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反映着时代精神,因此一定时代的哲学总会给该民族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先秦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汉代以降,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传统哲学也处于不断流变之中。第一节汉代经学一、经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学是阐述和解释儒家经典的学问。经本义是指丝织物的纵线,引申为书籍的涵义。把重要的书籍或者文章中的提纲部分称作经,以区别于一般书籍和其他部分。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河北枣县广川镇人,早年研究《春秋.公羊传》,做过博士。在《对策三》中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一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熄,然后统纪可一法度可明,民知所从也”。汉武帝采纳了其意见,同时也采纳了公孙弘设立五经博士的建议。至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经”成为儒家经典的专用名词。汉武帝以通经作为选拨人才的标准。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今文经学:今文经是汉代学着所传述的儒家经典,用汉代通行的文字记录,大都没有先秦古文书本,而由战国以来的学着口耳相传,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今文经学。今文经学重在阐述《六经》中包含的微言大义,经常结合现实讨论,主张天人感应说,表现出浓厚的神学色彩。这种研究方法中臆解经文,以合己意,是一种“六经注我”的注经方法。董仲舒是汉代今文经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天命论”,并吸收阴阳家的五行学说,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至高无上的的神,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兴衰都是天的意志决定的。君权神圣不可侵犯。“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人是天的副本,是宇宙的缩影,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所谓的“三纲五常”,并且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神圣化宇宙的基本法则。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在汉武帝之后,讲究阴阳灾异的迷信色彩越加浓厚。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是一部把儒家经学与谶纬迷信揉和解释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的封建法典。2、古文经是战国时期用秦以前的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经典。研究古文经的称作古文经学。古文经学重在考究史实,重视《周礼》、《左传》,因而向阐述古制,研究古文字的发展方向,表现出比较古朴的学风。郑玄是一个融合今古文经学的大师。第二节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以援道入儒、以道解儒的方式实现了儒道合流,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上新的一页。玄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形成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拓展期;以元康、郭象为代表的成熟期。玄学主要围绕名教与自然、有无、言意等论题展开形而上学的诉求,使中国传统哲学具有较高的思辨水平。一、玄学的兴起玄学之玄出自老子,《老子》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所依据的经典主要有《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为“三玄”。玄学的产生首先是因为名教的危机。儒家经学的谶纬化发展难以为统治者服务,需要寻找新的思想武器。第二是政治上的混乱,士人避谈政治,因此崇尚玄学的清谈,逃避现实。第三,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积淀。二、名教与自然玄学的兴起是为了挽救名教的危机。1、名教本于自然:王弼是第一个明确从本体论上为名教寻找根据的思想家。他认为名教的危机是由于只重视形式的缘故,所以要崇尚仁义,抓住根本。王弼把道和名教的关系,看成是母与子、本与末的关系。2、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首先公开对名教进行了批判,认为名教并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当权者为控制人心“造立”出来的,是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就是要抛开俗世的干扰,而达心灵清静。3、名教即自然:郭象名教即自然,就是要融合儒道,达到外在功名与内在精神的合一。他认为,仁义之类的道德规范都是人性自然的一部分,社会规范和人的本性之间不存在截然的鸿沟。在现实世界里,只要人们能够“各按其性”,按照名教的规范行事,就能各尽其性,获得精神的自由。三、有无之辨1、贵无论:何晏、王弼。王弼将无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即是对“无”的称谓,“道”是万物遵循的原理与法则,道的“寂然无体,不可谓象”即是无,以道称无,无的本体意义得以彰显。无是本,是不可言说的对象,而有是末,是万物的形状。2、崇有论:裴頠(wei),河东闻喜人。在有无的关系上,主张“有非生于无”,而是“有自生”。3、独化论:郭象认为,万物不是由虚无产生的,无不能生有。物各自生而自有。但是万事万物作为有是一个不断变化,“化尽无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就变成了“无”,有无达到了统一。四、言意之辨1、言不尽意:语言在表达人的思想时是有局限的,是不可能完全表达思想的全部意思。王弼认为,言者所以在意,要用言和象来把握意。要寻言观意,得意忘言。2、言尽意论:欧阳建认为,言词的产生就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而且言词是能够完全表达出思想的。辨别形形色色的事物,需要用不同的名,阐发思想也需要用语言,并且名言既要把事物固定下来加以认识,又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迁,所以名言是人们为了辨别事物和交流思想而制定的。第三节隋唐佛学自两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在其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固有思想接触、碰撞与融合,最终在隋唐时期形成了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等宗派,这些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其中最典型的佛教宗派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相融合。一、佛学的传入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与孔子同时,原为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因他不满婆罗门教,且又对人生的生老病死诸种苦恼深感不安,遂出家修行。终觉悟成道,信徒尊其为释迦牟尼。