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师德的意义和价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齐家·郭齐家。男,1938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现仍兼任国际儒联理事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著有《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文明薪火赖传承》、《中国教育史》(上下卷)、《中国教育的思想遗产——回望春秋战国、回望汉唐、回望宋元明清、回望民国》等。近年来,以极大的热情、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投入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前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指出该工程的核心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并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国传统师德的意义和价值◎前言一、孔子的教师观二、《学记》的教师观三、孟子、荀子、韩愈等教育家论教师四、“致良知”与当代师德建设◎结语所谓“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等等。中国教育史记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活动的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一、孔子的教师观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占有特殊的位置,因为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导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才能,发展他们的专长等等,都是教师的重大职责。孔子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体会,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如果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不正派,就是发命令,学生也不听从。孔子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身不端正,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孔子的学生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早正以待”(《荀子·儒效》)。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可以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和他谈,这叫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和他谈,却去和他谈,这叫浪费了言语。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该用语言讲的用语言讲,不用语言讲的用行为使其模仿。道德往往是无言的力量,所以孔子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言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不言教”在于示范,实际指导学生的行动。在处理二者关系方面,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提倡要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所说和所做的一致,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的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才能发挥作用。孔子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他的学生说:“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很重要的一环。马克思讲,教人者必先受教育。(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是说教师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孔子还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如果说到圣与仁,我不敢当,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吕氏春秋·尊师》也有相似的记载:子贡问孔子,后世将怎样称道您老人家?孔子说,“我何足以称道呢?一定要说时,就算是好学不满足,好教而不知疲倦,大概就这样吧!”(三)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意思是,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把人当人对待;智者善于了解人,识别人。孔子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和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爱护他,能够不叫他勤劳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又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你们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说明孔子对学生为学与为人毫无保留,做到了“无隐无私”。对于年轻一代,孔子是寄予很大希望的。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这里包含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发展观点,包含有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当一种正义事业需要人去担当时,年青一代要敢于勇往直前,责无旁贷,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就是老师也不必谦让。就《论语》上记载的材料看来,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的关系,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少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四)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还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多方面的知识,又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规范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这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像一块磁性很强的吸铁石,把学生紧紧吸在自己的周围,弥漫着一种强力磁场,导发出诱人的魅力。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讲究教学原则方法,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二、《学记》的教师观《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其中对古代教师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一)教师的作用、地位“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这就是说:能当教师,就能当一地之长;能当一地之长,就能当一国之君。这就说明,教师本身也在学习如何统治人民。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从事。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吧!)《学记》突出地提高了教师的地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人“为长”、“为君”之道,亦即培养具有治国平天下之道的人才。同时,这里又把“为师”作为“为长”和“为君”的条件,能为师也就能为长为君,那是因为儒家认为教化工作乃是“为长”和“为君”的重要职责之一。(二)师严道尊“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就是说: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在全国造成重视教育的风尚。所以在两种情况下,君子才不以君臣之礼对待臣子:一是臣子在祭祖中充当受祭者的时候,一是臣子身为教师的时候。按照大学的规矩,教师给天子讲课或问对,可以不受君臣间礼节的约束,表示做帝王的也一样地尊师。大学的教师给天子讲课或问对叫作“诏”。在这种场合之下,天子不是面向南面,而是向东,教师不是面向北面,而是向西,即不以寻常的君臣之礼处之。)师是“道”的代表,“道”的代言人,“道”的传播者,其重要任务即“传道”,尊师不是尊“那个人”,而是尊“那个人”代表的“道”,尤其在上位的人更应尊师,因为在上位的人尊师,就可以引导人民重“道”。所以连拥有最高权利的国君,对于教师也不以君臣之礼相待,就是以身作则之意。这种尊师、严师的思想,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应该真正地继承下来。(三)对教师严格的要求《学记》一方面要求国家对教师应予以极其崇高的地位和尊敬,另一方面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也特别严格。如:①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学记》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对当今推进“素质教育”来说,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向他学习,建立新的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提倡这种原则的,就是在现代世界教学论著中亦属罕见。这个原则对于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