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第八章货币理论(中:需求)货币需求demandformoney——社会公众对作为交易媒介与贮藏手段的一般等价物的需求。2案例约瑟和曼代是一个小村庄酒铺的合伙人,这一天,他们卖完存货,便一起驱车去城里各买了一桶威士忌。在回家的路上天气渐渐冷起来,刮起大风,两个人互相开玩笑说对方想喝威士忌。但是要真那样可是个严重的问题。事前他们就曾严肃约定,谁也不能先喝一口,因为那是他们一周的生活来源。约瑟是个聪明的家伙,他翻了翻口袋,找到了五毛钱,于是他对曼代说“给你五毛钱,从你那一份酒里卖给我一点儿喝。”曼代是个生意人,他回答说:“既然你付现金,那我自然要卖给你的。”于是他舀了一杯酒给约瑟,约瑟喝了以后,暖和了起来。而曼代的鼻子因为冷而变得更青了。他真妒忌约瑟能那么幸运地找到五毛钱。但是,突然他碰到了口袋里的那枚五毛硬币。现在这钱可是我的啦,为什么不能拿它来喝呢?于是他对约瑟说:“给你五毛钱,从你的那一份里给我倒点儿酒喝。”约瑟是个生意人,应声说:“有现金就行。”他给曼代舀了一杯酒,收回了他那五毛钱硬币。两个人就这样用那唯一的五毛钱互相买酒,到酒铺时两桶酒喝光了。“真是个奇迹啊。”约瑟嚷道,“想想看,整整两桶威士忌才花了五毛钱。”这个故事背后说明的是货币需求问题。第八章3第一节传统的货币数量说quantitytheoryofmoney一、古典货币数量说(1)萨伊定律:供给(生产)会自行创造需求,市场机制能使经济均衡发展,失业只是“摩擦性”和“自愿的”,不存在非自愿的失业。(2)货币面纱论:货币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不对实际产量产生影响,只影响名义变量。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在1930s发展至巅峰。货币数量学者对于货币数量与物价、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解释方法和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有两种: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第八章4二、费雪交易方程式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出版了《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成为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作。在书中他提出著名的现金交易方程式——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总量V表示货币速度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产出货币速度:货币周转率,即一元货币每年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第八章5MV=PT分析PT=名义收入=货币收入,决定于货币数量M的变动M增加,P一定上升.故:价格水平的变动仅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货币量M增加,MV加倍增加,名义收入PT也一定加倍增加.产出总量T为人口、资源、技术条件及其它社会因素决定,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在短期中可以看作是一个常量.V为制度条件决定而相当稳定,在短期内基本不变第八章6费雪方程式费雪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PTVVPTM1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的影响。费雪的理论假定,货币只有交易媒介的功能,而不讨论它的价值储藏功能。第八章7三、剑桥方程式Cambridgeequation又叫“余额方程式”、“现金余额说”.1917年,由英国剑桥学派代表A.C.庇古提出。一种以货币供应和需求为中心,解释货币价值和价格水平变动的数学方程式.着眼于货币储藏手段职能其理论根据是A.马歇尔的货币数量论。第八章8马歇尔的观点货币流通速度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人们的财产和收入中多大一部分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人们愿意保持的备用购买力”持币动机:第一,得到便利与安全第二,投资收益少,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第三,直接消费得到的效用较低第八章9剑桥方程式所谓货币数量是指在一定时点停息的货币量.M表示货币需求K表示总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所持有的比例P表示平均价格水平R表示总收入、即实际产量M=KPR经济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量或现金余额,与国民总收入保持一个固定或稳定的关系。K值在短期分析中也可视为一个既定的量.产量R达到最高水平时,货币需求取决于P的变动。第八章10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比较两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设剑桥方程式中的R代表费雪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不管人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为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M=KPT,同时MV=PT,所以有K=1/V.剑桥方程式中的K不过是费雪式子中V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整个交易量的比例。现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减慢;现金余额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第八章11然而,将R与T等同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T是一段时间内的总交易额,包括金融交易、旧商品的交易、中间商品的交易。因此PT是最终产品交易额的某个倍数,V是货币流通的交易流通速度,表示货币量M与总交易额之间的关系。R赋予不同的意义,K值随之变化,但没有一个合理的R值与T的含义完全相当,因而K与V也不是简单的倒数关系。第八章12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⑴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⑵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第八章13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⑶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们对于保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但保有货币要付出代价,这就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第八章14“现金需求”与“流通速度”的概念优势:1.货币流通速度,相对机械。