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根据分类目的,分类原则和解决问题的实质,矿床分类有:工业分类;勘探分类;成因分类。铀矿床及铀地化铀矿床的分类按成矿作用和成矿温度划分;按地质-构造环境;以含矿主岩为分类基础;以成矿物质来源为分类的基本准则等等。近五十年来,至少出现了四十多种铀矿床的成因分类。铀矿床分类的依据有:铀矿床分类的合理程度决定于它是否能概括和反映客观实际。合理的分类应该是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而且分类中应有统一的标准。铀矿床的最早分类见于1946年由前苏联学者谢尔宾纳和谢尔巴科夫提出,铀矿床的成因具体分类可参阅有关文献。铀矿床分类的要求:现在采用的铀矿床分类:以含矿主岩岩性为依据的主要工业铀矿床分类,从成因方面作为分类依据已经逐渐不被看重。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一些国际机构和有关学者,常把矿床的围岩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志。如把主要工业铀矿床分为白岗岩型、石英卵石砾岩型、砂岩型等。或据工业类型进行分类,或强调其形态,如脉型;或强调其产出的独特的地质环境,如不整合面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了类似的分类方案,把主要工业铀矿床归纳为“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我国铀矿床的分类:1.不整合-接触型与元古代不整合面有关;与显生宙不整合面有关。2.准不整合-浅变质无钠长石化;钠长石化。3.脉型与花岗岩有关;与花岗岩无关。4.砂岩板状/准整合型;卷锋型(或卷状型);构造-岩性。5.塌陷角砾岩筒型。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分类方案之一:6.表生型钙质壳型(非成土型);泥炭和沼泽型;喀斯特溶洞型;表生成土和构造充填型。7.石英-卵石砾岩型以铀为主,伴有稀土元素;以金为主,金含量大于铀。8.角砾杂岩型。9.侵入岩型白岗岩;花岗岩-二长岩型;碳酸岩型;过碱性正长岩;伟晶岩型。10.磷块岩型磷酸盐层;残余磷块岩砾岩(佛罗里达型)。11.火山岩型构造控制亚型;地层控制亚型。12.交代岩型交代花岗岩型;交代变沉积岩型。13.同变质期型。14.褐煤型层状;裂隙/节理充填。15.黑色页岩型沥青质腐泥;腐殖质/柯姆煤。以成因分类为主线,结合含矿主岩和矿床工业价值进行分类,具体划分如下:内生铀矿床:岩浆铀矿床;伟晶岩型铀矿床;热液铀矿床;花岗岩型铀矿床;火山岩型铀矿床;不整合面型铀矿床;交代型铀矿床;角砾杂岩型铀矿床。外生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床;碳硅泥岩型铀矿床;蒸发岩型铀矿床。变质铀矿床:石英卵石砾岩型铀矿床。本书采用铀矿床分类:第三章岩浆铀矿床一、概述二、岩浆作用中的铀地球化学三、岩浆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一般特征一、概述概念:岩浆铀矿床又称侵入体内型或正岩浆铀矿床。系指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岩浆铀矿床的特征:矿石品位不高,围岩与矿体界线不清,成矿与成岩同时发生或接续形成,成矿温度、压力较其他成因类型的铀矿床高,成矿作用单一。岩浆铀矿床的划分(按产出围岩):①产于酸性岩中的铀矿床②产于碱性岩中的铀矿床目前开采的岩浆铀矿床产于酸性岩中的铀矿床。产于碱性岩中的铀矿床,目前还不能称之为矿床,只能作为潜在的铀资源。产于酸性岩的纳米比亚的罗辛(Rossing)矿床,主岩为伟晶状白岗岩体,矿床规模达14×104t(U3O8)。我国红石泉矿床,主岩为白岗岩,矿床规模中等。产于碱性岩体的铀矿化,有南格陵兰伊利莫萨克的钠质霞石正长岩,巴西塞尔卡多霞石正长岩、丁古岩和我国辽宁赛马岩体的霓霞正长岩等碱性杂岩。典型的岩浆铀矿床类型:二、岩浆作用中的铀地球化学铀在岩浆岩中的变化是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逐渐升高。酸性火成岩的全球丰度值为(3.5-4.8)×10-6;中性火成岩的全球丰度值为(1.6-2.0)×10-6;基性岩的全球丰度值为(0.5-0.8)×10-6;超基性岩的全球丰度值为(0.003-0.066)×10-6。1、超基性岩类和基性岩类的铀地球化学特征据GabelmanJ.W(1977),地幔的平均铀含量为1.5×10-8,钍含量4.5×10-8,Th/U为2~4。