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巩固2.分封内容:土地和。3.分封对象:王族、4.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5.主要诸侯国:、、、、、等。6.影响:通过分封制,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奴隶人民功臣齐鲁燕卫晋宋认真阅读《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答案(1)西周的统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2)受封的诸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分布。(3)西周的统治区域北达北京,西至渭河流域,西南至四川盆地,东南到江浙一带,疆域空前辽阔。(4)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西部的犬戎、羌,东部的夷,东北的肃慎等。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1)韩非子提出建立的封建(2)商鞅变法废分封、行,为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可借鉴的模式。2.秦朝确立(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规定皇帝拥有(2①中央设置丞相、和及分掌政务的②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郡县至高无上御史大夫太尉郡县制3.西汉巩固(1)实行;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2)颁布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4.(1)确立三省六部制,削弱,加强皇权。(2)调整和健全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北宋加强(1)集中军权(2①设参知政事、和,分割宰相职权。②派文臣做知州,设互相牵制。(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刺史制推恩令相权枢密使三司使通判6.元朝发展(1)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2)地方实行,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7.明清强化(1①废除,空前提高了皇权。②在中央将大都督府改为,在地方实行分权。(2①设,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②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专制。宣政院行省制宰相五军都督府三司军机处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演变反映了哪些问题?答案(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的是管理任用原则由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属于(2)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划分越划越小,越划越多。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有哪些?答案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并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兵制及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1汉朝建立的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2①初创。②唐朝武则天时首创和。③北宋考试分为乡试、、三级,实行了糊名制。④明朝采用“”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推选人才隋朝武举殿试省试殿试八股取士2.古代兵制(1)府兵制:隋朝沿袭南北朝的制,并加以改革。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使府兵制与(2)募兵制: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3)保甲制: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是一种兵农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府兵隋文帝均田唐玄宗3.监察制度(1)秦朝:(2)西汉:汉武帝设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3)北宋:各州设,监督知州,使知州和通(4)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及地方设。御史大夫刺史通判按察使司答案(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2)人才选拔逐步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3)科举制度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考试内容和方式僵化,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答案(1)经数千年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权。人治高于法制。(3)政治机构设置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4)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5)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考能提升主题: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典例1】(2008·海南单科高考)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B.C.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方法指导这句话的含义是讲刘邦希望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假如没有通过皇帝的分封而称王的,天下共同讨伐他。A【典例2】(2009·洛阳模拟)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方法指导本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既要熟悉不同字体的艺术风格特点,还要知道其流行的大体时代,秦始皇时全国统一的书体是小篆。A考向预测考向一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关系【示例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分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解析“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是分封制下的产物,后来被行政区划所代替,主要原因是秦朝建立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C考向二古代制度创新与中央机构调整【示例2】(2008·天津高考)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解析本题关键是这些变革反映出的“趋势”。由秦朝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朝内阁以及清朝的军机处,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封建君主通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强化的变化趋势。A【示例3】(2008·江苏高考)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解析唐太宗这句话表明他想通过宰相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减少皇帝决策失误。从材料“宰相筹划,于事稳便”可以看出。A一、选择题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C.D.解析因西周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故属于平民的乙是不可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的。B2.(2008·南京模拟)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皇帝制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秦汉有了中国历史上正式统一的政府,是因为秦汉建立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措施也就是实行郡县制。C3.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解析宋朝时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军政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始设于中唐时期,宋太祖沿袭此制,以分割宰相的掌兵权。D4.以下有关“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解析军功授爵制论功授爵,察举制的人才标准是品行才学,九品中正制的选举依据是门第声望,科举制的选才依据是考试成绩。D5.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解析针对“较高的行政效率”思考问题,唐朝政府行政效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实行三省六部制,各部门和职官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6.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解析科举制始于隋唐时期,初期推动了文化发展,而从材料中可知,该网友认为科举始于秦朝,且不是真学问,其史论都不正确,故选C项。C7.(2007·全国文综Ⅰ)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解析从题意的分析来看:“政治变迁”指的是女皇当政。从武周取代李唐后武则天采取的措施来看,抑制士族是其主要变革内容。C8.(2009·华南师大附中模拟)《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A.施行“仁义”和“王道”B.强化君主专制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引文主张君主应当了解中央和地方官吏的举动,实质就是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引文强调的是君主与其守司即官吏之间的关系,故选D项。D9.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后,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的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故D项错误。D10.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材料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到元代以前以“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原则划分省级行政区,故D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D1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析从“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选用的材料可以看出,《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而且这些列罪条款还是明律所特有,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A12.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有()①法律可以随意轻重②法律是维护统治的手段③法治的主体是君主④法律轻重受到社会形势制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归纳认识材料信息的能力。封建社会的法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材料中的“世”均可理解为“社会形势”,故②③④与材料信息相符合。B1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是指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清朝设置军机处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C14.“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大一统D.法治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