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技术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篇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有其相对独立性;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与社会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社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撑条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价值论•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技术创新的相关问题•科学技术的管理•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A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相互促进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建立的直接来源,科学实验对科学理论的作用有多种形式,科学理论是科学实验的先导,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两者有时并不平衡并进。B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分化:纵向分化:物理学-凝聚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横向分化:声学、光学、电磁学、热学纵横交叉分化: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综合:理论、方法的移植——从控制论到工程控制论、经济控制论;两门学科相互渗透——物理化学;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环境科学不同学科共性的整体性知识的概括——系统科学C科学继承与创新继承:接受已有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问题和过去的事实材料。创新: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扬弃错误理论;全面理论代替错误理论;包容局部理论;促进某种理论体系的完善等。继承要有重点,创新要有突破口D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扩大科学的影响;留下有价值的课题。提倡学术争鸣,更要提倡科学实验。技术发展的内部动力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技术实践:发明、设计、试验、推广应用。技术规范:技术过程的模式、行为方式、流程、准则、技能等。技术实践是技术规范的基础,技术规范是技术实践的总结,是技术实践的保证和指南。两者并不总是相互适应,经常会出现技术规范落后于技术实践的情况。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技术目的:人们进行特定技术活动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为这种活动设定的结果只想和要达到的功能要求。技术手段:是指为实现特定技术目的所使用的工具、机器设备以及操纵它们的方式、方法、措施和途径等。技术手段为技术目的服务,技术目的的设定以技术手段为条件。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技术结构:技术系统中各种单元技术相互联系、相互组合的形式。技术单元:技术系统中以独立形态存在的技术。技术功能:技术结构在外部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技术结构决定技术功能,技术功能取决于技术目的,新的技术目的和功能引起技术结构的变化。科学发展的模式•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渐进的积累的发展过程,没有渐进的中断,没有革命;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逻辑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经验证据所证实,则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越强,非科学成分就越少。缺陷:忽视了科学中的革命,不能解释人们怎样提出逻辑上和传统理论不同的革命性新理论。科学发展的模式•波普的证伪主义理论不能通过归纳得到证实,但却能被证伪。科学的发展是不断被经验反驳和证伪的反复过程。猜测和反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基本环节。P1——TT——EE——P2缺陷:否认科学知识的积累,用间断出现的对传统理论的证伪来代替科学发展的全貌;过分强调猜测、想象、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忽视逻辑思维;片面否定归纳法的作用;否定观察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认为普遍性规律性不是来自于自然界,而是来自于人的理性。科学发展的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论模式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科学发展的模式•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任何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质上都是一套科学研究纲领,它是一个有组织的、具有严格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列,由相互联系的“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所组成。缺陷: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硬核,反映了认识上的局限性;贬低实践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不同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中心会不断转移,这种转移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中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势和特点。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英国科学学家贝尔纳在他的名著《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科学活动中心的概念,并描绘了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间流动的概貌。贝尔纳认为,科学的进步是不平衡的。在几个迅速进展的时期之后,隔有更长的停顿时期甚至衰退时期。科学中心转移理论:汤浅光朝把科学成果作为重要指标,通过大量统计分析,提出科学成果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一以上即为科学中心,此持续时间即为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科学中心依次为: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赵红州1974年得出的科学成果编年曲线•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恩格斯: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普赖斯:科学计量学之父科学指数增长律。科学指标的倍增周期:如物理学家、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元素、大学生等数目为20年;科学期刊、科学文摘、化合物、科学学会会员等数目为15年;小行星发现数、行列式、非欧几何、心理学文献数为10年等等。•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苏联科学史家凯德洛夫1971年提出带头学科更替理论。带头学科:在一定时期内,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走在其他学科前头,并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学科可以是单一学科或一组学科。力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微观物理学——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和宇航学。预言新的带头学科是分子生物学——心理学为主的一组学科。带头周期:T=200/2N-1。