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是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国内外形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机遇期,是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奋力实现赶超目标黄金期。根据《中共阜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它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行动纲领,是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重要依据。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远谋近施,扎实苦干,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以加快皖西北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6611”工程、招商引资、园区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工业强市、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第二产业上升为第一大产业为两大标志,“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除个别指标外),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主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83.8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20.7%;工业化率达30.2%,比2005年提高8.4个百分点。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丰收,总产在省内率先突破百亿斤大关。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515.5万吨,比2005年增加141.4万吨;棉花总产1.9万吨,增加0.1万吨;蔬菜总产408.8万吨,增加108万吨;油料总产8.7万吨,减少3.7万吨。畜牧养殖业逐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生产。2009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8.8%,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60%。全市肉类总产54.4万吨,比2005年增加3.3万吨;禽蛋总产12.1万吨,增加1.2万吨;水产品产量8.6万吨,减少0.9万吨。商贸物流业发展迅猛,“立足皖北、辐射中原”的皖西北商贸物流中心初具规模,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地位得到确立。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为主体的旅游业加快发展。房地产业迅速成长。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3:29.4:38.3调整为28.8:35.9:35.3。投资强度逐年放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350亿元,投资率由2005年的38.8%提高到50%。2006年以来,全市共实施“6611”工程项目1409个,完成投资487.7亿元,其中省“861”项目261个,完成投资250.2亿元。阜阳火车站改造、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合淮阜高速、阜亳高速、颍上船闸、阜南中岗大桥、阜阳机场改造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投入营运;刘庄煤矿、华润阜阳电厂一期、福润300万头生猪屠宰、中能化工和昊源集团航天炉、阜南沪千纤维板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阜新高速、阜六铁路、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阜淮铁路三线、阜阳船闸、口孜东煤矿、昊源集团和中能化工新增140万吨尿素、金种子集团优质白酒扩容改造、开乐公司新增万辆罐式专用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华润阜阳电厂二期、刘庄坑口电厂、阜阳垃圾焚烧发电厂、口孜西煤矿、罗园煤矿、专用车生产基地、蒙河分洪道拓浚、商阜杭铁路客运专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阜阳城投公司10亿元地方债券顺利发行。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十一五”时期,阜城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亿元。重点实施了城市路网、园林绿化、沟河塘治理、灯饰亮化、污水处理、城市供水、天然气利用等七大专项工程,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5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9年的82平方公里,人口由50万增加到80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平方米;城市日供水量5.7万吨,城市自来水普及率53.1%;城市燃气普及率94%;污水处理厂日平均处理量8.6万吨。以阜城为中心、县城为节点、中心镇为重点、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基本建立。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32.4%,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园区经济成为亮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按照“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要求,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创业促进政策,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促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全市纳入统计的18个园区,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90家,其中阜阳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95家。2009年,全市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78.6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5.7%、23.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市外项目3000个以上,引进资金620亿元,是“十五”期-2-间的6倍,年均增长34.9%。中航工业集团、华润集团、中粮集团、晋煤集团、雨润集团、杉杉集团、沃尔玛等一大批实力强大、知名度高的企业集团先后投资阜阳,于伟仕、付如岭、谷维才等一批企业家纷纷返乡创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绿色增长迈出坚实步伐。认真执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监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得到加强。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阜南县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县,金种子集团等9家企业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32吨标煤,二氧化硫排放量1.43万吨,化学需氧量2.0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9.8%,城镇污水处理率63.1%,城镇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标准天数338天,淮河干流阜阳段水质以Ⅲ类为主,全市森林覆盖率16.4%。各项改革有序进行,开放合作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全市515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349家,106家进入改制程序。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扩权强镇试点、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顺利开展。行政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入。四年来全市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125家,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0亿美元;组织实施各类国外贷款项目22个,间接利用外资1.1亿美元,其中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5457万美元,国外政府贷款5798万美元。与央企合作富有成效,陆续对接27个项目,总投资544.3亿元,引进资金亿元。与合肥市在园区经济、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化、农超对接、教育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等领域结对合作交流也取得积极成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居民生活有所改善。2007年民生工程开始实施以来,民生工程范围由18项扩展到33项,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5亿元,800多万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四年来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1.9万个,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6.6万人。2009年全市累计完成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1.7万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4万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征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进展顺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得到提高,农村敬老院建设正在推进,城镇养老服务业逐步兴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2009年,城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134台、冰箱97台、空调114台、洗衣机104台、电脑56台、普通电话83部、移动电话172部,人均住房面积由2005年的21平方米扩大到32平方米;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94.7台、冰箱23.5台、洗衣机69.5台、电话68.2部、移动电话71.3部、摩托车26.9辆,人均住房面积由21.2平方米扩大到25.4平方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建设得到加强。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义务教育得到巩固,阜城中小学布点规划完成编制并组织实施。2009年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8%,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5.2%。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阜阳大学积极筹建,阜阳技师学院批准建设。全市共有160项科技成果,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1379项,是“十五”时期2倍多;与70多家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署科技开发合同112项;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2亿元,四年年均增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2家,完成157所乡镇卫生院、110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5项。竞技体育实现奥运零的突破,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民主与法制、青少年思想道德、劳动安全、“信用阜阳”、“平安阜阳”建设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民政、档案、扶贫、计划生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残疾人康复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经济增长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差距有所拉大;产业层次依然偏低,规模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不够、结构层次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整体产业低端化明显;城镇化进程相对迟缓,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万元GDP能耗年均降幅未能实现规划目标;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尚未有效突破,仍在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第二章“十二五”面临形势第一节阶段特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第二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主导力量,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经验表明,在这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必将加速推进,规模总量必将加速扩张,同时伴随着-3-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机制体制变革。面对挑战和发展机遇相互交织,并行共存。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速。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交互推进,是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投资率逐年提高。其态势恰与经济增长快慢正向相关,并在“十二五”期间得以延续和强化。消费层次持续升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预期逐步改善,生活将朝着住、行、休闲、娱乐、文化等质量和内在品质提高的方向升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将逐步发展壮大,休闲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技术信息、社区服务等将不断涌现。绿色增长紧迫性增强。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既面临环境约束逐年强化压力,又要加强节能减排,大力推动绿色增长,任务紧迫而又艰巨。和谐发展要求更高。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发展不协调、城乡不统筹、公共服务不均等、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新的矛盾和问题将不断产生,对实现民富与市强有机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节发展机遇——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世界各国大规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实施,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发达国家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必将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新兴产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发展传统制造业同时,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实现新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国际地位稳步提升,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这些必将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向好的外部环境。——国家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有利于增强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国家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三农”、民生等领域投入,加快推进二线城市、小城镇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并行增强。——国家、省总体战略部署,必将引领我市经济加速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颁布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合肥经济圈加快建设,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有利我市在农业增产增收、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