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煤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金属、非金属、煤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二○○八年五月十五日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二、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三、工业指标四、矿体的圈定五、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计算方法六、伴生元素资源储量估算七、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很多,勘查规范总则列举的主要有:几何图形法地质统计学法SD法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多角形法(或最近地区法)断面法(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等值线法1、地质块段法原理:是将一个矿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资源储量类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块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资源储量。各部分资源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资源储量。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计算矿体不同部分的资源储量,通常用于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且偏离勘探线较远的矿床。地质块段法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分为: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陡的矿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平缓的矿床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一般不常应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我们常采用的水平投影底板等高线地质块段法,立面投影地质块段法或立面展开法实际也是地质块段法的几种分支。2、断面法又称剖面法,是矿床勘探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它利用勘探剖面把矿体分为不同块段,除矿体两端的边缘部分外,每一块段两侧各有一条勘探剖面控制。按矿产质量、开采条件、研究程度等,还可将划分为若干个小块段,根据块段两侧勘探剖面内的工程资料,块段截面积及剖面的垂直距离即可分别计算出块段的体积和矿产资源储量,各块段资源储量的总和,即为矿体或矿床的全部资源储量。断面法的特点借助勘探剖面表现矿体不同部分的产状、形态、构造以及不同质量,不同研究程度和矿产资源储量的分布情况。按勘探剖面的空间方位和相互关系分为:水平断面法垂直平行断面法不平行断面法•按勘探线为划分块段边界•以勘探线间的平分线为划分块段边界的,又称之为“线储量法”(或单剖面法)—主要用于砂矿床的资源储量计算断面法的优点计算简单,适用于任何产状与形状的矿体,但要求所有勘探工程(坑探、钻探)均分布于勘探剖面上,其资源储量计算工作是建立在地质勘探剖面图的基础之上,是应用较广的计算方法。3、其他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算术平均法多角形法三角形法等值线法用于资源储量的概略估算。适用于地质勘探程度不高,工程分布有限,研究程度不足,只能用于供远景规划的资源量计算等。二、资源储量估算范围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一定要依据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核准的法定矿权范围,包括探矿权(勘查许可证)范围,采矿权(采矿许可证)范围或划定矿区范围所核准的矿界范围。应依法估算资源储量,同时,对估算范围的确定还应注意矿权范围的有效性,即在有效期内。三、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资源储量所依据的基本参数。工业指标具体内容主要以下几方面:(一)矿石质量方面的要求(二)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一)矿石质量方面的要求1、边界品位又称边际品位,是工业部门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质量指标。它是指在资源储量估算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提出的最低质量要求,它是区分岩石和矿石的一个最低品位界限。就单工程而言,位于矿体厚度边界线以内的第一个样品,其有用组分的含量一般应大于或等于边界品位。边界品位一般是按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国民经济对该矿种的要求以及矿石质量的特点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的。对于需要选矿的有色和稀有金属矿产来说边界品位一般是尾矿品位的1.5至2倍以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既不盈利,又不亏本的品位值。(工业指标论证中盈亏平衡点即边界品位,是边际经济资源量与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分界线)边界品位的第二个用途是在普查阶段划分工业矿体与低品位矿石界线,如果按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经处理后,其平均品位仍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则对高于边界品位而又低于最低工业品位的矿石,划为低品位矿石;反之,若平均品位高于最低工业品位,则称之为工业矿体。边界品位主要用于衡量单个样品。2、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可采工业品位它是工业上可以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一般是指单项工程所揭露的单个矿段中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品位而言。有些特殊矿种,也同时下达矿段最低平均品位或者矿体(床)最低平均品位,目的是确保矿山开采后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最低工业品位的确定,决定矿床的采选技术条件,国民经济对资源的需求程度以及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在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充分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工业指标最低值的计算取决于矿产品(精矿)价格与采选(冶)总成本和略有盈余的平衡点。其略有盈余一般是指同类产品的最低社会平均利润值。(即不低于行业内部收益率,是区分经济与边际经济的资源量分界。)3、矿石品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或某些矿石的物理性能,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把矿石划分为不同品级,如贫矿、富矿、一级品、二级品等。因此,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查清不同矿石品级的分布,对于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4、有害杂质平均允许含量矿段或矿体内对矿产品质量和加工生产过程中有所影响的有害成分的最大允许含量,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些直接用来冶炼或加工利用的富矿和一些非金属矿,如耐火材料、熔剂原料等更是一项重要的要求。5、伴生有益组分与主要有益组分相伴生的,在加工利用或开采过程中可以回收或对产品质量有益的成分。