在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中,成矿元素主要是Cr、Ni、Co、Fe、Ti、V、P等,还有亲硫元素:Cu、Pb、Zn、Mo、Se、Te。铀是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地幔成分岩浆不相容。铀在地幔分熔中向低熔组分玄武岩中聚集,导致难熔组份超基性岩相对更贫铀,含铀相差达1—2个数量级。1)铀是大离子亲石元素,与地幔岩中铁镁造岩矿物具不相容性通过去水、去气,矿物相转变等多种地质作用,元素重新改组。在这一地质作用过程中,铀属于清除对象,挤兑出来的铀随大量的挥发份流体分散在地幔中,随着地幔的再次分熔和地幔楔的形成,生成异常和富集地幔。2)大洋地壳的形成与消亡,铀从地幔分离、富集再转入地幔再循环形成富铀地幔富集(U)地幔有二种类型:一类是富高场强元素型;另一类是贫高场强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的富集地幔源区被认为是铀成矿省的有利区。3)富集(U)地幔二大类型:富高场强元素型和贫高场强元素型大洋拉斑玄武岩0.100.181.8立本等,1956夏威夷拉斑玄武岩0.180.694.0海尔等,1964日本的拉斑玄武岩0.150.191.6海尔和罗杰斯,1963日本的高铝玄武岩0.220.783.7海尔和罗杰斯,1963夏威夷碱性玄武岩0.993.93.7海尔等,1964玄武岩U(×10-6)Th(×10-6)Th/U资料来源日本碱性—橄榄玄武岩0.533.97.6海尔和罗杰斯,19634)基性火山岩的铀含量特点各类玄武岩铀、钍含量及钍铀比值铀、钍含量按拉斑玄武岩→高铝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的顺序增高。玄武岩类的铀、钍含量有从海洋向大陆随着岩石中的钾质增高而逐渐增高的趋势。铀在各类玄武岩中的含量变化特点:酸性岩类以富集亲石元素为代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Cs、Sr、Ba、Th、U、Ce、Pr和富轻稀土元素。酸性岩与铀的成矿关系密切。2、酸性岩类的铀地球化学特征华南成矿省中产铀岩体和产铀火山盆地中火山岩铀含量一般(10-20)×10-6;加拿大魁北克约翰比茨地区的部分花岗岩,铀含量达70×10-6;尼日利亚卡弗谷钠长-钠闪花岗岩,铀含量100×10-6;纳米比亚的产铀白岗岩,铀含量0.02-0.04%。酸性岩类的铀含量为(3.5-4.8)×10-6,花岗岩中铀含量变化较大,比正常丰度值高出很多。1)花岗岩中铀的含量及分布特征铀多富集于暗色矿物黑云母及副矿物,诸如锆石、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中。浅色矿物的铀含量不高,低于岩体的平均铀含量,但由于浅色矿物总量大,所以其占全岩铀含量的分额也大。1)花岗岩中铀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以诸广、桃山产铀岩体研究的成果为例:2)铀、钍在花岗岩浆演化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桃山黄铁矿5398.80541.401.359石英83.634.751.310钾长石139.628.150.261斜长石1313.398.390.593黑云母2747.53125.372.638磁铁矿1547.27243.605.153钛铁矿5237.80383.001.611锆石133026.003252.001.075黄铁矿4262.5051.750.1197石英77.008.141.163钾长石1211.006.660.645斜长石112.7315.465.670黑云母623.23141.670.071钛铁矿3269.00383.301.425岩体矿物种类样品数U(×10-6)Th(×10-6)Th/U诸广锆石152190.601779.800.744桃山、诸广复式岩体中单矿物铀、钍含量一览表铀、钍在各种单矿物中的含量变化较大,出现两个富集高峰。早结晶的副矿物和暗色矿物的铀、钍含量高;中、晚阶段晶出的长石、石英的铀、钍含量均低;晚阶段晶出的黄铁矿的铀含量又偏高。相对来说,钍含量增高幅度比铀小,这反映了铀在岩石结晶阶段含量是由高→降低→升高变化。