,城镇人口179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3%。(五)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1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二、发展优势(一)区位优势明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地处山东腹地,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接长三角,北临京津冀,与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相连,是山东半岛与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重要门户,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转移、配置生产要素、拓展经济腹地、提高综合实力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3的优势和条件。(二)引领作用突出。济南作为全省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内集中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研发实力雄厚、创新能力较强;拥有各类高校数量占全省50%以上,其中济南拥有区内高校85%左右,为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三)产业基础良好。区域内农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优势明显,目前已形成冶金(济南、莱芜、聊城)、新材料(淄博、泰安、莱芜、德州)、石油化工(济南、淄博、德州)、交通运输装备(济南、聊城、滨州)、新能源和生物技术(济南、德州)、旅游(济南、泰安、聊城)、商贸金融(济南)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核心区,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业带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文化积淀深厚。该区域是齐鲁文化重要发祥地,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泉城文化、海洋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发展,历史名人辈出,拥有大量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人文自然资源,在文化底蕴上有着突出的竞争优势,便于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打响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圈。(五)融合氛围浓厚。周边各市距离核心城市济南均在150公里以内,地理位置相接,人脉文化相通,经济联系密切,构成4典型的环状城市群经济圈。各市都把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主动融入,借力提高,共赢发展。城市、企业、社会民间各层面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协作、要素流动、经济文化交流等持续扩大,消费、旅游、运输等统一市场建设加快,区域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制约因素(一)中心城市规模小。与目前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经济圈的中心城市相比,省会济南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实力偏弱,缺乏足够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全省经济、文化、科技、人才、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凸显出来。产业凝聚力和集聚辐射能力不强,成为制约经济圈加快发展的首要问题。(二)产业层次效益低。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地方财政收支水平偏低。一产比重较大,农民收入增长不快;二产集中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三产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低,节能减排任务重,环境承载能力弱。(三)区域竞争压力大。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株潭、成渝等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部一体化发展仍处于启动阶段,区域竞争能力弱,东西部生产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四)政策机制建设滞后。受行政区划和地方政策差异影响,5区域内劳动力、资金、土地、产权尚未形成统一市场,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不畅,各市产业相似度高、互补性差,分工协作不密切,区域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措施不健全。第二章总体要求省会城市是全省发展水平和形象的集中代表,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和龙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加快聚集产业和人口、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地带,是促进我省中西部崛起的重要平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推进7市联动一体化发展,壮大中西部经济实力,在全省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骨干作用,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城市群经济圈。一、主要任务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发挥圈内各市特色优势,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为龙头,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增强城市辐射带动,推进资源要素整合,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南承沪宁、北联京津、东接半岛、西启黄河中上游的枢纽型城市群,争取建成发展活力充足、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在带动中西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6二、发展目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初步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与全省保持同步,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显著增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差距缩小,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5∶50。——城市功能明显强化。省会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安全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区域“一小时生活圈”更趋完善。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明、集约发展、运转高效的城镇体系。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初步形成,单位GDP能耗和污染排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林木绿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7到27%;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全省领先、全国先进。——人民生活殷实富裕。教育、文化、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营商环境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高,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建设成为连接沿海与广大中原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地、全国一流的城市群经济圈。三、指导原则———坚持转变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全面统筹,促进一体发展。发挥省会优势,做强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发展。突出发展特色,加强产业融合,强化分工协作,推进资源要素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治、发展成果共赢。———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破解8发展瓶颈,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多元推进,促进协调发展。立足“省级推进、以市为主、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双重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经济纽带、市场联系和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和谐发展。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第三章发展布局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生态保护,按照“点上做大龙头率先突破、面上建设圈层整体推进、线上强化轴带互动互联”的原则,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空间布局按照“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展开城镇布局,加速城市产业聚集,加快培育增长极,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枢纽型城市群。(一)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建设新型的文明、舒适、便利、绿色、宜居的特大型城市。以扩大城市规模为载体,以增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为重点,以提高集聚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为目标,9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科技人才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总部经济聚集中心。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区、西部新区、滨河新区。保护和发挥泉城特色,加快南部山区绿色发展。积极实施“北跨”战略,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拓展省会发展空间。加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系统化网络化建设力度,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50万人以上。(二)建设完善“两个圈层”。按照大都市理念进行统一规划,按组团式思路培育卫星城,即以济南为中心,70公里为半径,包括济阳、商河、平阴、章丘、莱芜市区、齐河、禹城、临邑、肥城、邹平、泰安市泰山区和岱岳区等周边区域的紧密圈层;以150公里为半径,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5市市区为节点的辐射圈层。到2020年,力争淄博城区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泰安、德州、聊城、滨州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紧密圈层,构筑以服务业和人口聚集区为内核和中枢,制造业聚集区、生态旅游区和物流基地为外围和支撑的大济南都市区。重点规划建设三大产业紧密协作区。以济南高新区、章丘市、莱芜市为重点区域,建设东部先进制造业协作区;以南部山区、泰安市泰山区和岱岳区、东平湖片区和雪野湖片区为重点区域,建设南部文化旅游协作区;以济南黄河北地区和齐河、禹城、临邑为重点区域,建设北部产业转移承接协作区,并在基础设施、社10会保障、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形成“同城效应”,逐步向整个紧密圈层扩展。辐射圈层,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形成城镇密集区,建设特色鲜明的城市连绵带。支持淄博建成全省东西部融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