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杜甫节奏划分h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shuòzhǒng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xǐng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翻译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山村。离开紫宫远嫁到北方的沙漠,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只有死后魂灵佩戴着玉饰徒然在月夜归来。千年以来流传昭君弹奏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悲愤。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教学过程三、整体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和注释等,找出这首诗的诗眼(主旨)在哪里?(一)操作方法[点拨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首联)就写她的怨恨?写什么?哪个字用的好?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表现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山势的雄奇壮丽。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操作方法教学过程[讨论二]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找出相对应的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写她远离汉宫远嫁匈奴写她死后葬身塞外骨留青冢用典。昭君悲剧的根源所在。写汉元帝,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写她怀念故国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诗眼:“怨恨”: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点拨二]: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一去独留紫台青冢连向朔漠黄昏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富丽繁华荒凉冷落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生离汉宫死葬异域对比对比“黄昏”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反衬不幸、孤苦反衬孤寂、冷落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一)操作方法【点拨四】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再次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点拨归纳】《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本课难点)诗人经历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载之怨)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借史咏怀的写作手法“悲昭君以自悲也”•借史抒情——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鉴赏咏史咏怀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史事。(弄清史实)•2.描写古人史事的原由(体悟感情)•3.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即史实——态度——技巧•意在借古伤今或者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归纳怀古咏史诗的特点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3、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2)感伤兴衰(3)劝勉警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