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者:袁珂23课女娲造人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生于四川新繁县。神话学家。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台湾省编译馆编辑,台湾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编审,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作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等。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它虽是迷信的产物,但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产生有深远影响。•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本文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变的一篇神话。是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加入作者的合理想象,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扩充而成的。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的解释,而人类又想要掌握自身的起源,就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字词梳理:•莽莽榛榛:莽莽和榛榛两个词均用来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用来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生气蓬勃:生命力旺盛。•疲惫不堪:疲惫的无法坚持。堪,能忍受,能承受。•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一般无二:一模一样;完全相同。•揉荒凉寂寞莽莽蓬勃•澄澈掺和非凡气概灵敏•泥潭绵延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结构图解女娲造人繁衍生存:男女配合第三部分:(17-18段)造人过程:第二部分:(5-6段)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造人原因:荒凉寂寞,添点生气第一部分:(1-9段)充分体现出:女娲的勤劳、智慧、伟大•1.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句解:交代女娲造人的背景与当时的环境。“单单”突出了世间的荒凉、寂寞。)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荒凉寂寞。段解:写天地开辟后世间因没有人类而显得荒凉寂寞。2.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广阔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也感到了孤独,造人的愿望显得自然而真实。(句解:交代女娲造人的目的--让天地之间生气蓬勃起来。此处塑造了女娲生动活泼、充满智慧的形象,语言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稚拙与朴素。)3.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段解:过渡段,引出下文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4.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句解: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了女娲也有人的喜怒之情,会笑,会假装生气。语言生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神。同时为后文的“灵机一动”提供了证据。)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句解:天真的想象,反映了古代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段解:写女娲决定造人。部分解:第一部分(1-4段)写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5.想着,他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句解:“掘起”“掺和”“揉团”等动词用得极其准确,生动地描写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女娲造人是的慎重、认真。段解:女娲用黄泥揉团成了第一个泥人。6.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7.“妈妈!”(句解:一声“妈妈”改变了死寂的世界,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8.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句解:描写第一个人获得生命后的欢乐、愉悦,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9.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句解:“小家伙”一声“妈妈”的呼喊。女娲“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的神态,使死寂的天地间瞬间充满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10.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11.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的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段解:写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段解:写女娲为自己创造的“孩子”取名为“人”。12.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孤独、寂寞了。(句解:既照应前文,又是女娲继续造人的动力。)段解:“人”的产生,使女娲感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13.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句解:女娲的忙忙碌碌,体现出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特点。大胆新奇的想象,使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段解:写女娲夜以继日地工作。14.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充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他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句解:“疲倦不堪”形象地写出了女娲造人的辛苦,为下文想出的绝妙方法做铺垫。段解:女娲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懈努力。15.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悬崖上拉下一条枯藤,深入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句解:“拉下”“伸入”“搅混”“挥洒”,一系列动词活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一气呵成,体现了”神”的智慧。段解:写女娲想出了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16.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句解:“布满”一次表现了女娲造人数量之多。段解:写女娲用绝妙的方法造人,使大地布满了人类的痕迹。部分解:第二部分(5-16段),写女娲造人的过程。17.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在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段解:女娲考虑如何使人类不断生存繁衍下去。18.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句解:“终于”一词体现了女娲的思索之苦和思索时间之长,充分体现了女娲的智慧和对人类绵延的巨大贡献。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句解:“绵延”一词写出了人类的延续不断。部分解:第三部分(17、18段),女娲想出了一个让人类可以长久绵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的探索。1、想象丰富,贴近生活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3、语言清新,质朴新鲜一、“说也奇怪”是神话、童话等作品中常用的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说也奇怪”。说起来也奇怪,就是说作者对于这件事也是很诧异的。在这里作者只是吧自己当作一个陈述者,来叙述“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后的神奇变化,这样既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又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二、女娲用黄泥造人,而我们常把土地比作母亲,你能从这个“巧合”中读出什么?读出母亲的情感,母亲的坚忍和母亲的博爱。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