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政策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当时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有:解放思想,搞好综合平衡;注意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办更多的事情。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这些宏观调控措施抑制了总需求与通货膨胀,使1981年经济增长率很快回落到正常的水平,1981年GDP增速只有5.2%,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2、1985-1986年的宏观调控:抑制信贷、消费的急剧扩张和高通胀•1984-1985年宏观经济形势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和改革向城市的推进,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的情况,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1984年,中国决定把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并把部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即“拨改贷”。在基本建设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后,便发生了银行竞发贷款、基本建设规模迅速扩大、货币发行失控、工资奖金增长过快、社会消费需求膨胀的情况。1984年GDP增长率达到15.2%,为建国以来最高,当年通货膨胀率高达9.3%。•1985年实施了“双紧”式宏观调控——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宏观调控的思路开始形成,使得1986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8%,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2%,经济形势有所缓和,但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仍然较高,经济再次膨胀和过热的风险并未根本消除。•3、1989-1990年的宏观调控:治理整顿,实现经济“硬着陆”•从1979年到1988年,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长期被压抑的潜在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中国经济实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中积累的不协调、不平衡因素也越来越多。1989到1990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高峰,1988年投资率为37.4%;经济过热,经济增长率为11.3%;进口增加,外贸赤字为77.5亿美元。•加上1988年初,在大量商品供不应求、通货膨胀率客观还比较高的条件下,政府过早地作出决定,要进行全面的价格改革“闯关”。•198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对极少数重要商品的价格继续由国家宏观控制,并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完全开放,由市场调节。接着又放开了高价烟、酒的价格,市场销售价一举提高了好几倍甚至上十倍,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也上升到了两位数,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高峰。而当时的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只有7.2%,商品价格指数与银行利率明显倒挂,很快就出现了全国性的商品抢购风潮。与此同时,尽管当时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得到一定控制,但预算外投资规模的膨胀远远没有控制住,而且愈演愈烈。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1988年8月中国第一次在建国以来发生储蓄存款净下降,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1988年通货膨胀达到了18.8%。•历时3年的“治理整顿”,其中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于1988和1989年两年,调控措施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1988年下半年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后又发布规定对加强物价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加强信贷控制、提高银行储蓄利率。1988年7月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严格信贷资金管理的通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从12%提高到13%,并从9月起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随后,9月1日和次年2月两次将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由6%提高到9.45%。此外,政府还颁布了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基建规模、清理整顿各类公司、制定国家产业政策等各项调控措施。•由于这次经济失控的范围宽、来势猛、影响大,因而调控的步伐也就比较急,采取的措施与力度也比较大。可以说基本上是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进行“急刹车”,并采取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总需求——坚持执行紧缩信贷的方针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从而迅速地抑制了增长和通货膨胀,仅仅经过不到1年时间,经济就重新达到了基本平衡,经济实现了“硬着陆”。中国经济在1989年、1990年陷入了低迷时期,经济增速分别只有4.1%和3.8%,1990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急剧下降到2.1%,建国后第一次真正出现了买方市场和生产能力过剩。•本次宏观调控的措施效果虽然非常明显,但是由于此次调控“一刀切”的现象比较普遍,刹车过猛,因而存在着某些不足:宏观调控不够适时和适度,即动手调控的时间偏晚,力度偏大。•4、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抑制投资和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1992年1月、2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大地带来了一股春风,经济开始迅速高涨起来,1992年上半年GDP增长10.6%,结束了1991年的平稳增长,步入高速增长时期。当年GDP增长率达到14.2%,CPI从上年的3.4%提高到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44.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2.7%。到1993年,全国出现了几千个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近1倍。当时的经济出现了“四热、四高、四紧、一乱”现象,经济又出现了明显过热。通货膨胀率在1993年和1994年达到13.2%和21.7%,成为物价上涨的第四个高峰。•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十六条措施,正式开始了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这次调控主要是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办法,将经济过热的局面缓缓扭转过来。重点虽然还是控制基建投资,但主要不是直接压缩投资和具体项目,而是严格控制银行信贷规模和开征高额的投资方向调节税。在此前提,具体压什么、压多少,主要由各部门、各地方自行决策,以达到既压缩建设规模、又提高建设效果的双重目的。这期间,财政、货币政策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经过近3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基本上恢复了平衡,而且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大幅度下滑,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5、1998-2003年的宏观调控:治理通货紧缩,扩大内需•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8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国内供求关系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1998年CPI首次为负,达到-0.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次经历通货紧缩。•因而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开始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刺激内需。1998年到2003年共发行了9100亿建设国债。1998年1月1日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1998年3月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下从13%降到了8%,1999年再次下调到6%。同时,从1998年到1999年三次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8年到2002年间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999年9月开征利息税,消费政策方面变限制消费为鼓励消费。2002年,中央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过5年多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内需开始启动,中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出通货紧缩。这期间,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开始更多的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进入2003年,伴随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中国经济在消费升级、世界工厂、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换届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面爆发,走出通货紧缩,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6、2004-2007年的宏观调控:“双稳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2003、2004年经济高速增长,分别达到10%和10.1%;消费物价涨幅为1.2%和3.9%。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信贷规模增长偏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煤电油运等资源瓶颈日益紧张的经济过热迹象;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升温,大量国际热钱不断流入,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并助推了上海、杭州等地的房地产泡沫。•2004年年初,国务院明确提出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有保有压”的政策来抑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的盲目扩张,通过管住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来抑制经济过热、投资过热。人民银行于2004年3月宣布提高再贷款利率并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4月上调准备金利率0.5个百分点,10月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允许贷款利率打开上限。随着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和房地产泡沫的愈演愈烈•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经济增长方式”改称为“经济发展方式”,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2007年,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手段,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在稳健中略显紧缩。本次宏观调控政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货币政策尤其是公开市场操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宏观调控政府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既不盲目放松调控力度,也不轻易紧缩调控力度,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在时机上,本次宏观调控动手比较早,仅仅在出现了经济局部过热、尚未形成全面过热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力度比较适中,即使对重点调控领域也没有采取“一刀切”、“急刹车”的办法一律加以控制,而是“有保有压”,区别不同情况加以不同对待。措施范围也比较适当,不是不加区别地全面收紧,而是主要把住把好土地和资金供应两个重要“闸门”。特别是对调控延续的时间的掌握比较准确,即在形势基本稳定下来以后,就在内部明确“宏观调控已经基本到位,一般可以不再采取激烈的措施了。”可以说,本次宏观调控的效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基本上做到了适时、适度与适可而止,从而取得了比较全面的成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7、2008年的宏观调控:由“双防”到“一保一控”,从“稳健”转为“积极”,“从紧”转为“适度宽松”•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暴发,由其引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2007年中国国内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5%,物价上涨压力很大,全年涨幅达到4.8%。解决过热和通胀趋势,成为中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在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12字方针。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在总的要求上,由2006年的“又好又快”进一步明确为“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重点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即“双防”);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变为“从紧”。这是中国10年来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至此,已实施10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行将结束。•200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即“一保一控”)作为下半年宏观调控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