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方苞方苞(1668一1749),字凤九,又字灵皋,号望溪,清朝桐城(现在安徽省桐城县)人,清初著名散文家。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专制政权,清朝统治者曾多次大兴文字狱。1711年发生的《南山集》案,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南山集》是方苞的好友戴名世所著的散文集。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引用了同乡方孝标在《滇黔纪闻》中记叙的有关桂王抗清的史料。方苞曾为《南山集》中有攻击清廷的话,戴名世被杀,方苞也因牵连,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被逮捕。开始下江宁狱,不久解往京师,下刑部狱,初定绞刑,后经大学士李光地多方营救,又因他当时已有文名,才在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被释放。《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狱中杂记》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见闻和感想,揭露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法律制度的罪恶本质。“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本文以“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听朗读,给生字注音。遘(gòu)牖(yǒu)瘳(chōu)骈(pián)傥(tǎng)痼(gù)梏(gù)谳(yàn)呿(qū)挢(jiǎo)渫(xiè)鬻(yù)gòuyǒuchōupiántǎnggùgùyànqūjiǎoxièyù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狱:监狱。窦::(dòu)洞。作:神情激动。顺正:正常。日:每天。监狱。(dòu)洞。神情激动。正常。每天。康熙五十一年三月,我被关在刑部监狱里,亲眼看到死后从牢墙的洞口被拖出去的犯人,每天有三、四个,有位曾任过洪洞县令的杜君,站起来对我说:“这是瘟疫发作了。现在天时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多到每天要死十几个。”余叩所以,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叩:询问,叩问。遘:(gòu)遭受、遇。戚属:亲戚家属。禁卒:看管犯人的狱卒。牖:窗,名作动,开窗户。通明:通风照明。达气:通气。询问,叩问。(gòu)遭受、遇。亲戚家属。看管犯人的狱卒。窗,名作动,开窗户。通风照明。通气。我向他询问原因,杜君说:“这种疾病非常容易传染,遭受了瘟疫的人,即使是他的亲属也不敢陪伴他同起同卧。而狱中设立了四个老监,每监分五个牢房。看管犯人的狱卒住在正中那间。他在前面墙上开一个窗户照明,屋顶开一个天窗来通气。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系囚:关押的犯人。薄暮:到黄昏时。管键:锁钥。矢溺:屎尿。相薄:相混杂,相侵袭。薄,迫。关押的犯人。到黄昏时。锁钥。屎尿。相混杂,相侵袭。薄,迫。旁边四间则没有窗户,但是关押的犯人常常多达二百多个。每到傍晚就锁门,犯人的大小便都拉在牢里,臭气与食品的气味相混杂。又是寒冬,贫穷的犯人就睡在地上,春天一到,很少不生病的。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中。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瘳。成法;老规矩。踵:脚后跟。顶:头脚并排的挨着。气杰旺:精力特别旺盛。瘳:病愈。老规矩。脚后跟。头脚并排的挨着。精力特别旺盛。病愈。狱中的老规矩,天快亮时才开锁。正在夜里,活人和死人脚挨脚、头并头而睡,没有办法回避,这就是得传染病的人多的原因。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大盗、惯贼、杀人要犯,精力特别旺盛,被传染上疾病的十个不到一二个,有的得了病,随即又痊愈了。其骈死者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轻系:轻罪被囚的。佐证:作证人的。法:按照法律。不及者:不应该判刑的人。五城御史司坊: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轻罪被囚的。作证人的。按照法律。不应该判刑的人。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那些并排死去的,都是因轻罪被关押的人,以及被牵连作证而依法不该判罪的。”我说:“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什么原因刑部监狱关押的犯人如此之多?”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迩年:近年。狱讼:打官司的。专决:擅自判决。纠诘:盘问。利:以……为利。钩致:钩取,即逮捕。近年。打官司的。擅自判决。盘问。以……为利。钩取,即逮捕。杜君说:“近年打官司,案情较重的,京兆狱和五城御史衙门就不敢擅自判决;加上九门提督所搜捕查究的犯人,都归刑部拘禁。而十四司正副郎官中喜欢乘机营私者以及掌管文书的小吏、狱官、小卒,都把多关押人看作有利可图的事情,所以,稍有牵连的人,一定千方百计拘捕到牢里来。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械:带上器械。俾:(bǐ)使。导:诱导使。取保: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以为:作为。带上器械。(bǐ)使。诱导使。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作为。如果进了监狱,不问有罪无罪,必定戴上手铐脚镣,关进老监,使他们痛苦不堪,然后劝诱他们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才放他们到外面居住,狱官估计他家财产来确定敲诈的数额,得钱后官吏就坐地分赃。