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别离其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知人论世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倡导“诗界革命”。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其《人境庐诗草》(诗集)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本诗创作背景:处于诗歌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时也是中西文明大碰撞的时代,文化的冲突与兼容加速了诗歌元素的整合。社会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西文明在冲突与融合间碰撞(轮船,火车等被引入中国),时代的变迁导致诗歌的古典意向和现代文明不兼容,造就了身为时代弄潮儿的诗人的新风新貌。今别离(其一)黄遵宪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今别离》出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作者有意用《今别离》做题目,为了用“当代的离别”与“古代的离别”作对比,体现出诗歌的内容就是描绘现代离别给人们带来的体验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顷刻已绕了千万圈。此句直接道出现代离别的新内涵:由于火车的速度远比古代马车快,所以人的离情别绪也会运转得更快捷.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古代有山川,也有孤舟。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诗人怀念古代马车与孤舟速度慢,给人一种行为举止上的自由,使人们有足够时间感受离别的情景.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题旨)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速度,因此会加倍增生人的离愁别绪.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须臾”“及时”“顷刻”三个时间词的使用,突出了现代时间迅速变换的特性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即使有几万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这四句集中表达出轮船速度之快。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单从题目来分析,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是一首游子思妇诗,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芳草长亭柳酒夕阳离愁别恨古代诗人描写离别情景的常用意象(常表达留恋、安慰、嘱咐、祝愿、伤感、惆怅、期待的情感)古道笛声山芳草夕阳古道笛声山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对比手法。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突出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认识。这是一首近代诗歌,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赏新式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这也使离别的情愁显得不那么浓、悲。诗歌主旨是什么?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候马车和孤舟没有的速度,所以它们的出现会加倍增生近代人的离愁别绪。课堂小结社会在变,时代在变,诗歌也要变,对于传统题材,传统写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像黄遵宪一样“我手写吾口”。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中国是诗的国度,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勇于创新,在你们手上把中国的诗歌复兴。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