索卡尔事件•1996年5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了一些常识性的科学错误,目的是检验《社会文本》编辑们在学术上的诚实性。结果是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些错误,也没有能识别索卡尔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捏造的“联系”,经主编们一致通过后文章被发表,引起了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这一事件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向科学领域中的渗透,在知识界出现了对科学技术的价值持怀疑倾向的相对主义思潮。不仅如此,使索卡尔这样的在政治上持左派观点的科学家更为不安的是,这种相对主义思潮是以政治上的左派面目出现的。以文艺复兴以来,左翼思潮一直是和科学结盟的,他们共同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索卡尔说过,他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左派从相对主义思潮中解放出来。•索卡尔是受到美国生物学家格罗斯与数学家莱维特的《高级迷信》(1994)一书的激励决定写这篇“诈文”的。这本书对以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和科学研究名义而出现的科学元勘(Sciencestudies)思潮进行了猛烈抨击。这本书获得了其支持者(其中有很多科学家)的一致喝彩,认为它勇敢地揭露了后现代知识分子的“皇帝的新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索卡尔为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泛滥而感到震惊和不安,于是决定撰写这篇文章。•他计划要在文章中充满科学元勘和文化研究中的最荒唐的错误,如它求助于权威而不是论证的逻辑、证据,胡乱套用科学理论,肆意攻击科学方法等等。也就是要让它“坏”到极点,变成一篇纯粹是胡说或错误的文章;另一方面,又要让文章“好”得不能让杂志的编辑们察觉出作者的真正意图。•为此索卡尔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收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的“联系”,他收集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章。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一篇几近“完美”地表明后现代哲学的进步已经被后现代科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的后现代发展所“证实”的文章就这样完成了。完稿后,索卡尔向他的朋友透露,他准备把文章投给《社会文本》,这份创刊于1979年的杂志在文化研究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纽约时报》称之为“一种善于在文化论战领域中创造一种趋势的杂志”。索卡尔的朋友告诫他:他可能会被这一著名杂志精明的编辑们识破,所以最好另投一家不太出名的杂志。但索卡尔还是坚持己见。•在收到索卡尔的稿件后,安德鲁·罗斯代表编辑部向索卡尔表示感谢,称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并准备把此文收集到“科学大战”专刊中。在编辑们看来,此文难得之处在于它出自一个物理学家之手。索卡尔回信表示感激,并称自己感到十分鼓舞。与此同时,索卡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曝光的工作。在他的“诈文”发表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的另一篇文章便在《大众语言》杂志上发表,题目是:《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在随后的时间里,“索卡尔事件”被西方各大媒体在头版广泛报道。人们称之为“诈文”、“玩笑”、“一场恶作剧”、“一场骗局”。学术界的大多数人站在了索卡尔一边,认为这也是他们自己反对学术界中蒙昧和虚伪的斗争。事件一俟发生,就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科学与人文的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另一方则是后现代思想家结成的联盟。世界众多著名的媒体参与其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技术和工程的社会功能一、STE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二、STE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STE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四、STE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科学技术与政治文明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问题,是由英国学者C.P.斯诺第一次明确提出。1959年5月7日在剑桥大学的里德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存在分歧与冲突。两种文化的分裂存在于整个西方社会。文学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在教育背景上,学科训练、研究对象和方法等存在诸多差异,它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两个阵营中的人彼此鄙视,不愿理解对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经济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二、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作用;国家职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调控作用;军事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刺激作用;三、社会文化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四、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技术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两者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1)宗教与科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许多方面是相到冲突的,而且是方法论和世界观上的冲突。冲突观是一种主要的观点;宗教是以某种崇拜为基础的封闭体系,以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科学是以经验、理性为基础的开放体系,以自然的规律来解释自然。(2)基督教对科学的发展有某种程度的弱的积极作用。中世纪,为近代科学的兴起打下基础;新教对科学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3)在高科技社会里,宗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能缓解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人类精神及人类社会的一些矛盾。宗教与科学科学的社会规范默顿准则:公有主义: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普遍主义:科学标准的一致性;无私利性: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独创性:依据独立思考,提出新问题,公布新数据,论证新理论,提出新学说;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工程技术共同体的伦理原则(一)公平原则平衡——公平对待每一工程技术人员,在资源稀少和利益竞争与冲突时恰当分配。权利与义务对等——工程师们在履行应尽到的责任时也应享有应得的权利。(二)责任原则行为主体应当做与其角色相应的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事和承担有害于自然和社会的后果。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与互动•科学技术界的分层主要不是由权利和财产差别形成的,主要是由社会承认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结构。社会承认主要通过学术职位承认(有形的)和学术声望(无形的)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