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层的原始的产状在广阔而平坦的沉积盆地(如海洋、湖泊)中形成的沉积岩层,原始产状大都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因此通常都将岩层的原始产状理解为水平,这是认识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因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产状常发生改变。重力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也可导致地表浅部的岩层局部地产状发生改变。因此,岩层产状可呈现倾斜、直立、倒转和水平多种状态。第二节产状的测定与表示二、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任何面状构造或地质体界面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数据表示。1.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图中的AOB),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即为该平面的走向。一走向线两端的方位相差180º,通常以其NE或NW端的方位来表示。2.倾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指向下方的斜线叫倾斜线(图中的OD),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平面倾斜的方位即倾向(图中的ODˊ)。3.倾角倾角是指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右图2中的α),即为在垂直该平面走向的横剖面上量度的该平面与水平面间的二面角。当观察剖面与岩层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下图中的HC),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间的夹角(图中β)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视倾角的值小于倾角的值。tgβ=tgα·cosω。三、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直线的产状是指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位和倾斜程度。直线的产状以倾伏向和倾伏角来表示,或用其在平面上的侧伏角和侧伏向来表示。1.倾伏向(指向)是指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用方位角或象限角表示。2.倾伏角是指某一直线的倾斜角度,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图中的γ)。3.侧伏角和侧伏向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的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面上的侧伏角。侧伏向就是构成上述锐夹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向。如图中的红色水平线箭头所指方向。四、面状构造的产状测定和表示方法1.测定方法A.直接用罗盘测定;B.根据钻孔资料用几何学的方法求出;C.根据地质界线与地形的关系求出等。2.表示方法A.文字表示法:在文字记录和描述是使用。方位角表示法,如600∠300;象限角表示法,如S300E/250NE。B.符号表示法:在制作地质图件时使用。(见徐开礼版P13)第三节地质界线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各种地质界面(沉积岩系的分界面、断层面等)在地表的出露线,即界面与地面的交迹线即地质界线。地质界线的形态取决于地质界面的形态、产状和地面起伏状态。下面分别介绍。一、水平岩层岩层面呈近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都基本上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水平岩层具有如下特征:1.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面的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在山顶或孤立山丘上的地质界线呈封闭的曲线。2.岩层出露宽度是其上层面与下层面出霹界线间的水平距离。同一厚度的岩层,其出露宽度取决于地面的坡度,坡度愈缓,出露宽度愈大。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厚度大的岩层出露宽度大,厚度小的岩层出露宽度小。3.在岩层层序正常的情况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的岩层之上。若地形切割轻微,地面只出露最新的地层,如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则在低洼处出露较老的地层,自谷底至山顶地层时代逐渐变新。4.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岩层的厚度。水平岩层的厚度即其顶、底面间的标高差,岩层厚度在较大范围内基本一致,有时会向侧方变薄或尖灭,呈楔状或透镜状。二、倾斜岩层原始水平岩层因构造作用而改变其水平产状,则形成倾斜岩层,它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岩层产状形式。常是某种构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大褶皱的一翼或大断裂的一盘。倾斜岩层在地表的出露界线或地质界线常以一定规律展布。穿越沟谷和山脊的地质界线的平面投影均呈“V”字形态,这种规律叫“V”字形法则。1.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但岩层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开阔。记作“相反相同”2.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记作“相同相反”3.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地质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大(右图A)。记作“相同相同”三、直立岩层直立岩层的界线在平面图上为一直线,不会因地形的起伏而弯曲。第四节岩层的沉积接触关系岩层的形成过程岩层或地层间的沉积接触关系是指组与组或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的关系。是构造运动和地质发展史的记录。沉积接触关系基本上可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型。一、整合接触当一个地区较长时期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即沉积盆地缓慢下降,或虽处于上升、但未超过沉积基准面以上,或地壳升降与沉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沉积物一层层地连续堆积,没有沉积间断。这样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连续沉积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是指呈沉积接触关系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不整合面出露界线为不整合线,是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上下两套地层的沉积间断期是地质历史中的一段时间间隔。在此期间,或是由于所在区域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是那部分地层因区域上升而被侵蚀。不整合接触的类型有两种,即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1.平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或基本一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Pt3Pt12.角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当两者相交的角度很微小时(10º),可称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三、不整合接触的研究意义A.研究地壳运动的演化历史不整合接触不仅体现了岩层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在时间上的发生顺序。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判别地壳运动特征和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a.平行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为: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沉积。b.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为:沉积——褶皱、断裂、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不均匀隆起,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下降、沉积。B.研究矿产分布a.在不整合面上及邻近的岩层中,常可形成铁,锰、磷和铝土矿等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矿产。b.不整合面是一个构造薄弱带,是宜于岩浆和含矿溶液活动的地带,常可形成各种热液型矿床,也是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储集的地带。四、不整合接触的研究方法1.确定不整合接触存在的标志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古生物化石的时代、演化过程的不连续;沉积方面的标志:上下地层岩性、岩相的截然不同,或古风化壳、残积物、底砾岩的存在;地质构造方面的标志:如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构造变形强弱不同、构造线方向不同、褶皱样式不同;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中往往有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特点的岩浆活动,变质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2.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就是呈不整合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所缺失的那部分地层的时代。即通常以不整合面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的时代为下限,以上覆地层中最老地层的时代为上限。要正确地确定不整合的时代,必须对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进行综合研究。以免因不同地段缺失地层的多少和时代不一致而造成错误的认识。复习题走向、倾向、倾角、倾伏向、倾伏角、侧伏向、侧伏角熟练掌握倾斜岩层地质界线的“V”字型法则。掌握水平岩层地质界线的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掌握各类型接触关系的含义。如何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