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高建群执教者:湖溪高中崔广军定西高原落日第一次落日地点:定西高原落日景象“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没有光焰像红纸柔和、美丽、安谧日落过程跳跃、颤抖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拟人)(比喻)(比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罗布泊第二次落日地点:罗布淖尔荒原日落前:荒凉空旷大地、天空混沌灰蒙蒙走入地狱、走入鬼域死亡感觉感受:像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罗布泊落日第二次落日地点:罗布淖尔荒原辉煌的罗布泊落日:血红的落日、停滞我们和“老地质”都被震撼了感到像在画中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感受讨论: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之前的落日,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寸草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因而只感到“死亡的感觉”。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是一种活力的体现。是落日即将“死亡”时的回光返照,是它生命即将逝去时最后的绽放,最后辉煌,让人肃然起敬,因而产生庄严和尊严之感。《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悲剧式的爱情故事,令人感伤又觉得非常悲壮。音乐渲染了这种气氛。课文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这个形象正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可以说“约”诞生于日出,而作者看到得是日落。与日出相比,落日更让人伤感。同时“约”又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阿勒泰草原落日第三次落日地点:阿勒泰草原火烧云(落日)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了令人惊骇(间接描写)作者在观看日落时联想到了:匈奴铁骑早晨或黄昏时向西地平线绝尘而去;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横扫欧洲。这两者都给人一种雄壮、阔大的感觉。作者突然领悟到自己脚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经的惊世骇俗,在厚重的历史面前,顿觉自己的卑微与平庸。作者在观赏第三次落日时,为什么会感到自己是多么卑微和平庸?小结:作者看到三次落日的时候产生的瞬间心灵的震撼,证明了落日的美。落日固然是美的,但如果离开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它便失去了光辉;如果没有了人类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它便不能让我们感动。作者在文中对落日的描写引进生命体悟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增加了文章的人文内涵,更是对“世间大美”的本质面目的还原。名句共赏:席勒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美的东西,一定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思想。”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作业:选取能代表江南特点的景象,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高建群,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西地平线上》等。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正因为如此,作家向往西部生活,总是对西地平线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因为那里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个地方,就像钟爱他的生命一样,因而他能够发现那里的美,因为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克拉姆西。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在欧洲优秀的思想文化熏陶下,逐渐形成了热爱人类、热爱自由的人道主义思想。1893年后,罗曼·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索尔帮学校任教,在音乐评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1912年完成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斐声文坛,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持人道主义,反对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反侵略的进步群众运动。虽然他思想比较复杂,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变,但他始终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站在进步人类一边。巴黎光复后,他抱病参加纪念十月革命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典。此后不久即与世长辞。成吉思汗陵墓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张大千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1899年5月10日,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本名叫张正权,又名张权。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因为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画家。曾留学德国,旅行北欧,多次访问中国。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他对艺术理论、音乐有一定造诣,擅长散文。著有《东山魁夷》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