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问题的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失独老人”问题的探究目录背景原因对策郭敏三十多岁跟前夫离婚时,已经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刘令晖。46岁那年郭敏再婚了,生活平淡幸福,她没想过再要孩子。然而2005年初冬,一场车祸夺取了爱女的生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受不了心灵上空虚和孤独的郭敏,在55岁时拿出积蓄的6万元完成了胚胎移植手术,之后产下了一对龙凤胎。她成为了一名高龄妈妈。重当母亲的她不仅要应对生理上的困难,养育一对子女的经济压力也很大。背景背景在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中,中国每年新增有7.6万个,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超过1000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孩子,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背景“失独老人”指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类人,他们积极响应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然而到了中年,因意外而失去了独生孩子,自身的条件又不能再生育或领养,他们常以“精神残疾者”自居。背景1980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一文中提倡,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追溯起这一群体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由于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空气污染严重,导致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因车祸、疾病、灾难致使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原因原因原因精神政策经济经济老无可依中国已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又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养方式。在失去独子女的同时,这些父母们也失去了唯一赡养人。这些失独老人多为中老年群体,面临着即将退休、劳动能力丧失的境况,收入大多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无法承担因年老体衰带的一系列高昂的医疗、养老费。2011年,中国计生协对14个省的1500余户失独家庭开展调查,超过一半的家庭达不到当地平均水平。绝大多数失独者属于中低收入群体,部分则是因病致贫。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的控制人口。三十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失独家庭的悲剧。2.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国家进行补贴每月每人一至两百元,但在年龄方面要求女方年满49周岁时,夫妻双方才能同时纳入扶助范围。目前,我国没有关于这一特殊群体养老的法律保障制度,他们的养老和精神安抚制度严重缺失。精神有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死亡后,近一半失独父母患有抑郁症,超过60%患有慢性病,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1.精神慰藉缺乏孩子不仅是父母们血脉的延续,也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三角形的家庭构造关系,支点过于集中,情感依赖的程度更加明显,一旦崩溃就会更加封闭。2.制度设计刚性原则缺乏对失独老人的关怀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也就是失去了唯一的法定赡养人。因而一些“失独老人”因没有儿女签字,多家养老院将他们据之门外。另外,因精神上以及身体上的不适,失独老人的晚年需要较多的医疗救助,但有些治治疗必须需要病人家属签字才能进行手术。对策对策自我效能1.失独老人的精神自养信仰宗教促使精神健康发展:首先,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能使信教民众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其次,宗教能抚慰人的心灵,给人生存的勇气和心灵的慰藉。实现自我价值,重获生活信心:失独老人要接受事实,融入社会、社区,发挥余热。志工和义工就是一类失独老人的在社会化途径。再婚、再育:老年人对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往往是从配偶处获得的,再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是有益的。自我效能2.老人自己必须有加强的自我赡养能力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身体,降低生病概率,失独老年人就可以由多余的精力从事文娱活动,减轻精神压力。转变社会角色:失独老人在单位上还是工人,在生活中还扮演着亲戚,邻居,同学等多重社会角色。不能因为父母角色扮演的缺失,而使得其他社会角色缺位。重拾旧业:失独老人若能发挥余热,重回岗位,经济上的困扰也会稍小。失独老人的经济能力增强,势必在精神减压上也会有多种途径和得到专业治疗的几率也会增大。社会救助1.提高全社会对失独老人的关注媒体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吸引全社会关注失独老人,也加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其的关注度。政府应推动学术界加大对失独老人问题的研究工作,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失独老人数量的普查工作。2.加快失独老人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失独老人护理人员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具有专业职称的失独老人护理人员;二是劳动保障部门认证的中高级失独老人护理员;三是劳动保障部门认证的初级失独老人护理员和家政服务员。要提高失独老人护理的专业水平,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护士。社会救助3.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对失独老人的帮扶作用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在解决失独老人问题上的帮扶作用。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对本社区的失独老人做一个基本的情况统计,为失独老人安排家政服务、生活照顾服务,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失独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在节假日陪伴失独老人。养老机构与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集中养老的形式让他们能够抱团取暖,避免遭受来自社会的异样目光,对于这部分的失独老人群体,就可采用社区照护这种形式,由社区服务中心派专人定期上门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精神关怀1.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提供科学的精神帮扶。较之政府机关,民间性的社会组织具有一些天然优势,它们对特殊群体的感知更加具体,采取的行动也就更具针对性,与受助者距离感就会缩短,取得的效果也能彰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在制度上给予这些社会组织一定的经济补贴与资源支持,构建一个为社会所共济的人性关怀体系,依托志愿者的力量,为失独老人建立长效的心理救助机制,给失独老人带来生活希望。精神关怀2.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失独老人要调查了解失独老人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接纳他们的不良情绪,评估失独老人群体的整体需求及失独老人的个体需求,要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失独老人进行情绪疏导与哀伤辅导。因人制宜实施护理服务。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失独老人在生活照顾、养老医疗以及精神慰藉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帮助失独老人积极整合相关的社会服务和资源并有效地运用这些服务和资源,解决各种问题。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组织社区中的失独老人彼此关心、照顾,通过小组动力,增强失独老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政策帮扶1、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国家必须尽快研究并出台有关失独群体的国家补偿政策,建立国家专项扶助基金,通过合理地调整财政支付,适时、适度地提高失独老人的经济扶助标准,以及增加对失独老人的相关养老服务优惠补贴,以解决失独老人面临的经济困难,使其能够在基础性的经济层面上安心养老。政策帮扶2、逐步放宽二胎生育政策,扩大失独老人继承范围。很多失独老人还有生育能力,有必要放宽二胎生育政策。政府应该对有再生育意愿的老人给予二胎生育资格,不仅如此,计划生育部门对这类失独老人提供绿色通道,为失独老人提供免费的计生各项服务和减免失独老人的产后费用。对于没有生育能力的失独老人,我们应当从法律上扩大他们的继承范围,从而确保他们养老利益的维护。例如添加侄子女、外甥、外甥女为法定继承人。政策帮扶3.建立科学合理的部门协调机制建议成立失独老人专业委员会,负责失独老人护理工作的有关协调事宜。各部门各司其职,卫生部门负责规划、实施和联络协调,民政部门负责机构建设中与失独老人护理工作的对接,劳动部门负责失独老人护理员的资质认证,老龄部门负责舆论宣传工作,教育部门抓好失独老人护理人员的课程培训和实践考核,计划部门负责失独老人护理总体规划的制订,财政部门负责失独老人护理的资金倾斜和政策支持。总之,各系统部门应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好我国失独老人护理工作。愿景希望在各方面努力下,“失独老人”能走出当下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失独老人”将不再一类显著人群,也不再是困扰社会的问题。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