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其次:次一等的人家。脱械:解除器械。次一等的人家。解除器械。中产以上的家庭,都倾尽家财去找人取保;次一点的人家,只求脱掉镣铐,住在监狱外的板屋,也得花费数十两银子;只有极其贫困而又无依无靠的囚犯,则被铐得很紧,作为样子来警告其余的犯人。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每质狱辞,必于死中求其生。同系:同案被囚禁的人。罹:(lí)遭受。积:郁积。寝食违节:饮食睡眠都不正常。积:郁积。质:质疑,审察。狱辞:判决书。死中:被判死刑的犯人。同案被囚禁的人。(lí)遭受。郁积。饮食睡眠都不正常。郁积。质疑,审察。判决书。被判死刑的犯人。有时同一个案子,案情罪行严重的,反而能居住在监狱外,而罪轻或无罪的人却遭受其害。这些人忧愤积结,饮食起居又不正常,等到染病,又缺医少药,所以往往病到死去。”我见皇上有爱惜生灵的品德,和以往那些好皇帝一样,每次审察判决书,必然能在被判死刑的犯人中寻求出一些可以放生的人。而无辜者乃至此。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乃:竟然。傥:通“倘”,如果,倘若。昌言:直言。结正:结案定罪。竟然。通“倘”,如果,倘若。直言。结案定罪。可是无辜者竟然到了这个样子。假使仁人君子向皇上直言:除死刑犯以及发配到边远地方充军的重刑犯外,那些罪行较轻以及受牵连还没有结案定罪的人,可以另外关在一座监狱里,不给他们上手铐和脚镣。所全活可数计哉?或曰:“狱旧有室五,名曰现监,讼而未结正者居之。傥举旧典,可小补也。”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推恩:开恩。开恩。这样,保全活下来的人能数得清吗?有人说:“监狱原有的五个牢房,名为临时拘留所,让那些正在打官司而没有结案定罪的人住。这样即使实行过去的规章制度,也可以稍有补益。”杜君说:“皇上开恩,凡犯罪官员住板屋;板屋:凡犯罪官员住板屋。凡犯罪官员住板屋。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盗有居板屋者,此中可细诘哉!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诘:追问。拔本:拔掉根子。塞源:堵塞源头。追问。拔掉根子。堵塞源头。如今贫困犯人转到老监关押,而大盗中却有住板屋的人,这里面是可以仔细查究啊!不如另外安置一所监狱,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我一起被捕的朱老先生、姓余的青年,和狱中的同官县僧某,先后遭受传染病死去,都是不应该重判的。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讼:控告。焉;于之,对这件事。泛讯:广泛询问。控告。于之,对这件事。广泛询问。又有某人因儿子不孝控告他儿子,左右邻居也被牵连关押在老监,呼天喊地一直到天亮。我对此十分感慨,并把杜君所说的话广泛核实,大家所说的都相同,于是我就写了下来。问题探究1.牢狱生存条件之惨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牢房阴暗闭塞(室内无牖可通明——没有阳光);二是空气污浊,(屋顶无窗可“达气”,夜晚更甚,“下管键”“矢溺”臭气与“饮食之气相薄”);三是拥挤不堪(一室“系囚常二百余”)2.第一段中反映了什么极不合理的现象?有钱的逍遥法外,无罪无钱的反遭祸殃。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sì)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狱:判了刑的案件。上:上奏,呈报。面:当面。判了刑的案件。上奏,呈报。当面。凡判死刑的案件已经上奏的,刽子手就先等候在门外,叫他的同伙进去勒索财物,叫做“斯罗”。有钱的人就对他的亲属勒索,穷苦的就当面对本人说。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顺:顺从、满足。三缢:三绞三放。大辟:斩首的。要:要挟。质:抵押,以……为质。顺从、满足。三绞三放。斩首的。要挟。抵押,以……为质。如果犯人被处以凌迟,就说:“满足我的条件,就先刺心;否则,就先砍去你的四肢,心还不死。”对那些被处以绞刑的,就说:“满足我的条件,一绞就死;否则,三绞三放再加上别的刑具,然后才让你死。”只有斩首的无法要挟,但是还要把砍下的人头作抵押品。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三四,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罄:用尽。衣装:卖光衣物的钱。主缚者:掌管捆绑犯人的差役。大决:秋决。用尽。卖光衣物的钱。掌管捆绑犯人的差役。秋决。因此,有钱的用数十两、上百两银子作贿赂,贫穷的也要卖光衣物;穷得一点钱都没有的,就按以上所说的处置。掌管捆绑犯人的差役也是如此,不按要求做的,绑时就先折断犯人的筋骨。每年秋天大决时,皇帝用朱笔勾过的约占十分之三四;留下的约占十分之六七,但都须捆绑到西市刑场等待命令。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乃:才。痼疾:不治之疾,残疾。才。不治之疾,残疾。那些因捆绑而受伤的,即使幸而不死,也得病上几个月才痊愈,有的竟成了终生残疾。我曾经接近一个供职多年的小吏并问他:“他们与被判刑者、被捆绑者,并非互相仇恨,只是期望得到一些钱财罢了;如果犯人真的拿不出,最后对他稍微宽容一些,不是做了一件善事吗?”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主梏扑者亦然。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立法:做出规矩。梏:古代木制的手铐。扑者:掌管上刑具、打板子的狱卒。做出规矩。古代木制的手铐。掌管上刑具、打板子的狱卒。小吏说:“这是做出规矩来警告其他犯人,并且惩诫后来的犯人;不这样做,那么犯人就会有侥幸心理。”掌管上刑具、打板子的狱卒也是如此。同我一起被捕遭到木制刑具审讯的有三个人:其中一个给银子三十两,被打之后骨头微伤,病了一个多月才好;另一个加倍给钱,只伤了皮肤,二十天就好了;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更:一定。术:选择职业。一定。选择职业。再一个给六倍的钱,当晚走路就像平常人一样了。有人问小吏说:“犯人贫富不等,既然从他们那里都有所得,何必一定要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