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马克思·韦伯的生平简介:1864-1920,德国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大学主修法律,获博士学位,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作家等著述主要有:《经济与社会》《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科学理论论文集》《社会科学方法论》等第一节社会学的方法论一、理解与理解社会学1.社会行动和社会学定义(1)韦伯认为: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因此,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的个人行动被称为社会行动。(2)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2.理解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那么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就不能借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而只能是理解和说明。理解的确定性基础:1.理性的理解方法,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如逻辑和数学)2.重新体验的方法,人们通过同情的参与能恰当的把握行动发生的情感环境,从而对别人的行动和动机进行有效的把握。(如移情和艺术欣赏)理解的操作类型:1.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理解行为“是什么”或“干什么”,以及理解逻辑命题。2.解释性理解,即通过理解行动者的动机(“为什么”)来把握行动意义的理解过程。二、因果多元论社会行动仅有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而这种验证是要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二不是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三、价值中立价值判断是价值中立的对立面,应理解为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假如在研究过程中有价值判断,科学就没有客观性,并且科学研究也无法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所以,价值中立就是要在研究过程中不作任何价值判断。四、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主观构建出的一个超越感觉并远离现实的、精确而有效的概念体系,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旨在为研究假设的构造提供指导;为对现时的描述提供明确的表达手段。“理想”在这里不是指最好的、人们期望的,而是指显示中不存在的。第二节社会行为与理性化过程一、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1.根据是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程度,韦伯把社会行动为四种理想类型:(1)目的合理性行动(或称工具合理性、目的--工具合理性)(如使用货币)(2)价值合理行动(如宗教行为)(3)情感行动(不稳定,不可预见)(4)传统行动(具稳定性、可预见性)2.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的本质在于“有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由此就形成了社会关系,即社会关系结构。韦伯在社会行动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结构:(1)“共同体化”的社会结构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调节都建立在主观感觉到参加者们的共同属性之上。(“共同属性”包括感情的和传统的)。家庭就是典型的共同体化的社会关系。(2)“社会化”的社会结构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调节建立在以理性(价值或目的合乎理性)为动机的利益平衡或动机相同的利益的结合之上。典型的社会化建立在通过相互允诺的合乎理性的协议之上。二、社会行为的合理化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是韦伯从目的与手段的角度对社会行动所做的区分,当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区分时,社会行动又可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与实质合理性行动:1.实质合理性行动实质合理性行动是指在人类的经济行动中,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立在“解放全人类”等外在于经济系统的道德理想之上的用价值合理性或实质上目的合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结果的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2.形式合理性行动形式合理性行动是指在人类的经济行动中,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有经济系统内的目标有关,与道德理想无关的(因而是价值中立的)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3.两种合理性的对立在多方面的表现:目的合理性或形式合理性是社会历史的运动方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经济上的对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社会形态上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上的对立效率公平第三节统治类型和科层制一、统治与合法性1.基本概念: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权力强调支配方和被支配方互动关系中单向性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而统治则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同时涉及到统治方的统治心理和被统治方的服从心理,这里权力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上,变成了权威。纪律: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使统治关系中的一种情况。二、合法统治的三种理想类型1.传统型统治(1)统治的行动基础:传统性行动(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基础上的忠诚关系(3)统治的特点:(4)统治的存在范围: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社会秩序,这个社会秩序凭借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统治具有合法性,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产生了忠诚心理。老人统治、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2.卡里斯马型统治(1)统治的行动基础:情感性行动(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3)统治的特点:(4)统治的存在范围:打破传统、破坏现存秩序的革命时期;领袖人物具有非凡的、超人的特征,使他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追随者拥戴和服从领袖人物,甚至对领袖人物产生狂热崇拜和盲目服从,这种统治依赖于领袖人物的存在,因此具有暂时性。3.法理型统治(1)统治的行动基础: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根据合理性制定出来的正式的规则,如法律等。(3)统治的特点(4)统治的存在范围:遵循理性原则,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家形成了同意基础上的规则,人们的行为不是受情感和传统的统治,而是自愿地按照规则办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关系。三、科层制的特点和影响1.科层制的性质:科层制事发理性统治的一种特殊的、最典型的、最纯粹的形式,是建立在目的合理性行动基础上统治类型,这种统治中,传统、情感和信仰的作用逐渐淡化。2.科层制的内容(P126)3.科层制的影响范围:科层制实际上就是伴随西方社会理性化趋势所出现的资本主义过的组织和管理形式,而且这种组织形式逐渐渗透到了各种组织行为当中,如教会、军队、政党、企业、利益集团、协会等等,代表着资本主义统治形式的发展方向。4.科层制的优点及限制(1)科层制的优点: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和可信性上都达到了技术上的完善程度。在这种组织中,作为客观的服务和管理机构,排除了一切人格化的因素,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因此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这里既没有人情世故,也没有良心问题,既排除贪赃枉法,有不介入党派之争。(2)科层制的限制:由于科层制追求特定的利益和目的,奉行的是形式合理性原则,把技术和效益放在首位,却忽视了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这就使得社会组织成了一个没有人情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人只是机器上的齿轮,因此人淡化了情感和信仰,生活变得单调乏味。第四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理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1.企业和家庭、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法律上的分离2.合乎理性的簿记方式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资本主义精神(1)引用富兰克林的话说明资本主义的精神;(2)资本主义的劳动观(3)资本主义的企业家2.新教伦理(1)路德的职业观(2)加尔文的恩宠论和预定论(3)清教的禁欲主义3.在新教伦理中那种将劳动作为荣耀上帝的天职观念正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这种观念所倡导的禁欲主义德行也直接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行为准则。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