①铀、钍在花岗岩单矿物中的丰度桃山第三阶段补细粒二云母花岗岩2220主细粒少斑黑云母花岗岩181342补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171828第一阶段补中粒二云母花岗岩381734主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70840补细粒二云母花岗岩12237第二阶段补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3148主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41828补中粒二云母花岗岩41922地区侵入期侵入阶段岩性样品数UTh印支│燕山期第二阶段主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301034诸广第三阶段主细粒少斑黑云母花岗岩121639第一阶段主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471820桃山、诸广复式岩体U、Th丰度特征随花岗岩浆向超酸、偏碱、铝过饱和、少铁、钙的演化过程,铀丰度有增长的趋势;钍丰度则相反,有降低的趋势。铀的地球化学行为是亲酸、亲碱,既有随钾增高的趋势,也有随钠增高的趋势。②铀、钍在花岗岩浆演化中的丰度变化含量(%)桃山第三阶段补476.382.361.830.13主180.802.491.700.08补374.925.131.330.08第一阶段补1175.762.441.360.10主1276.024.641.810.15补279.082.901.390.055第二阶段补274.050.471.9850.11主--------补277.712.371.380.02地区侵入期侵入阶段次样数UThPbCa印支燕山期第二阶段主573.707.171.400.016诸广第三阶段主278.564.221.760.04第一阶段主477.175.202.130.03桃山、诸广岩体(中段)晶质铀矿电子探针资料晶质铀矿形成有两种情况:A、花岗岩的铀丰度值较小,在黑云母花岗岩中一般不出现晶质铀矿,或晶质铀矿主要在其边缘或顶部相的二云母花岗岩中;B、铀的丰度值较高,则晶质铀矿较普遍出现在黑云母花岗岩中。晶质铀矿富集条件显示出铀既有超酸、偏碱演化而富集成独立矿物的地球化学行为,也有在较高铀丰度下在岩浆早期形成独立矿物的地球化学属性。③晶质铀矿特征与铀、钍地球化学行为铀在花岗岩中呈铀矿物、类质同象及分散吸咐3种存在形式。3)花岗岩中铀的存在形式铀矿物形式:如晶质铀矿、方钍石、铌铁矿、钛铀矿、褐钇铌矿、黑稀金矿、复稀金矿、易解石、铌钛铀矿、铈铀钛铁矿、烧绿石等。类质同象置换:如褐钆铌矿、方钍石、黑稀金矿、复稀金矿、烧绿石,以及硅酸盐副矿物如锆石、榍石、磷钇矿等矿物。分散吸附状态:有一定数量的铀呈分散吸附状态分布于造岩矿物中。分散吸附状态的铀包括矿物晶面、解理面、晶缝裂隙表面等吸附的铀,以及矿物气-液包裹体中和粒间溶液中的铀等。3、碱性岩类的铀地球化学特征里特曼指数=(K2O+Na2O)2/SiO2-43里特曼指数4为碱性岩;里特曼指数4为钙碱性岩碱性岩通常为SiO2含量趋于中性岩52—65%(多为52—55%),K2O+Na2O含量约12%左右,含有大量挥发组分F、Cl、CO2,Nb、Ta、Zr、Tr、U、Th元素含量高,SiO2不饱和的过碱性中性岩类。铀含量:各碱性岩比钙碱性系列同类岩石高。如碱性超基性岩的含铀量为1.9×10-6,而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含铀量为0.0n×10-6;碱性辉长岩类含铀量为2.85×10-6,而钙碱性辉长岩含铀量为0.2×10-6;碱性花岗岩的含铀量为8.9—11.3×10-6,比钙碱性花岗岩的3.5—4.8×10-6高出许多。1)碱性岩中铀的分布特征碱性岩建造的平均铀含量(10-6)碱性超基性岩类2.7(7)1.5(6)0.6(3)—30(3)1.90(13)碱性辉长岩类1.7(8)3.1(20)———2.85(24)碱性花岗岩类—3.7(31)3.1(8)8.9(2)34.4(3)3.70(32)碱性玄武岩类4.3(5)5.7(23)5.0(14)11.3(3)50(1)5.20(25)建造霞斜岩,正长辉石岩,霓霞-磷霞岩霞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碱交代岩平均含量平均含量2.5(20)4.0(80)3.9(25)10.4(5)34.8(7)﹡括弧中的数值为岩体的个数碱性火山岩中铀偏高,Th增长比铀明显,Th/U比值均大于3.3(地壳中花岗岩比值),4.0(玄武岩比值)。南格陵兰伊利莫萨克菱黑稀土矿-异霞正长岩中U为360×10-6,Th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