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涉及暴力,恐怖,敬请家长留意,正确指导儿童,未成年人请勿收看!中国古代刑罚•中国古代刑罚演变•刑罚专讲•“肉罚”之外的耻辱刑•刑罚命名变态现象•刑罚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中国古代刑罚经历了以墨、以墨、劓(读yi与义同音)、宫、剕(读fei与废同音)、大辟为主的奴隶制刑罚和以笞、杖、徒、流、死为主的封建制刑罚两个发展阶段。直到清朝末年进行的刑罚改革使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寿终正寝。中国古代刑罚的演变受生产方式的制约,趋势是逐渐轻刑化。原始社会末,出现“刑”、“罚”中国古代刑罚演变汉,改革刑罚,由野蛮阶段进入较文明阶段秦代,变本加厉,死就有十几种。五代十国,死刑,肉刑更加细致夏商周,以残杀和肉刑为手段,“有五刑”三国两晋南北朝,各个政权的刑罚内容不尽相同。隋,《开皇律》上承汉律,下开唐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由“宽带死罪”回头杀出一个“五代酷刑”元,刑罚也显“民族风”明清,律法一脉相承,发配边疆充军最常见《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在中国刑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始社会刑罚墨、劓、宫、剕、大辟1.墨刑适用于异族俘虏和其他罪人,黥其额使其为奴,也是商朝惩戒官吏的一种刑罚。2.劓刑即割鼻之刑,适用于奸宄盗攘伤人等罪。3.宫刑即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夏商周时期规定男女不以义交者适用宫刑,春秋战国时期也适用于其他场合,如用于侮辱使臣、惩罚犯罪。4.剕刑即断足之刑,为次死之刑,适用于决关梁、越城郭盗窃者。5.大辟即死刑,适用于降叛、贼寇、惯犯、弑君、杀亲等罪。原始社会刑罚的演变•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阶级的产生,出现了“刑”和“罚”。•夏商周朝主要以残杀生命和残害身体作为惩罚犯罪的手段,墨、劓、宫、剕、大辟五刑为正刑,另外还有流刑和徒刑。五刑除去死刑外,其余都是切断肢体和刻裂肌肤及摧残机能的肉刑,而且影响深远,西汉文帝虽然废除了墨、劓、宫、剕四刑,但不久即恢复了宫刑,其他三刑至隋朝以前时存时废。•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仍然实行奴隶制的五刑制度。魏国李悝的《法经》规定的刑罚中,死刑有:诛、夷族、夷乡;肉刑有:膑、刖、宫、笞等。另外还有籍没和罚金。•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繁法而严刑”,专任刑罚。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弃市、夷三族等十几种,肉刑则有墨、劓、刖、宫等。刑罚除去死刑、肉刑外,还有流刑、徒刑和赎刑。封建社会刑罚笞、杖、徒、流、死•答:用荆条打犯人的臀部和腿部。•杖:用较粗的荆条打犯人的背部、臀部和腿部。•徒:拘禁,强迫犯人戴刑具服劳役。•流:则把囚犯流放到边远地区服劳。•役:死,即斩首。汉代改革刑罚,由野蛮阶段进入较文明阶段•汉代的刑罚有死刑、肉刑、徒刑笞刑、赎刑、迁徙等。死刑包括弃市、枭首、腰斩和夷族。肉刑汉初有墨、劓、刖、宫四种。•汉代的皇帝为了休养生息巩固政权,进行了多次的减轻刑罚。景帝元年,下诏把笞五百改为笞三百,笞三百改为笞二百。中元六年(前144年)进一步将笞三百改为笞二百,笞二百改为笞一百[4](卷23《刑法志》)。•这次刑罚改革以死刑、徒刑、笞刑代替以前残酷的肉刑,成为中国古代刑罚由野蛮阶段进入比较文明阶段的转折点,为封建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隋朝《开皇律》上承汉律,下开唐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朝《开皇律》废除了枭首、车裂及鞭刑等酷刑,规定死刑仅为绞、斩两种,至明清不变。流刑不加鞭笞,还减少流放里数;徒刑也不加鞭笞,又改鞭为杖。规定的刑名为笞、杖、徒、流、死五种,至此,封建五刑制正式确立且延续到清末。唐朝沿袭隋朝,仍然实行以笞、杖、徒、流、死五刑为主的刑罚体系。可见,《开皇律》上承汉律,下开唐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由“宽带死罪”回头杀出一个“五代酷刑”•北宋初年仍然沿用隋唐以来的五刑制度,徒、流刑均附杖刑,并为明清沿用。