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第二讲小说《呐喊》《彷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鲁迅第二节《呐喊》《彷徨》主讲人郭运恒《呐喊》《彷徨》一、基本情况《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呐喊》出版于1923年8月,收入他1918-1922年间创作的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不周山15篇作品。《彷徨》出版于1926年8月,收入1924-1926年间创作的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等11篇作品。二、《呐喊》《彷徨》的含义《呐喊》的意思鲁迅说:“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也就是为当时的革命者呐喊助威,因此,作品格调上显得热烈明朗、乐观。《彷徨》写于五四高潮过后,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之即,从作者在题前引用的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看,是鲁迅在孤军奋战的寂寞彷徨中继续探索前进道路的记录,因此作品格调也显得特别冷峻和沉郁。但总起来看,两部小说集基本上保持着三、《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总的来说,《呐喊》《彷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大革命之前的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着重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总结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具体来说:1、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长明灯》等。2、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代表作品有《药》、《风波》、《阿Q正传》等。3、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戕害。代表作品有《故乡》、《祝福》、《药》、《风波》、《阿Q正传》等。4、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第一类:辛亥革命前后反清封建的先驱者,有夏瑜、狂人、疯子等,主要特点是孤身奋战;第二类:辛亥革命前后,封建制度特别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有孔乙己、陈士成(《白光》),从精神到肉体被摧毁;第三类:辛亥革命时的激进派,革命失败后的颓废者,有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由于没有找到先进的精神力量,终于被封建势力打败;第四类: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有子君、涓生、青年作者(《幸福家庭》)等,它们具有更多的民主、自由、个性精神,但五四落潮后,仍然处在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之中;第五、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传统的维护者和帮凶,有赵七爷(《风波》)、赵太爷(《阿Q正传》)、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5、对妇女问题的关注:第一、农村下层妇女的生存问题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农村中产家庭妇女的家庭婚姻问题如《离婚》中爱姑;第三、知识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及解放问题如《伤逝》中的子君;总之,鲁迅认为,在封建社会以及男权文化传统下,中国妇女的生存、爱情、婚姻、家庭等都是悲剧性的《呐喊》《彷徨》的艺术特点•首先,更新小说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鲁迅将小说创作与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主题。他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用小说来启迪人生,参与历史的发展,鲁迅以自己的理论倡导特别是创作“实绩”不仅更新了传统小说的观念,而且创造性地为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确立了一个健康的、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主潮——“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主潮。•其次,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表现新主题。就题材而言,鲁迅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与此相适应地鲁迅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第三,以现实主义为主多种创作方法的开拓。如前所述,鲁迅的小说既然担负着“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因此就要按照“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创作。如《狂人日记》和《药》,正是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第四,新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和表达方法。钱理群文学史曾把鲁迅小说情节、结构概括为“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模式。(31页)•第五,创造了新的文学语言。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进行现代小说创作的先驱,《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白话创作出来的开山之作。鲁迅作品语言的特点在于洗炼、深沉、幽默,读后给人一种简洁而明快、深沉而有气势、幽默而又含蓄的美的享受。《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价值或者说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1、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4卷第5号上,也是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发表小说,从周树人到鲁迅,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终结,现代文化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消亡,现代知识分子的面世……一句话,它标志着历史的转折——由腐朽到新生,由传统到现代。2、提出了“吃人”意象——这也是鲁迅的最突出的思想之一,他以此来回应周作人《人的文学》理论。需要大家思考的是:首先是谁“吃人”的问题?其次是怎样吃的问题?第三是吃什么样的人?第四是怎样才能不吃人?3、谁提出了“吃人”的问题——也就是“狂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简单说是一个被逼迫发狂的精神病患者和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混合统一的形象,其特点是病态和清醒交织,杂乱和条理结合,顺从和反抗统一,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怀疑精神,自省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深深的孤独寂寞心理。