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变化及分析一、考纲的考试内容、命题要求的依据的表述调整:1.考试内容依据变化:原考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新考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2.命题要求依据变化:原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调整:1.第二部分“调动和运用知识”调整:原考纲表述: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新考纲表述: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2.第三部分“描述和阐释事物”调整:原考纲表述: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新考纲表述: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3.第四部分“论证和探讨问题”调整:原考纲表述: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新考纲表述: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三、变化分析:1.突出问题意识:在考纲宗旨中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2.强化理论指导:明确提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理论在指导历史认识方面的作用,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高考复习最应珍视的资料——历年高考试题1、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基本特征:研究性: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综合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多个领域。开放性:不设标准答案,只设评分标准或示例,符合评分原则即可。(以文综第41题为代表)基础性与能力要求(方法)并举2、考查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基本知识:课标或考纲中规定的基本知识点或公认的常识。(2)基本脉络:某一历史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趋势,如儒学的发展;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如:宋和明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3)基本史观:唯物史观(4)基本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联系比较、统计归纳、唯物辩证法等基本的历史学习思维和研究方法。3、近年来全国文综历史试题呈现如下演变趋势:(1)增加贴近生活、新颖活泼的试题。(2)适当增加了对记忆考查的试题。(3)开放性试题即考查评论历史观点或历史问题也考查论证历史问题;由只给评分标准(如等级评分法)到提供具体的示例。(4)减少文字障碍,适当降低试题难度,单纯考查阅读能力的试题逐渐淡去。(5)注重对考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考查。2考前复习建议1、回归基础,完善体系。翻阅此前复习笔记,回归基本知识,温习夯实以往构建的基本知识体系,进一步巩固重点,领悟难点,查漏补缺,由细节回归大线,把知识体系由厚变薄。2、真题训练,端正思维。对高考真题分类专门训练(例如:大类型方面分解为选择题、综合题、开放题和选做题;小类型方面选择题又可分为概括类、因果类等),熟悉每一种类型的习题解答技巧。回头重新温习以往做过的高考真题,尤其突出主干和有代表性及反映自己思维或知识弱点甚至盲点的真题,加快夯实薄弱环节的考点3、杜绝猜题,调整心态。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是系统复习,解读以往的高考真题。为了熟悉考试答题,建议考前按照高考答题时间做一做去年的成套的高考原题,获得良好的适应型思维和心态。4、关注现实,正确理念。关注当前主流社会提倡的价值理念,适当地关注时事热点问题。高考历史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也不依附热点问题。但一定与当前主流的价值观念保持一致性。考点知识整合【古代中国】时期阶段特征商周政治:以分封制为骨干、宗法制为血脉、礼乐制为表现的早期政治文明走向体系化的时期。经济:青铜时代,官营手工业;工商食官;生产力落后,土地国有(井田制),千耦其耘社会:社会固化,等级森严春秋战国政治:分封制—郡县制;世卿世禄制度—军功爵制度;宗法制走向瓦解;血缘政治—官僚政治;分裂—统一;改革变法时代经济: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由井田制向小农经济、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社会:士阶层崛起;社会流动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思想文化:思想专制,服务政治;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经济:南方经济相对稳定发展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佛道盛行隋唐政治:封建社会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大一统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创新经济:封建经济繁荣;各民族联系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儒学复兴,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形成中华文化圈,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两宋政治: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战争频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经济:较为宽松的经济治理、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繁荣思想:理学兴盛,科技文化高度繁荣明清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思想: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停滞;文艺空前繁荣,反映封建制度的衰落;教育、科举、文化政策体现君主专制强化色彩3【例】(2011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例】(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卷I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例】(2011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例】(不同角度理解争霸战争的作用)钱穆认为春秋时期“当时霸政,有二大要义:一则为诸夏耕稼民族之城市联盟,以抵抗北方游牧部落之侵略,因此得保持城市文化,使不致沦亡于游牧之蛮族。二则诸夏和平结合以抵抗南方楚国之武力兼并,因此得保存封建文化,使不致即进为郡县的国家。”由此可以推断出,春秋时期A.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导致分封制崩溃B.南方楚国已率先实行郡县制C.“霸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分封制D.南北边患造成周王室衰微【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知识梳理: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封建”的由来),周王(主要是摄政的周公)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诸侯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分封制不仅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还促进了周文化的拓展。但受封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较强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卿大夫夺权,分封制逐级崩溃。汉朝以后仍也有分封,主要为了拱卫皇室而封皇族子弟,只是中央集权制的补充。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相关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宗法分封制保障了各级贵族享有世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并以礼乐制度作为维系工具。后代统治者在皇位继承等问题上继续沿用嫡长子继承制。由此形成“家国一体”、天下一家、尊祖敬宗、重视血统等观念和重视家庭建设、树立良好家风、回乡祭祖、修订族谱等传统行为,影响深远。2.备考关注:高考对周代分封、宗法制的考查,往往着眼于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后世的影响,渗透中华民族血缘上文化上认同的家国情怀,及与秦汉制度的联系和对比。【例】(2013年海南历史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例】西周时,文字多刻在青铜器皿上,青铜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这反映出西周A.青铜铭文追求审美功能B.青铜工艺水平提高C.文化传承意识增强D.宗法礼仪渐趋崩溃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主干概括】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两大阶段:先秦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高考对秦朝以来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考查,围绕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消长、演变的趋势,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古代选官制度和御史制等监察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对后世乃至当代选官用官方面的国家治理的影响和借鉴意义1.知识梳理:(1)秦朝确立。包括创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度,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等;(2)汉朝巩固。尤其汉武帝即位后在中央设计内朝(中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在地方建立以州为监察区的刺史制度;推行察举制的选官办法;盐铁钱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3)隋唐完善。推行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度。(4)宋元强化。宋初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等。元朝设立行省制度。(5)明清达到顶峰。明初废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2.备考关注:高考对秦朝以来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考查,围绕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消长、演变的趋势,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古代选官制度和御史制等监察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对后世乃至当代选官用官方面的国家治理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例】(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例】(2014·海南单科·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例】(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例】(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例】(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例】(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