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5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了解学前儿童需要、兴趣与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和特征。2.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学前儿童的个性差异。3.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学前儿童的个性行为表现及成人的教育行为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与评价。教学重点:个性的基本概念儿童需要、兴趣与自我意识教学难点:对学前儿童的个性行为表现进行初步分析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课时:5课时你们的时钟走快了让我进去!不能进去!byebye…看看报纸等下一场,问题也不大唉,真倒霉…一、什么是个性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第一节个性概述二、个性的结构1.自我意识(控制系统)2.个性倾向性(动机系统)3.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自我评价需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调节动机信念世界观兴趣理想三、个性的特征社会性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个性特征三、个性的特征1.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另一方面,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个性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三、个性的特征2.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这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含义。因此,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往往可以看到他的个性,这就是个性整体性的具体表现。三、个性的特征3.稳定性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三、个性的特征4.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形成、发展中,人的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影响其个性发展的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也离不开生物因素。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四、个性的形成•2岁前,儿童各心理成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还没有很好掌握语言,思维没有形成等),在这一阶段里,其心理活动是零碎的、片段的,还没有形成系统,因此个性不可能发生。•2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3~6岁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所谓个性开始萌芽,是指心理结构的各成分开始组织起来,并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个人的独特性。每个儿童在各个不同场合、情境,对不同的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应,表现出自己所特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幼儿期,儿童个性只能是形成的开始,或是个性初具雏形。直到成熟年龄(大约18岁左右),个性才基本定型,而且在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五、个性形成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生物基因龙生九子环境因素自我意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积极人主动人一、需要概述(一)什么是需要饥饿、困倦、疼痛……缺乏安全感、追求成功、渴望爱情——生理的不平衡/心理的不平衡需要是一个人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一种内心状态(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血糖下降——饥饿——进食的需要水分缺乏——干渴——饮水的需要没有朋友——孤独——交往的需要(二)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分: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1)生物性需要与维持个体和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人和动物都有生物性需要,但本质不同。(具体内容?对象?手段?)(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在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后天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是指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对社会精神及其产品的需要你有哪些需要?能给它们归类吗?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未知需要;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干净舒适的住房、漂亮时髦衣着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娱乐需要、道德需要、创造需要(三)需要的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睡眠等的需要)安全需要(对稳定、受到保护、避免危险、免除恐惧焦虑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案:1:侯老伯的怪病侯老伯今年62岁,性格好强,原先在中国公安大学宣传总工作,后到校办工作,现已退休。侯老伯退休以后,心情烦躁,像笼子里的鸟似的,在家里待不住,成天在外面不愿意回家。家里人让他买菜,他故意到十多里路的菜市场买菜,来回消磨了好多时间。他还无代价地给别人种菜、除草,给旧火车头上油等。侯老伯的老伴和子女们都抱怨,并带他到医院看病,结果侯老伯无病。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侯老伯的需要。•案例2•某民营企业的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常识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来剥削员工。•请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该老板做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建议。•(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需要是分层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需满足以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2)案例中该民营企业的老板可能忽视了员工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和安全需要,而这些需要很可能正是员工的主导需要。