4、怎样表现“吃人”意象——艺术特色问题:总体上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第一,双重人称叙事,便于表现正常和病态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第二,日记体形式的运用,一是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的叙述模式,二是有利于表现狂人独特心理,即不受时空的限制,信笔所致,任意挥洒;第三,写实与象征结合,总的说写人是写实的,主题是象征的,但写实中有象征,象征中有写实,便于表现狂乱合理性的统一。思考题:《狂人日记》中有各种各样眼睛或者眼光(眼色)的描写,你能找到多少?并说一说它们都象征什么或者说表现什么?《阿Q正传》为什么受到人们如此的推崇?(一)思想意义:1、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主要劣根性——“精神胜利法”。这也是鲁迅的原创思想之一。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敢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2、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凶残、虚伪、贪婪、怯懦、狡诈等丑恶行径,特别是揭露了他们对下层人民实行的精神奴役的罪恶;3、表现出鲁迅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即同情农民的不幸,又批判他们的奴性性格,但又否定了农民式的革命——不以改变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为目的,而主要是以夺取政权为手段,然后来满足个人的私欲,即以报复来显示自己的权威,然后是占有财产,再后是占有女人,最后是大修陵墓。(二)人物形象——主要是创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1、关于阿Q这一人物,教材上用一节来谈“说不尽的阿Q”,即茅盾说“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周作人说“阿Q这人是中国一切的‘谱’——新名词称作‘传统’——结晶”;建国后的“落后农民的典型”;改革开放初期的“落后群众的典型”;90年代中期的“人类生存的困境”等等。2、阿Q性格特征:有人曾总结出十个方面:第一、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第二、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第三、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第四、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第五、狭隘保守而又盲目趋时;第六、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第七、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第八、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第九、敏感禁忌而又麻木不仁;第十、不满现状而又安于现状。3、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特征:我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群众的典型”,其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形式是:极端的自尊自大;奴性十足的自轻自贱;欺软怕硬的报复主义;麻木健忘的病态心理等。4、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第一、历史原因,(1)长期小农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了人们容易满足、夜郎自大、保守偏狭、盲目排外习性;(2)中国历史上农民多次起义反抗的失败,也便产生了打不过躲得过,躲不过挨得过自慰心理。第二、生产力的落后、自然灾害的频繁、战争动乱的连续不断,使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只能从内心来或幻想中来求得心理的满足或平衡。第三、中国历史上长期的遭受异族的凌侵,特别是近代以来被外国欺辱而无力反抗的事实,造成了整个社会一是技不如人被动挨打的失败心理,二是面对强大的先进的物质世界时的不服,但又不无法和别人抗衡,只能从历史的辉煌中寻找安慰。5、阿Q形象的意义:第一、社会历史意义。阿Q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其身上具有的精神胜利法也是我们民族的主要劣根性。阿Q是鲁迅为我们塑造的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在他面前而反省,因此具有历史意义。第二、时代意义。阿Q革命的悲剧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也是农民革命的悲剧。一方面,资产阶级在没有对广大农民进行深入思想启蒙的情况下,而单纯的政权变革,其失败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不以改变社会性质为目的,而以满足自己的私利为目得的革命,其结果也只能是历史的循环。第三、世界意义。阿Q身上的弱点,也是世界各个民族都具有的共同弱点。首先是奴性心理,这在所有专制社会、专制国家里都有的一种性格特点。其次,退一步的妥协心理,又次,如钱钟书所概括的“酸葡萄心理”,再次,如唐·吉诃德的盲目的乐观主义等。(三)艺术特点——怎样塑造了阿Q这个人物形象?1、注重从灵魂深处揭示人物的特点。2、注重从细节处表现阿Q的特点。3、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阿Q的特点。4、用讽刺和政论的手法表现阿Q的特点。5、用喜剧的外表表现悲剧的内涵。思考题:1、《阿Q正传》的哪个部分、哪个细节引起你的兴趣?为什么?2、阿Q是个什么样的典型形象?你认为他的性格核心是什么?3、你怎样理解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孤独者》等的孤愤情感——最具鲁迅精神的表现知识分子的小说。弄清魏连殳、“我”、作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这类小说的关键:有这样几组关系:1、魏和鲁迅的关系;2、魏和“我”的关系;3、“我”和鲁迅的关系;4、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等。魏连殳、鲁迅和“我”:相貌、行为和思想等方面看,具有相似或一致的地方:首先,如魏“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胡须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而有人描绘当时的鲁迅“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其次,行为的怪异。如魏“都说他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欠”等。又次、精神的相同(相通)——极端的异类感和极端的绝望感。作品中魏、“我”有三次讨论,即是对人生意义的形而上的探讨,包含着深深的孤独、绝望、荒谬和绝望的生命哲学。第一次是由孩子问题来探讨“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17页)第二次是“孤独”问题的探讨。(18页)(21页)第三次是对生命的追问——“人到底为什么活着?”(19)第一次是由孩子问题来探讨“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17页)魏认为有希望,希望在孩子,在人的本性是好的,只是后天的环境造成了人的坏,既然是环境造成的,就有改造的可能。“我”认为不是环境造成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根苗”就是坏的,无法改造,也就没有希望。这实际上是从人的本性这个根底上来探讨人的生存有无希望,两种观点相互质疑和颠覆,没有结果,这也正是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第二次是“孤独”问题的探讨。(18页)“我”在魏的客厅里“忽而感到一种淡漠的孤寂和悲哀”,对魏说“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的光明些”。这就是说,境由心造,这种孤独处境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用自我调整的方式改变。魏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祖母的故事及孤独的一生,说“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