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立佛教为国家,并派遣传教士到中亚、西亚传播佛教,使之扩展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向外传播有北传(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和南传(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等)两个路向。北传以大乘佛教为主,南传以小乘佛教为主。秦汉佛教在中亚各国流行。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西汉末年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臣依存首次将佛经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明帝派蔡愔、秦景到印度访求佛法,带回印度僧人迦叶莫滕和竺法兰。第二年建白马寺,翻译佛教经典。佛教宣扬慈悲普渡、善恶报应、轮回转世,认为只要依法修行,便能脱离苦海,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两汉、三国时期是佛学的初传时期,这时佛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儒教思想和道教思想而得以缓慢发展。此时对于佛教的概念是以《老子》、《庄子》、《周易》等典籍对相关概念进行比附。虽然有助于理解佛教,但也难免产生歪曲佛典之愿意。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诸多佛教学者不满佛学对传统文化的过渡依赖,而提倡自由之。僧肇的《肇论》代表着般若学的高峰。隋唐时代,佛教更加扶摇直升,臻于鼎盛。隋文帝杨坚自幼生长在尼寺,笃信佛教。统一全国后下诏建立国家大寺院(大兴善寺),在五岳胜地各修寺院一座。仁寿年间,全国兴建舍利塔一百多座。唐武则天时佛教更加兴盛。二、佛教宗派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强盛时期,也是佛教的中国化时期。佛教宗派的鼎立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之一。1、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创立的宗教宗派。龙树尊为初祖,慧文是二祖,三祖慧思。其实慧思才是天台宗真正的奠基人。主要依据的经典是《法华经》。天台宗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止观说”、“圆融说”和“性具善恶说”。2、三论宗:创始人吉藏,三论宗以“三论”而得名。即《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他们都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纲领性文件。隋炀帝大业四年,吉藏完成其佛学体系的纲领性著作——《中论疏》、《十二门论疏》和《百论疏》,标志三论宗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3、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其思想体系更多的来源于印度,体系更加严谨和完备。“五种姓说”是其重要理论。其认为一切众生先天具有五种种姓:声闻乘种姓、缘觉乘种姓、如来乘种姓、不定种姓和无种姓。此五种种姓证得的果位不同。前三者分别可以征得罗汉、辟支佛、菩萨,不定种姓“可上可下”,无种姓无善根种子,永不可成佛。4、华严宗:法藏是其创始人。华严宗以“一真法界”即真如佛性作为一切现象的本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5、禅宗:相传为达摩所创,主要以《金刚经》、《楞伽经》、《大乘起信论》为教义根据。而禅宗的《坛经》是中国唯一一个被称为“经”的佛学著作。第四节道教的创立道教的产生与佛教的传入大体同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创建。道教成为一个有教义、教主、经典、组织的人为宗教是在东汉,主要有两支。其一,顺帝年间,宫崇到洛阳投献《太平清领书》170卷,后成为道教主要经典。东汉末,张角、张梁兄弟创立“太平道”,张角自号大贤良师,尊奉黄老,画符诵咒,为人治病,团结民众,组织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被禁,仍流传于民间。其二,在川蜀张道陵学道于蜀郡鹤鸣山,造道书24篇,创立“天师道”。二、道教的文化渊源1、古代的鬼魂崇拜。道教将古代的天神、地神、人鬼纳入崇拜对象。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神仙方术演化成道教的修炼方术,方术士演化为道士。3、先秦西汉的道教学说,尤其是黄老之道。以老子为教主,《道德经》为课诵的主要经典。此外,还吸收了儒、墨、阴阳五行、谶纬、佛教等内容。三、道教的主要信仰道教的主要信仰是“道”,被释为宇宙本源,是灵而有性的神秘之物。道教尊奉的“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上清)和道德天尊(太清),便是“道”的人格化,他们创造宇宙万物,为神王之宗,飞仙之王。道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成为灵魂常在、肉体永生的神仙。道教修炼的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箓、房中、辟谷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四、隋唐时期的道教隋唐两代都采取佛道并荣政策。唐代道教在上层统治者中格外得宠,李唐王室封老子为先祖,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贞观十一年,唐太宗下诏规定“道士女官宜在僧尼之前”,确立道教的尊崇地位。《道德经》为贡举必通之课。唐玄宗天宝元年,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唐六典.祠部》记载“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天台山、茅山、华山、青城山、王屋山等名山幽谷香雾弥漫,仙乐嘹亮。第五节宋明理学儒学在宋代主要以理学的形式得到了复兴。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在理学内部既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论,又有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一、理学的奠基理学奠基于北宋,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奠基者,被后人称为“北宋五子”。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第一个思想代表,他把道教修炼内丹的“图”改造成了关于宇宙的图式,并以《太极图说》来阐明他的思想。他认为太极和无极是统一的,是“一”,这个“一”动静变化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变化、结合形成五种特殊实物:金木水火土。而万事万物就是由这五种物质变化而来的。邵雍也着重讲宇宙形成理论,但主八卦说。太极是“无体”的“一”,通过一分为二就有了天地,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就有了“天之四象”----日月星辰;“地之四象”---水火土石。这八象又分为十六,如此推演下去,生成万物。程颢、程颐把“道”归之于“天理”,是一种人力无法抗拒的神秘力量,是真实存在的唯一本体。是永恒不变但感而遂通的形而上的本体。人性出于天理,所有无有不善,可是又有才禀于气,气有清浊之分,所以人的贤愚、善恶、中下之分。由于气禀的差异、人欲所蔽,使得人心丧失明觉,理性变得昏暗。所以学习和修养的功夫在于“去人欲,存天理”。张载认为气化生成万物,气之清浊形成人、物之别。但对于人来讲,由于个人的生理条件、习俗环境的不同,会导致人的善恶之分。个人通过教育,努力学习就能变化气质,使天地之性明白起来。他主张人们在观礼习礼的过程中提高修养。二、朱熹的理一元论朱熹是正统派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