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义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005年,英国BBC广播四台著名节目《我们的时代》发起了一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评选活动。马克思以27.93%的选票名列第一,其次是大卫.休谟,第三是维特根斯坦……英国安德鲁.切蒂教授分析认为,“马克思排第一的更可能的原因是人们认识到在这个资本主义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上,马克思提供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好的图景。”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这一理论随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滚滚洪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斯大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以上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是历史的必然。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是:1.经济基础,即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19世纪上半期,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在经济上,它沿着上升线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球2化的进程。由此产生两方面的结果:一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二是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因素凸现。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社会中的许多中间等级两极分化,使阶级关系简单化、明朗化。它一方面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较为彻底地暴露出来,向人们提出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另一方面揭示出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为人们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才能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较充分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较彻底的暴露和较全面的展开,才能理解他们自己的时代,并正确地解决时代课题,成为自己时代的旗手。2.阶级基础,即无产阶级的壮大。无产阶级的壮大的明证:1831-1832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1844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等。无产阶级的壮大提出了两个历史课题:一是迫切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以便取得斗争的胜利,而当时无产阶级却常常受到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二是迫切需要总结不断爆发的工人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以利再战。也正是这样的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能考察到资产阶级由进步、革命到保守并日益反动的转折,能理解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各种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3.自然科学基础,即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些为唯物、辩证的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支撑。(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历程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转到柏林大学法律系,1837年后加入“博士俱乐部”,成为青年黑格尔派。1841年获博士学位。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并于1843年创办《德法年鉴》,《德法年鉴》停办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致力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后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把全人类的解放作为他们哲学世界观的最根本宗旨。其后,先后写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晚年的马克思写了《人类学笔记》,于1883年在伦敦去世。2.恩格斯的生平及其思想历程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工厂主的家庭。1842年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1895年8月5日去世。遵从他的遗嘱,遗体火化,骨灰撒进他心爱的休息地——伊斯特勃恩海。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A、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共产主义者同盟”B、19世纪60年代,第一国际C、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创立第二国际4.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背景(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关于发展及其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思想。他的哲学的巨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自然、社会和精神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是他的辩证法具有不彻底性。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重申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他的哲学的功绩在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费尔巴哈仍然停留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水平。(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斯密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他的贡献之一在于指出商品交换是不同劳动量的交换,劳动是一般社会财富的源泉,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量。他还提出,要把解释利润的起源和本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课题。李嘉图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社会财富生产的领域转向分配领域,他的贡献在于把地租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上,指出地租的存在和涨落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但是,两个人都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看作是永恒的“自然秩序”,认识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使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受到阶级局限性的制约。(3)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利叶、欧文)他们以对资本主义制度作总的历史批判而闻名。他们的贡献就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其中还包含了一些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分。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实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从抽象人性出发的,因此,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和力量,从而使他们的学说流于空想。(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充实与完善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实践3.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其次,这种理论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4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最后,这种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是社会,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基本难道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实用主义的方法,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把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然后根据主观需要决定取舍,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防止和反对的。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5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即“爱智”。人们往往把哲学称之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基本形态有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东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东方哲学主“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相分”,东西方哲学被人们概括为两个方向,东方哲学偏重于价值理性,西方哲学偏重于工具理性。可以说,哲学总与人们的世界观相连,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式。所以,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别;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对立的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其代表人物有休谟和康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属于可知论的范畴。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