由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才导致该民营企业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3)要使得激励有效,应当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加以满足。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案例3:请分析视频中幼儿的需要•辰辰的守望•在该视频中,辰辰的行为反映她的哪些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幼儿通常有哪些需要?不同年龄的幼儿的需要会发生变化吗?具体体现在哪里?二、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一)系统性七个等级14个层次水平的整体结构(二)发展性随着年龄的发展幼儿的优势需要有什么不同?(三)不同步性(四)集约性、扩散性(五)5岁是关键期独自玩珠子在该视频中,年幼的孩子表现出了什么样的需要?老师有没有满足孩子的需要?请结合视频说说。•请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幼儿园有哪些设施、条件和活动满足幼儿以下需要?有没有无法满足幼儿的情况?•爱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心理安全的需要•自由活动的需要(镜头1)中班故事课上,老师正在给大家讲太空人的故事,讲到精彩处时,小虎插了嘴。老师瞪了他一眼,没说话。讲完故事的老师走到小虎面前:“你现在说吧,我给你时间说!”“怎么不说?哑巴了?以后全班小朋友都不要理他,让他一个人说好了。”(镜头2)庆庆今天好不容易得到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机会,又激动又兴奋,吭吭哧哧、结结巴巴还没回答清楚,老师就打断他说:“好了,你坐下吧。”然后老师就自顾自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正确答案”说了出来。•(镜头3)儿园进行优课选拔,一名小班老师组织孩子玩《小鸭和狐狸》的游戏,请了一位男老师扮演狡猾的狐狸。谁知道这位高大的帅哥老师扮演的“狐狸”刚一上场,立刻吓坏了两个小女孩,她们纷纷“趴”到执教老师的身上不愿下来。我们当时一愣,马上反思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带班老师说这两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的,平时就胆小。我就问:“那你觉得跟老师扮演的狐狸太逼真有没有关系?”老师们都说也有直接关系,于是我们建议扮演狐狸的老师赶紧卸掉“行头”,去抱一抱亲一亲这两个小女孩,安抚一下。这位男老师马上照着做了。孩子的情绪立马就好了。三、学前儿童需要的培养•(一)关爱学前儿童,满足学前儿童渴望被爱的心理需要•(二)尽量给每个学前儿童创造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就的需要•(三)给学前儿童创设一个气氛宽松的精神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心理的安全需要•(四)给学前儿童多点自由活动的时间,满足学前儿童自主活动的需要第三节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一、兴趣的概述(一)兴趣的定义•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产生兴趣。•兴趣与爱好的异同爱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爱好的事物必定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兴趣只是认识的倾向,当它进一步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才成为爱好。爱好是活动中的倾向,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二)兴趣的种类1.不同内容物质兴趣:由物质需要引起,表现为对衣住行等物质生活用品的兴趣。精神兴趣:由精神需要所引起的兴趣,表现为人对精神财富的渴望。如:社会活动、娱乐、学习活动。2.根据兴趣的倾向性来分: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如对开电视、体育活动、绘画的兴趣。间接兴趣对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活动的结果和事物的意义感兴趣。(三)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品质广度:兴趣指向客观事物范围的大小。广阔兴趣应该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指向性:个体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兴趣分高尚和低级之分稳定性:兴趣保持在某个事物或某项活动上时间的长短。效能:兴趣对于活动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二、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特点0-3个月4-9个月9个月以后先天反射性反映阶段:婴儿对声、光、运动刺激产生反应。相似性再认知阶段:适宜的声、光的重复出现能引起婴儿的兴趣,婴儿做出活动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并由此产生快感。新异性探索阶段:对新异事物感兴趣。当新意事物出现时,婴儿主动做出重复性动作去认识新异事物本身,如不断抛玩具。(一)0-1岁儿童兴趣的发展(二)1-3岁儿童兴趣的发展进入1岁以后,儿童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1)活动的、微小的物体,如飞机、昆虫。(2)突然消失的物体,如那个东西给孩子看,然后藏起来。(3)成人的动作或活动,如妈妈包饺子,爸爸刮胡子(4)因果关系,如坐车时树木和火车的相对运动(三)3-6岁儿童兴趣的发展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兴趣发展迅速。1.学前儿童的兴趣比较广泛游戏兴趣为主导,对因果关系的求知兴趣发展迅速。2.学前儿童的兴趣表现出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3.学前儿童多直接兴趣4.学前儿童的兴趣比较肤浅,容易变化5.学前儿童的兴趣也可能表现出不良的指向性虽然幼儿的兴趣发展迅速,但总的说,兴趣的范围、指向性、稳定性等还处于较低水平,兴趣的发展要到青少年期才能逐渐完善。三、幼儿兴趣的培养求知兴趣直接兴趣(一)创设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二)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其求知兴趣更持久更深入的发展。(三)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提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支持学前儿童的探究活动,引导学前儿童发现问题。比较分析下面两则案例案例一:区角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建构区小凡等几个男孩子搭了许多东西,有楼房、有小花,这时,宝宝带来了几辆玩具汽车,我心想:这下孩子们肯定会玩得很开心,建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的确,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把原先搭的小花、楼房一会移到这一会移到那,汽车开来开去,但并不再搭建其他东西了,我开始建议:“我们给汽车搭个停车场吧,”可孩子们对我的建议并没有多大的反应,还是自得其乐地自己玩着。于是,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孩子们一起搭建了马路、公园、停车场,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似乎也很开心,我接着引导:“我们再建个交通岗好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