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四章进入与退出壁垒本章主要内容1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2结构性进入壁垒3策略性进入壁垒4退出壁垒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5第一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一、进入壁垒的含义进入壁垒: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当一个产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它才是一个可竞争产业。第一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乔治·斯蒂格勒(GeorgeJosephStigler),已故的芝加哥大学教授,“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二、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的原因第一,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第一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第二,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几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集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第一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三、进入壁垒的类型按照进入壁垒的成因把它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四、退出壁垒的含义一般而言,某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其他企业击败,就应该退出该产业或市场,但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和制约,很难从该产业或市场中退出,这些妨碍企业退出的限制因素,就称之为退出壁垒。第一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五、退出壁垒形成的原因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等。构成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资产的专用性,即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增加了原有企业对已占领市场的依赖性,也是努力阻击进入的重要原因。构成退出壁垒的行为性因素主要是管理者的行为。第一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一、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在产业的市场需求有限,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如果再有新企业以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业都可能亏损。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图4-1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产量平均成本ABMCDLRACO需求D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三、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在位企业高的原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柠檬市场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rthurAkerlof)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主流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四、网络效应壁垒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是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卡茨和夏皮罗(KatzandShapiro)网络效应分为两种:“直接的网络效应”和“间接的网络效应”。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卡尔·夏皮罗(CarlShapiro)是加州伯克利哈斯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MIT,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发表的论文涉及产业组织、竞争政策、专利、创新经济学和竞争战略。目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反垄断经济学、知识产权等。“直接的网络效应”: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是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五、产品差异化壁垒产品差异: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产品差异主要来源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在长期中所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且还会因企业的广告宣传活动以及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而得到加强。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品设计方面的有效控制权,使消费者把控制权与优良的产品等同化,企业成了高品质产品的象征,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第二,在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在定价和销售服务等方面所树立的良好声誉,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三,在位企业通过以往的广告宣传而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成本上处于劣势。第四,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对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性。由于消费者已经了解在位企业的产品质量,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未知的,因此新企业就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更高的销售折扣率或比在位企业支付更高的单位营销费用来吸引消费者试用自己的产品,新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成本上处于劣势,从而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六、制度壁垒如果政府认为一个产业中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的生存,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的过度竞争,政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由于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一般来说都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所以由此导致的进入壁垒是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进入和进入阻挠被看成是一个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的博弈过程。由于原有企业拥有首先行动和信息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进行不可逆的投资或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潜在进入企业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潜在进入者预期到进入后无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进入。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一、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原有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对进入后的企业的相对成本结构产生影响,使进入者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处于成本劣势,利用这种成本上的不对称,原有企业发动的价格战很容易使进入者遭受亏损,当进入者预期到原有企业的价格战是可信威胁时,就不会进入。(一)过剩生产能力投资(二)干中学(learningbydoing)(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二、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原有企业除了利用策略性行动来获取未来竞争的成本优势外,也可通过策略性行为增强消费者者对自己产品的忠诚度,从而使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已,由此可能锁定消费者偏好或市场需求,最终使进入者在寡占市场中的需求处于不利地位。原有企业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策略性行为主要有三种:(一)产品扩散策略(二)提高转换成本(三)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三、影响进入者信念的进入阻挠在寡占市场上,市场上总是存在企业难以准确观察或预测的变量,而这些信息在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之间的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进入后市场竞争的态势、进入后的利润做出预期,进而决定是否进入市场。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退出行为受多种因素制约,并不能单纯地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而需要面对如下六种退出壁垒:一、资产的专用性企业的退出决策也影响着企业的进入决策,企业退出越是困难,企业的进入决策就越谨慎。第四节退出壁垒二、退出的固定成本企业退出现处行业时通常要支付给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专业人员高额费用,要向职工支付安置费用,要向毁约的一方支付违约金,要承担宣布决定后客户退货、供应商取消优惠、职工生产率下降等损失。第四节退出壁垒三、战略性退出壁垒实行多角化战略的企业要退出某一特定业务,可能会导致企业总体战略的损失。这一特定业务可能是企业标志和形象的中心,可能会损害企业与主要分销商的关系,可能会削弱企业总体购买能力,可能会妨碍企业销售其它产品,可能会动摇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引发市价的大跌,可能会影响企业纵向整合的其它环节等。第四节退出壁垒四、信息壁垒由于企业多项业务之间共用资产和内部定价的大量存在,使得一项业务的失败可以被其它业务的成功所掩盖,一旦某项业务退出,则失败的信息被提供,因此经理们明知从经济上退出是合理的,却不愿退出。第四节退出壁垒五、管理和情感壁垒退出某一行业通常意味着企业的某种失败和企业认同感的放弃,使得决策者不愿放弃从理智上看非常合理的退出选择。第四节退出壁垒六、政府和社会壁垒退出对工人而言意味着事业,对政府意味地方经济的衰退、财政收入的减少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政府和社会(尤其是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会设法阻止企业退出所处行业。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而退出壁垒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第五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一、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从效率增长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适度的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可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因此,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产业进入壁垒越高,进入越困难,进入的企业也就愈少,从而愈容易产生垄断。反之,进入壁垒越低,进入越容易,进入的企业也就愈多,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就较低。另一方面进入壁垒的存在又具有正面作用,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五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策略性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的评价则更为困难,策略性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假定:相互竞争企业的行为假定、企业之间竞争方式的假定以及有关信息的假定,对策略性行为的研究尽管从理论方法上有统一的模式,但这些研究模型对现实竞争的解释能力依赖于其假定条件。因此对进入阻挠的福利效应分析缺乏清晰明确的结果,更多地是个案研究。第五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二、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企业退出的手段不成熟,不完善,将会直接导致产业调整的步伐受阻。第五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图11-4中心地理论模式低退出壁垒高退出壁垒低进入壁垒易进易出,低但稳定的收益易进难出,低且风险大的收益高进入壁垒难进易出,高且稳定的收益难进难出,高且风险大的收益第五节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