宋太祖以“宽贷死罪”,发展了起源于五代后晋的配隶制,即被宥恕死罪的囚徒,在杖、黥后,被送往边远地区服军役或劳役的制度,从而赦免死罪犯者的死刑。仁宗后,由于阶级矛盾的加剧,实行严刑峻罚,如采用五代时出现“凌迟刑”、“钉剐刑”等。元代刑罚也显“民族风”•元朝将臣民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不同等级的人犯罪后所受的刑罚不同。同样是犯盗窃罪,如果是汉人、南人,就要处以黥刑,蒙古人则“不在刺字之条”。元朝刑罚显示出民族压迫的特征。明清律法一脉相承,发配边疆充军最常见•明朝《大明律》规定的刑罚除五刑外,增加了枷号、充军等刑罚。充军是罚犯人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的屯种或充实军伍,是轻于死刑重于流刑的一种刑罚,也是拘役制的扩大。•清朝律例基本同明朝,《大清律例》于五刑外又增加了发遣、充军、凌迟等刑罚,发遣即将罪犯遣往新疆、内蒙、东北强制种地、给驻防军队做奴隶,是重于充军的刑罚。清代由于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故对谋反、谋大逆等直接危及政权的犯罪处罚加重,规定只要是共谋,不分主从,一律凌迟处死。《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在中国刑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10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和刺字等酷刑,死刑仅限于大逆、内乱、外患、谋杀、放火、强盗抢夺、盗墓之类。处决死刑犯人,除谋反、谋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者使用斩刑外,其他皆使用绞刑。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和从刑组成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刑罚体系。主刑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包括剥夺政治权利与没收财产,即以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为主的刑罚代替笞、杖、徒、流、死为主的旧刑罚,宣告了封建刑罚制的寿终正寝。《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在中国刑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认识几小点•第一,刑罚变化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第二,刑罚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渐轻刑化。•第三,统治阶级在刑罚的适用上享有特权。刑罚专讲人彘——吕后整人怪招•彘zhì,豕也,即猪。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用暗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然后扔到厕所里。(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烷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这是吕后独家发明用来对付戚夫人的一种酷刑。凌迟•在汉语中,“凌迟”也做“陵迟”,“陵”是土丘,“迟”是动词,意思是“缓缓刮平”。荀子有言,“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意思是,三尺陡岸,空车上不去,百仞高山,车可负重登顶,为啥,因为山坡缓缓。于是,缓缓登山,慢慢割肉,奥妙尽在其中。•《宋史·刑法志》记述,“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先打断胳膊腿,省得犯人挣扎,尔后直取咽喉,省得乱喊,最后再分8刀、24刀、36刀、72刀、120刀把罪犯剐死,刀数少,属于肢解活人,刀数多,是正宗的凌迟。•到了明朝,凌迟技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刽子手们一致认为,一片片切肉比连筋带骨剃割要省力,犯人持续疼痛时间长。