综合评价伴生有益组分,可以提高矿床的价值,有时还可适当降低对重要有益组分的要求。因此,在地质勘探中查清伴生有益组分的含量及赋存状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原全国储委储发[1995]38号文关于“调整规范要求,改革储量审批的意见”中指出:“勘查矿产时,对可以利用且有社会、经济效益的共生、伴生矿产,必须进行综合评价。”指的是当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共生、伴生矿产必须进行综合评价。(二)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1、最低可采厚度它是薄矿层的一个重要的工业指标,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有开采价值的单矿体、单矿段的最小可采厚度要求。它是根据开采时最大允许贫化率和矿体内有用组分的含量,并用最低工业品位衡量来确定的。最低可采厚度与矿体的产状及变化有关,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应以矿体的真厚度衡量。2、最低工业米百分值简称米百分率或米克/吨值,它是工业部门对某些矿产,特别是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矿产所提出的一项综合指标。它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最低可采厚度的乘积,只用于圈定厚度小于可采厚度而品位高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富而薄的矿层或薄脉状矿体。3、夹石剔除厚度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它是工业部门根据采矿技术和矿床地质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指标。在工业矿体或块段中低于边界品位的夹层叫“夹石”。夹石剔除厚度,是指开采工业矿石时能分别处理的最小夹石厚度。大于这一厚度规定的夹石,应从矿石中剔除,小于这一指标规定的夹石则应参加计算不能剔除。但混入后其平均品位不能低于最低工业品位,否则一起剔除或将夹石附近的样品一并剔除,直到满足各项指标要求为止。夹石剔除以后,夹石两侧的矿层应按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厚度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分别衡量。4、剥离比(剥采比、剥离率、剥离系数)露天开采的矿体或矿床,开采时需剥离的覆盖物量(包括开拓安全角的剥离量)与埋藏的矿石量之比。5、其它不同矿种有时尚有某些特殊要求,如一些非金属矿的某些工艺性能,比如石料成荒率,各种抗压抗剪强度等,煤的允许开采深度要求等。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主要指详查或勘探阶段,普查阶段通常用一般工业指标):地质勘查单位应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特别是矿化特征及其矿石可选性试验资料,选择代表性的矿体或全矿床在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不变的前提下,用类比法由低到高提出几组不同的边界品位指标方案,分别对矿体进行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在此基础上,对矿体厚度、形态变化、夹石情况、矿化连续性、品位高低和资源储量多少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从中选择一组矿体连续性较好、矿石量最少、金属量最多、品位较高,又能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指标方案推荐到设计单位进行经济论证。附:提交工业指标论证资料(1)矿区地形地质图;(2)有关剖面图、平面图;(3)地质构造及矿体产状等有关说明;(4)样品的化验分析资料(包括内外验资料,如系砂矿应包括淘洗品位与化验品位,实方重量与松方重量等);(5)矿石的加工试验资料(包括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回收率、尾矿品位,流程等);(6)不同工业指标方案的储量、品位等对比资料(包括不同方案的矿体形态变化有关图纸资料等);(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有关资料;(8)对工业指标的建议意见;(9)其它资料。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查单位提出的推荐意见,采用价格法(收支平衡法)或方案法进行经济论证。四、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是资源储量估算的关键环节,矿体圈定的原则必须遵循地质规律。必须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及其变化特点,有益有害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蚀变矿物的分布和组合,以及后期构造的影响因素综合确定,不能“见矿连矿”。资源储量估算应严格按工业指标圈定矿体,所圈定的矿体形态应与矿体的自然形态基本一致。(一)单工程矿体厚度的圈定单工程矿体厚度的圈定主要是依据工业指标,以充分体现连续性。圈定单工程矿体厚度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边界品位的指标初步确定矿体的边界及矿体中的无矿夹石地段;2、按夹石剔除厚度的指标圈定剔除夹石,或并入矿体中;3、(普查阶段)采用双指标圈矿应考虑工业矿体与“低品位矿石”(相当于原表外矿)的界线,工业矿体圈定时可参照国储[1991]164号文有关“穿鞋戴帽”有关规定确定矿体边界。4、单工程夹石的圈定:正常情况按夹石剔除厚度要求将低于边界品位样段剔除、特殊情况下(低于边界品位样品厚度虽不达剔除要求,但带入后致单工程品位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时),应将其上一个样合并作夹石剔除,使之达夹石剔除厚度要求。(如下表)夹石剔除后带走一个上部样品样品12345678910厚度/m1.501.901.000.501.100.800.801.001.001.00Au/(g·t-1)1.052.884.503.100.500.206.501.500.500.20平均3.27g/t2.90m剔除4.33g/t2.30m(二)矿体截面积的圈定矿体截面形态的圈定是在单工程矿体厚度圈定的基础上,分别在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平面图上进行的。1、矿体连续性的圈定两个相邻见矿工程其矿体经厚度圈定后均合乎工业要求,赋存部位互相对应,符合地质规律,则应在截面上将这两个工程所见的矿体连接成同一矿体。在圈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的矿体连接,除极个别情况外,一般应以直线相连;(2)若用曲线圈定矿体时,工程之间的矿体推绘厚度,不应大于相邻被工程控制的实际厚度(图1);(3)两工程所见为同一矿体,若矿石类型或品级不同不一致,则只能互为对角线尖灭连接。(图2)(4)如两见矿工程之间矿体被断层或岩脉所切割,则矿体只能据已掌握的地质规律分别推绘至断层或岩脉的边界上(图3);(5)对形态复杂、具有不同产状的分枝矿体或交叉矿体,应划分出分枝,而且在截面形态圈定时,也应在图上注明分枝矿体的资源储量估算分界线(图4)(6)两相邻工程所圈矿体中无矿夹石的层位相同,部位对应,地质特征一致,则应相连成同一夹层(图5)。2、矿体边界点(线)的圈定(外推)(1)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不见矿时,用有限外推法确定边界点①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不见矿时,按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作尖灭(图6)②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若另一个只见矿化(即品位大于边界品位二分之一)则可推工程间距的三分之二尖灭(图7)③两相邻工程,一个工程见矿,另一个工程只达到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则该工程可以作为矿体尖灭点处理(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