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发展一、文明新戏与“五四”戏剧观论争1906年底,在当时日本兴盛的新派剧的影响下,一些中国学生在东京成立了春柳社。1907年6月又演出了根据林纾翻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1910年底,任天知在上海发起组织了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剧团——进化团,其戏剧演出将革命宣传视为首要职责。在职业化演剧衰落的时候,学生业余演剧继续进行着严肃的探索。其中较突出的是天津南开学校的学生演剧,南开新剧团成立于1914年,编演了《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等优秀剧目。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一场轰轰烈烈的对传统文化予以猛烈批判的新文化运动逐步兴起。《新青年》杂志社在1917、1918两年间展开了对旧剧的批判。1918年,《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介绍挪威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易卜生,胡适发表了影响广泛的《易卜生主义》。1919年,胡适模仿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娜拉》创作了《终身大事》。至此,在各种戏剧思潮中,现实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二、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戏剧由于“五四”时期对现实主义戏剧的大力倡导,易卜生社会问题剧与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在精神上的契合,“五四”剧坛上首先出现的是一批社会问题剧。本时期的戏剧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同时借鉴了王尔德、奥尼尔、斯特林堡、梅特林克等人的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现代主义创作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戏剧创作格局逐步形成。本时期仍然出现了田汉、郭沫若、丁西林等优秀的戏剧家。田汉(1898——1968),郭沫若(1892——1978),丁西林(1893——1974)。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戏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个文艺界发起了一场“革命文学”运动。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后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总部设在上海。在左翼戏剧运动之外,一批戏剧家在中国戏剧走向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洪深外,本时期涌现出了唐槐秋、马彦祥、章泯、陈鲤庭、贺孟斧、史东山等著名戏剧导演;出现了金山、赵丹、郑君里、白杨、舒绣文等优秀戏剧演员。在话剧文学方面,曹禺的《雷雨》、《日出》,田汉的《回春之曲》、李健吾(1906——1982)的《这不过是春天》,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陆续问世。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他先后创作了《雷雨》(1933年)、《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北京人》(1940年)、《家》(1942年)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左翼戏剧家夏衍(1900——1995),创作出了《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四、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戏剧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文艺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热潮,其中戏剧队伍最为活跃。沪、宁失守后,大批戏剧工作者纷纷涌向武汉。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宣告成立。从1941年起,在重庆的戏剧工作者组织了一年一度的“雾季公演”,四届“雾季公演”共演出大型话剧150台以上。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延讲”)的发表,为党的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贺敬之等创作出了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历史剧《屈原》中,郭沫若以浪漫主义的笔法,精心刻画了古代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志浩伟岸的高贵品质,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深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报国无门、反遭迫害的民族悲剧与只是分子的精神悲剧。五、“十七年”及“文革”期间的中国戏剧建国后到“文革”前“十七年”间,戏剧与政治、戏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在新的社会政治形势下,中国文艺界的主要工作是“致力于传播延安文艺整风确立的“文艺新方向”,并随着政治、军事斗争的胜利,促成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以达到理想的文学形态的“一体化”的实现”。“十七年”中国戏剧置身于轻视艺术创作规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曹禺、田汉、夏衍、郭沫若等建国前成就卓著的戏剧大家也鲜有成功之作。表现军事战线革命斗争的有《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万水千山》《战斗里成长》《槐树庄》《兵临城下》《东进序曲》《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取得了高的艺术成就的是《蔡文姬》《关汉卿》等历史剧。还有《同甘共苦》《洞箫横吹》《布谷鸟又叫了》《枯木逢春》《年青的一代》等。老舍(1899——1966)于1957年创作的《茶馆》,以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五十年内经历三个时期(戊戌变法后的清末,军阀混战时期,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爆发前夕)。1966年11月28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康生,在“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召开的“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会”上宣布了江青亲自培育的“革命样板戏”名单:京剧《红灯记》71年、《智取威虎山》70年、《海港》73年、《沙家浜》71年、《奇袭白虎团》72年,芭蕾舞剧《白毛女》72年、《红色娘子军》72年,交响音乐《沙家浜》72年等,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八个样板戏。1974年至75年还拍摄了京剧《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磐石湾》、《红云岗》,钢琴伴唱《红灯记》,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等。六、文革后“传统回归期”的中国戏剧1976年文革结束,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拉开帷幕。十年动乱后的反思,戏剧家们创作了一大批批判“四人帮”、歌颂革命领袖的作品。金振家、王景愚的《枫叶红了的时候》、宗福先的《于无声处》等,反映了党和人民同“四人帮”的殊死斗争,勾勒出“四人帮”的丑恶面目,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苏叔阳的《丹心谱》、白桦的《曙光》、乔羽、王树元的《杨开慧》、丁一三的《陈毅市长》等,深入刻画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没有神话他们,而是通过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场景,传神的细节描写塑造出形象鲜明、个性饱满的领袖形象,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戏剧观念开始变革。