他们变得十分讲究,像外科医生一样精细。行刑时,有门徒为他们端着托盘,盘中放着一组组工具,每一组由1把小刀和1只钩子组成,分别对应不同的肌肉组织。其基本手法是,用小钩把皮肉勾起,每刀只割下指甲大小的一片。有时候,他们会用渔网勒住死囚身体,用利刀削去突出来的肉包。从刀数上讲,明朝凌迟已发展到千刀以上,达到“千刀万剐”的地步。凌迟三日•正德皇帝杀大太监刘瑾,要求“凌迟三日”,锉尸枭首,司法部张文麟笔录如下——•过官寓早饭,即呼本吏随该司掌印正郎至西角头,刘瑾已开刀矣。凌迟刀数,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一吆喝。头一日例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动刀,则有血流寸许,再动刀则无血矣。人言犯人受惊,血俱入小腹小腿肚,剐毕开膛,则血从此出,想应是矣。至晚,押瑾顺天府宛平县寄监,释缚,瑾尚食粥两碗。反贼乃如此。次日押至东角头。先日,瑾就刑,颇言内事,以麻核桃塞口,数十刀,气绝。时方日升,在彼与同监斩御史具本奏奉圣旨,刘瑾凌迟数足,锉尸,免枭首。受害之家,争取其肉以祭死者。•剐3357刀,每10刀歇1次,生怕刘瑾昏死而不知疼痛,得把他叫醒。梳洗•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它指的是先用开水浇人,再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把犯人剥光衣服,裸体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肉罚”之外的耻辱刑耻辱刑,又叫名誉刑,它是以对受刑人施以耻辱,损其名誉,使其精神上遭受痛苦和折磨为内容的刑罚。了解过了那么残酷野蛮的肉体刑,也许耻辱刑感受起来,对于我们这些善良的读者的心灵,会不那么的受折磨。有代表性是:最早出现在尧舜时代的“象刑”和使用于周代的“髡刑”、“耐刑”“象”是服饰、象征的意思,“象刑”即是用“画衣冠、异章服”的办法来替代肉刑和死刑,以羞辱、惩罚犯罪者的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制度。象刑的具体的作法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犯了应当被处以墨刑的罪,有了象刑犯人就不必遭受这种皮肉之苦了只须让他头戴黑巾,不让他戴帽子,就表示他是有罪之人,而且犯的是应被判处墨刑的罪;犯了本应被处以劓(yì)刑的罪的,则只须让其戴上用草作帽带的帽子(另一种说法是让其穿上赭(zhě)色的衣服)就行了,无须真的割去鼻子;犯了本应被处以膑刑的罪的,则让其穿上麻鞋(另一种说法是在腿上蒙上黑布)就行了,无须真的真的砍去犯人的腿;犯了本应该被处以宫刑的罪的,则割去犯人身前的护膝就行了,并不是真的割去男犯的生殖器,闭塞女犯的生殖器官;犯了本应被处以死刑的罪的,则让犯人穿上无领的布衣就行了,并不是真的要剥夺其生命。周代时,如果君主的同族犯宫刑罪,则不实施宫刑,而以髡刑代替。髡刑、耐刑不损伤肉体,而只是将头发、胡须剃光。其之所以是一种刑罚,与古代人们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对孝道是非常重视的,所谓“百善孝为先”。《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这样的观念背景下,受刑人被剃去须发会感到身败名裂的痛苦,是对父母的不孝,是一种耻辱。蓄发留须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正常状态,髡刑、耐刑则强行将罪犯的发须剃除,因为处于头部而异常醒目,使这种刑罚的示众特性十分强烈,就是要将此人做上一个被社会驱逐的标记,让民众唾弃他、孤立他。因此,髡刑、耐刑是绝对意义上的耻辱刑。刑罚命名的变态现象在中国古代,刑名与刑罚都同地显现出拷掠、刑辱及屠戮的痛楚与残酷,我们就称为刑罚命名的常态。本是酷刑,而刑名的名字却装饰得如此典雅诗意,刑名的光鲜美艳流动与刑罚的残酷惨绝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刺激与巨大的反差,即为刑名的变态。我们称之为“酷刑美名”现象。过山龙(烙刑)天平架(枷刑)铁骨朵(杖刑)按摩(杂刑)早鸭凫水(杂刑)梳洗(杂刑)冻豆腐(杂刊)定百脉(枷刑)肉饽饱(杂刑)琵琶金瓜点天灯(昌公绦)一封书童子参禅三仙进洞凤凰晒翅(又称“白鹤晒翅”)红绣鞋烧鹅掌(这是烙刑之变种)类似刑名颇为丰富,如“剥菱角”、“剖葫芦”、“掘芋艿”、“挖荸荠”等酷刑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