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柳州20年前的工贸大厦20年前的人命政府20年前的柳州经济概况柳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经济综合实力曾经位居全国20多位在华南地区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经济工业城市,但介于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实力低,起点低,基础差。柳州工业状况依然不发达。今天的柳州柳州的公园繁荣的柳州柳州的市区柳州的街区柳州的发展状况一、柳州工业已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格局。(一)工业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质量效益明显提高。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量迅速扩张,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主导作用。工业经济主要指标雄居广西之首。从绝对值上看,我市工业经济总量雄居广西14个城市之首,工业经济对广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我市实现工业总产值839.5亿元,分别比南宁、桂林两市多349.8、332.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9.05亿元,分别比南宁、桂林两市多87.35、61.25亿元。从相对数来看,2005年,我市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7.9%,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比南宁、桂林两市分别高15、14个百分点;从总量增长速度看,我市分别比南宁、桂林两市高5.8、1个百分点;从增加值增长速度看,我市增速明显快于南宁市、略高于桂林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岛、苏州两市相比,我市的增长速度要相对高于两市;与西部友好城市包头、绵阳相比,我市工业增加值高于绵阳市,低于包头市,增长数度明显低于包头市,略低于绵阳市,这说明我市的工业发展处于西部地区的中等水平。“十五”期工业发展创历史最好成绩。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39.5亿元,同比增长27%,提前2年完成“再造一个工业柳州”800亿元的基本目标。据统计,“十五”期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787.2亿元,是“九五”期的1.9倍,年平均增长20.8%,比“九五”期年平均4.5%的增长速度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93亿元,是九五期的2.9倍,年均增长速度达21.8%,比九五期高19.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和技术创新成为支持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五”期工业技术改造共完成投资141亿元,是“九五”期的3倍。其中,2005年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比2004年增长45.7%;2005年全市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70亿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新产品产值率为24.07%。工业对我市经济的主导作用更为强化。“十五”期,三次产业增长的特点呈现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16.16:44.18:39.66变化为2005年的12.01:52.74:35.2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日益强化。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9%,为“九五”期以来的最高。“十五”期,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21.8%,高于GDP年均增幅4.2个百分点(以现价计算)。工业对我市财政的贡献逐年增长。“十五”期,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一批重点骨干工业企业成为纳税大户,工业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市财政的贡献逐年增长。预计2005年工业实现税金45亿元,比2000年增长104.55%,实现利润总额34.5亿元,比2000年增长251.05%,工业对市财政贡献率达到70.68%。2、重化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十五”期,柳州市的重工业快速增长,总量规模迅速扩张。“十五”期前四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98.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83.0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4.87%,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增长速度4.6个百分点。所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74.34%上升到2004年的85.13%。2004年,柳州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占广西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38.74%,成为推动广西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五”期,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然是我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十五”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年均20.4%的速度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4.6亿元,比2000年增长155.2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1.5%。4、县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市县区工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制糖、汽配、机械、化肥、造纸、农产品加工等县区工业蓬勃发展。2005年六县四区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35.3亿元,比2000年增长115.03%,年平均增长16.55%。(二)三大支柱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1、三大支柱产业增长速度加快,对工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4.3亿元,同比增长17.76%,比2000年增长308.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73.5%,比2000年高2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业完成工业产值228.93亿元,同比增长5.74%;冶金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89.08亿元,同比增长40.33%;机械产业完成工业产值66.29亿元,同比增长10.44%。十五期间三大支柱产业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36.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8%。2、汽车产业集群已具雏形,机械、冶金产业集群有待培育。柳州市现有汽车整车厂三家,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股份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一汽柳州特种汽车厂。目前,这三家整车厂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亿元以上产值企业11家,从业人员近3.63万人。2005年汽车产量达38.98万辆,同比增长26.8%。按照市场占有率排位,当前微型汽车综合排位排在四大微型汽车生产基地的第二位,中重型载货车综合排位排第三位。在全国几个超过10万辆产能的城市中,柳州汽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4位。已经形成了发动机、前后桥、减震器等重要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整车厂已初步形成分工协作的配套体系,总体上初步形成了以整车企业带动零配件业发展的汽车产业集群雏形。2005年全市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8.93亿元,同比增长5.74%,比2000年增长232.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十五”期年平均增长27.19%。汽车产销量逾38.98万辆,同比增长25.6%,比2000年增加25.5万辆,增长194.7%。2005年,上汽通用五菱全年产值达到115亿元。机械制造业与冶金业虽然有龙头企业柳工和柳钢的带动,但是两个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不长,尚未形成集群的雏形。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机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66.2亿元,企业数量为65家。而冶金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89.08亿元,企业数量为34家。与汽车产业相比较,在产值总量,企业数量与规模上都相差较远。在冶炼业中,柳钢集团的产量虽达到了450多万吨,销售收入超个150亿元,但由于其产业链延伸不长及相关产业发展不足,或者互相间没有形成相互协作与相互联系的上下游的生产关系,因此,也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业也是同样的现状。(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增长速度平稳,利润提升迅速。2005年,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用化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实施技改项目、先进实用技术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速度,利润提升显著。据统计,在127户监测企业中,五大优势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5.45亿元,同比增长8.33%;完成工业增加值23.15亿元,同比增长25.47%;实现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46.34%,占全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24.35%,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大。(四)园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逐渐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柳州市已建成和在建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以下统称园区)共16个,其中,省级园区3个,分别为高新区、阳和工业新区、鹿寨县城南综合经济开发区、其他13个为县级园区。全市各园区经过各自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全市园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并取得一定的成绩。2005年,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00.27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总产值93.22亿元,较上年增长17.9%;工业增加值20亿元,较上年增长15%;出口创汇1.15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6.3%;阳和工业新区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实现GDP4.06亿元,比2004年增长30%,完成工业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96%,与自治区园区经济增速相比高70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财政收入5164万元,同比增长21.7%;而在六县当中,柳江县的园区发展相对迅速,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相继有塘头工业区、基隆综合区等6个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此外,鹿寨与柳城两县的园区规划与发展也取得较快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2、入园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且相对集中。全市16个开发区、园区入园企业总数为687个,平均每个园区42.9个。入园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塘头工业区、新兴工业基地、雒容镇工业园,总量为556个,占总企业数的80.5%,其中以高新区居多,达358个。3、园区主导产业与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结合联系日趋密切。柳州市16个开发区、园区产业定位主要依托柳州市现有的支柱及优势产业,以汽车及零配件、机械、冶金及化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其中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园区7个,以机械为主导产业的园区6个,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3个,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2个,其他主导产业包括:建材、生物制药、制糖、造纸、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柳州市的园区主导产业大多是柳州市的支柱及优势产业的延伸。(五)从全国排名看柳州市发展情况。近年来柳州市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研究的报告中全国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看,我区的城市中柳州居第67名,在广西排第2名,仅次于南宁,但从全国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等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P24正二﹑P27正一2020年的柳州蓝图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