这时期,易卜生的写实主义编剧法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幻觉式写实主义表导演体系开始受到挑战,人们无法再用某种绝对原则或封闭式理念来观察中国社会与文化,在文艺领域,追求矛盾性、多元性成为当代文艺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戏剧观众逐年减少,出现了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惨淡局面,戏剧出现了生存危机。在内外双重危机中,戏剧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打开了戏剧家的视野,为中国戏剧的探索发展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布莱希特、梅耶荷德、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等人戏剧思想。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1898年2月10日出生在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经理。布莱希特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荣获1951年国家奖金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金。“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即是布莱希特的名言。梅耶荷德,俄国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1874年2月9日生于奔撒城一日耳曼后裔家庭,1940年2月2日殉难,苏共二十大后平反。1913年他的论著《论戏剧》问世,提出了与写实主义戏剧分庭抗礼的假定性戏剧理论。1923年,他创办的剧院正式命名为梅耶荷德剧院。此后,在这家剧院上演了由他执导的《怒吼吧,中国!》、《臭虫》、《澡堂》、《序曲》等具有现实革命内容的剧作。与此同时,也悉心导演了一批古典名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森林》、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格里鲍耶陀夫的《智慧的痛苦》、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这些演出鲜明地显示了梅耶荷德的艺术追求。梅耶荷德认为,一切戏剧艺术的最重要本质是它的假定性。他广泛使用的舞台新形式,如不闭大幕、公开检场、灯光特写等,都是借助假定性解放舞台的艺术手段。他还认为,导演艺术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导演是舞台演出的作者”。他在导演古典名剧时常结合时代精神对剧本作崭新的解释。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波兰导演,戏剧家。曾在克拉科夫戏剧学院学习,毕业后赴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回波兰后曾在克拉科夫老剧院和波兹南波兰剧院担任导演。格洛托夫斯基打破戏剧演出的传统模式,力图使演员和观众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他取消了舞台和观众座席的界限,使观众置身于整个演出活动中。他还要求演员有高超的表演艺术,因而制订了一套演员的训练方法,使演员在与观众的交流和接触中完成真实的戏剧动作。他的这种实验和革新被称为质朴戏剧(又译为贫穷戏剧)。他的实验活动在60~70年代受到欧美各国戏剧界的推崇,曾风靡一时。彼得•布鲁克(PeterBrook,1925—)被誉为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出生于伦敦,牛津大学硕士,大学期间他创建了牛津大学电影社。他曾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担任导演,现在领导着位于巴黎的国际戏剧研究中心。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布鲁克导演了大量戏剧、电影和电视剧。通过他奠基性的作品《李尔王》、《马拉/萨德》、《仲夏夜之梦》等等,特别是《摩诃婆罗多》,彻底颠覆了演员和导演思考戏剧的方式。彼得·布鲁克被誉为国际剧场大师。【美】玛格利特•克劳登著《彼得·布鲁克访谈录》,在这本书里,这位不懈的探索者和作者毫无拘束地谈论着他的主要作品,比如,《仲夏夜之梦》、巴黎中心的建立、他在伊朗和非洲旅行的经历、他里程碑式的戏剧《摩诃婆罗多》,还有他的电影作品《与非凡男子的相遇》等,话题涉及性、政治、父亲和哲学等。彼得·布鲁克的作品捕获了全世界观众的心,因而,他也被公认为是当今西方戏剧界最重要的导演。七、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戏剧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探索戏剧几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绝对信号》(1982年,高行健)、《车站》(1983年,高行健)、《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1983年,刘树纲)、《野人》(1985年,高行健)、《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5年,刘树纲)、《WM(我们)》(1985年,王培公)、《魔方》(1985年,陶骏等)、《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1986年,马中骏等)。戏剧家们接受了戏剧假定性的观念,对戏剧真实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追求生活逼真的幻觉性效果,突破了戏剧时间——情节主线的结构模式,情节发展、戏剧时空可以根据主题构思需要自由地转换。故事链的松动大大地丰富了戏剧表现力。回忆、心灵感应、幻象、内疚的往事等虚写的部分被推到前台,获得舞台生命,给观众以形象直观的感受,从而形成电影式的虚写剪辑的表现效果。在《绝对信号》中,黑子、车匪与小号、车长之间,黑子、蜜蜂、小号之间,表面上彼此相安无事,内心却进行着紧张激烈的交锋,大量幻觉、想象、回忆,与现实戏剧交融在一起,戏剧时空变得变幻莫测。与情节“散文化”相联系的是,探索戏剧的矛盾冲突被弱化。剧作家不再突出人与人之间激烈紧张的戏剧性冲突,而是凸现人在社会与历史文化语境中德心理与行为,探索戏剧不再对环境与人物性格进行精雕细刻,而更注重其类型化与普遍性的特征。探索戏剧推向巅峰,标志着探索戏剧最高成就的是《狗儿爷涅槃》(1986年,锦云)、《桑树坪纪事》(1987年,陈子度、杨健、朱晓平根据朱晓平小说《桑树坪纪事》、《桑塬》、《福林和他的婆姨》综合改编)与《洒满月光的荒原》(1987年,李龙云)。八、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戏剧与80年代相比,主流意识形态对戏剧的影响进一步弱化,商业化、通俗化成为90年代戏剧重要的特征。本时期实验戏剧仍在继续发展。但地域范围大大缩小,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中心市。90年代,产生了一些优秀剧目。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鱼人》、《鸟人》、《棋人》)中,通过描绘现代人“闲人”式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了世界是荒诞的,人生追求是虚无的深刻主题。本时期,戏剧家们还会一些中外戏剧名著重新进行了舞台阐释。这些名著主要有《等待戈多》、《哈姆雷特》、《死无葬身之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浮士德》、《三姊妹》、《茶馆》、《雷雨》、《家》、《原野》、《北京人》等。孟京辉在90年代导演了《思凡》《我爱XXX》《恋爱的犀牛》《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盗版浮士德》等一批引人注目的戏剧作品。张广天、田沁鑫等人先锋实验系列作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剧场话剧、先锋、实验话剧、明星版话剧如雨后春笋。2002年至2007年,文化部、财政部推出了五十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其中话剧有《商鞅》《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