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十二五财源建设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泰安市“十二五”财源建设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的攻坚时期。为加快培植壮大财源,调整优化财源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依据《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财政经济发展状况一、财源建设主要成效(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4.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95.3亿元、1099.5亿元和756.9亿元,年均增长8.8%、13.9%和17.9%。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境内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9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其中2010年完成198.8亿元,是2005年的2.85倍,年均增长23.3%。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00.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其中2010年完成116.9亿元,是2005年的2.88倍,年均增长23.56%。全市财政支出累计完成604.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5倍,其中2010年完成175.6亿元,是2005年的2.76倍,年均增长22.48%。图1-1“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收支完成情况51.764.276.491.4116.978.1104.6111.6134.5175.60501001502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单位: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二)转调效果初步显现,收入结构稳步改善。全市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2.4:55.5:32.1,调整为2010年的9.5:53.6:36.9,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下降2.9、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超过GDP增速4.4个百分点;服务业上缴工商税收(含所得税,下同)46.9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30.88%,高于同期第二产业工商税收增速13.49个百分点;占工商税收总额的33.66%,比2005年提高1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稳中有升,2010年全市完成税收收入83.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1.46%,比2005年提高2.49个百分点。(三)重点行业作用明显,税收贡献能力突出。从行业大类看,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是我市地方税收贡献前三位的行业,2010年分别实现地方工商税收16.5亿元、9.8亿元和8.1亿元,是2005年的2.52、1.73和7.47倍,年均增长20.3%、11.6%和49.52%;三大行业合计实现地方工商税收34.3亿元,占全市地方工商税收总额的57.73%。从工业子行业看,2010年煤炭、电气机械、电力等排名前8位的行业实现地方工商税收均在1亿元以上,合计实现20.3亿元,占全市工业地方工商税收总额的70.93%。图1-22010年煤炭等八行业地方工商税收情况838162226222138189381596315850140541027229.257.777.726.615.575.534.93.58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煤炭电气机械电力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通用设备钢铁其他制造业(万元)05101520253035(%)地方工商税收(万元)占工业地方工商税收比重(%)(四)县级收入快速增长,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全市县级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0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增收195.4亿元。其中,2010年完成90.7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5.52%,分别高于全市、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96、5.59个百分点;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7.6%,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0年,县(市、区)财政收入均超过5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3个,比2005年增加2个。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街道)达到62个,比2005年增加19个。(五)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中,2010年全市总财力达186.7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87%。“十一五”时期,全市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完成292.2亿元,其中2010年完成84.4亿元,是2005年2.94倍,年均增长24.1%。二、存在的问题(一)财源基础相对薄弱。受经济总量增速尤其是质量效益影响,我市财源基础依然相对薄弱。一是经济总量规模小、占比低。我市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在全省所处位次普遍偏低,占比大都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我市GDP居全省第9位,占全省GDP总额的5.21%。其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居第9、8位,分别占全省总额的5.14%和5.25%。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看,201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居全省第13、8、7位,分别占全省总额的4.38%、5.12%和5.08%。二是骨干企业数量少、支撑弱。全市只有4家企业入围“2010年度全省纳税百强企业”,合计纳税54.8亿元,仅占全省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3.41%。2010年,全市纳税百强企业纳税额占全市境内税收总额的27.57%,低于全省纳税百强企业占比3.18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收支规模小、实力弱。从财政收入规模看,2006—2009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一直位居全省第9位,占比维持在4%左右;2010年上升为第8位,占全省总额的4.25%。从财政支出规模看,“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支出额占全省总额的4.25%,比“十五”时期下降0.1个百分点。四是财源建设支出相对有限。2010年,全市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支出总额的70%左右;用于经济发展的支出约占30%,其中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支出仅占2%左右。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人均财政收支(按总人口计算)差距更为明显,2010年我市人均财政收支分别为2129元、3196元,分居全省第10、12位,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41元和1131元。(二)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三次产业构成看,2010年我市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万元GDP提供地方税收407.4元,居全省第12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8.1元。从工业内部构成看,高耗能、资源性产业税收贡献所占比重高。2010年,全市十大高耗能行业上缴工商税收48.6亿元,分别占全市工商税收、工业税收总额的34.84%和57.58%,分别高于装备制造业22.92和37.88个百分点。采矿业上缴工商税收26.9亿元,分别占全市工商税收、工业税收总额的19.32%和31.93%,其中煤炭行业提供税收24.6亿元,占工商税收总额的17.64%。从服务业内部构成看,批发零售等传统、低端行业仍占主导地位。2010年,批发零售业上缴工商税收15.5亿元,占第三产业工商税收总额的33.06%;仅形成地方税收5.2亿元,占其全口径税收的33.78%,低于第三产业地方税收占比18.11个百分点。(三)拉动经济增长因素畸重畸轻。一是过分依赖投资拉动。2010年,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0.5亿元,占GDP的61.92%,投资率较2005年提高9.49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过高,可持续性差。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2010年我市经济对外依存度仅为5.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6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6位。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302万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2.5%。出口产品仍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既容易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也不利于外贸出口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46亿美元,列全省第15位,仅占全省总额的1.18%。三是消费需求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我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4亿元,占GDP的33.5%,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5年的1.11个百分点,扩大为2.56个百分点。(四)财政收入结构亟待改善。受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市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主体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十一五”时期,全市四大主体税收(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下同)占税收收入比重为46.2%,比“十五”时期下降7.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四大主体税收占比为46.4%,比2005年下降4.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二是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占比偏高。“十一五”时期,全市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累计完成8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3.45倍;占全省两税总额的9.5%,比“十五”时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完成24.8亿元,列全省第3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21.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2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比第2、第3位分别高出6.75、6.96个百分点。第二部分“十二五”时期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市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以财源增长、结构优化、财政增收为核心,以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为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项目拉动、园区带动作用,集中整合资源,择优重点扶持,着力壮大高效支柱财源,巩固优势优质财源,培植新兴后续财源,优化区域特色财源,开拓挖掘潜在财源,全面调整优化财源结构、增强财政实力,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将培植壮大财源摆到富民强市建设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大发展、大财源”观念和“抓经济工作重在抓财源建设”的思想,构筑党委政府强力推动、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市县乡三级配套联动的财源建设大格局,推进全市财源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紧紧抓住未来五年国内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区域战略加速推进机遇,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区位、产业等比较优势,促进财源建设合理有序布局。发挥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进行产业招商,加快资源优势向财源优势转化步伐,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抢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发挥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下大力气提升传统产业存量,扩大新兴产业增量,提高经济创税能力。抢抓“高铁时代”的机遇,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促进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坚持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融资齐抓共管、统筹使用,培植壮大财源。整合各类扶持经济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扶持优势产业、骨干税源企业;集中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税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投产运营、发展壮大;集中扶持发展潜力大、承载能力强、辐射带动范围广的省级以上重点园区率先转型升级。——创新机制、增加收益。积极争取、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创新完善、全面落实支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坚持普惠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对优势支柱产业、重点骨干企业,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支持其尽快做大做强;创新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市县之间、区域之间财源建设投资收益共享机制,完善市对下转移支付办法,充分调动各级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的积极性。——质量并重、效益优先。在注重扩大量的同时,抓好质的提高;在放手发展中小财源的基础上,着力培植壮大高效支柱财源。坚持效益优先,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财税贡献率,着力扶持投入产出率高、税收回报率高的企业和项目,以财源建设引导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助推财源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效益,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两高一资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