2.K值的分析运用了新古典学派的“边际相等原理”,即人们对货币余额的需求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那一点。K与V在在经济意义上有着因果关系,是货币的停留时间决定货币的流通速度。3.“现金需求”的概念可以引导人们进一步探求货币需求的动机。4.“货币需求”的概念有助于考察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阐述有关变量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解释为什么宏观经济运行从不均衡到达均衡时,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量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货币流通速度只是描述现象,k的研究才探讨现象的原因,后来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公式,实际上都是研究K具体化,也就是沿着庇古的方向作进一步展开。第八章15了解:货币为什么仅仅是“面纱”呢第八章16古典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依赖于就业量:Y=f(N);(假定技术和资本不变);对劳动的需求函数:f’(N)=df(N)/dN,也即N=fd(W/P)就业量的需求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与实际工资相等;N=fs(W/P)对就业的供给决定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总是处于供求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实际工资水平具有完全的伸缩,能够保证实现充分就业。17fsfdfdfs(W/P)EEW/PNENN=fs(W/P)N=fd(W/P)第八章18如图:工资上升,劳动供给过剩(fsfd)产生,名义工资(W)下降至(W/P)E,劳动供给过剩消失;反之,实际工资(W/P)下降,劳动需求过剩(fdfs)产生,W上升,直至(W/P)E。增加货币供给Mo,货币总供给等于M+Mo,M+MoKPY由于Y*是由生产函数和劳动供求关系独立决定的,Mo全部用于购买原料和设备,由于短期内无法增加供给,因此将引起物价上升。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升引起实际工资下降。对劳动的需求增加,货币工资上升,实际工资上升。因此,货币供应增加只能引起物价和货币工资的同比例上升,对就业量和实际产出没有影响。19TFW/PEW/PNfN’fNENfdfsN=fd(W/P)Wo/PfWo/P’fWo/P”fT’F’T”F”第八章20但是,实际上由于价格的刚性,当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过剩时,工资不能下降,而当劳动力需求过剩时,却会引起货币工资的上升,即工资具有向上伸缩和向下刚性的特点。修正以后,工资具有向上伸缩和向下刚性,即W=Wo,j,假定物价水平为Pf,当实际工资为Wo/Pf时,劳动供给过剩(FT),由于货币工资Wo刚性,难以向下调正。结果就业水平处于Nf,低于充分就业NE,存在非自愿失业。于是,增加货币供给Mo,“多余的货币”将引起物价上升,直到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止。如图,实际工资从Wo/Pf降到Wo/P’f,就业从Nf增加到N’f,通过生产函数,实际产量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增加货币供应量,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也增加产量。第八章21当到达充分就业以后,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由于无法增加就业,实际产出无法增加。物价从PE上涨至P”f,实际工资从充分就业水平的Wo/PE,下降到Wo/P”f。于是又产生对劳动的过剩需求F”T”,货币工资开始上升,实际工资恢复到充分就业时的水平。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货币的增加并不能增加就业和实际产出,只能引起物价和货币工资的上升第八章22虽然剑桥方程式与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具有很相近的形式,但是剑桥学派认为人们所以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的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的职能。使用货币储藏财富的意愿取决于其他储藏财富形式的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如果其他储藏财富的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发生变化,k也可能发生变化。实际上承认利率可能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但是,在作结论时却把其他因素忽略了。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GDP/M1和GDP/M2的波动很大,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古典经济学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是因为二战前,还没有准确的GDP和货币供应数据。第八章23第二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第八章24第二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一、凯恩斯的思想基础凯恩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学生;庇古的同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有了货币收入后,将进行两个抉择1、第一选择:消费和储蓄的比例。这是时间偏好的选择2、第二选择。储蓄中是现金形式与购买国债形式的比例。假设,金融市场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金融资产。货币具有流动性却没有收益;债券流动性不强,却能带来收益。第八章25二、流动性(灵活)偏好1、交易性货币需求:指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币需要.主要取决于收入大小;随收入增减而增减。2、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由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防止收支增减等意外变化,往往保有一部分货币余额以备不测。3、投机性需求: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一般而言,预防性货币需求为收入的增函数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的选择。取决于利率的高低第八章26二、凯恩斯货币总需求函数凯恩斯认为,作为近似,满足交易、预防动机所需要的现金量和满足投机动机所持有的现金量可以看成时互不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增函数,用L1表示,以Y表示收入,则L1=f(Y);投机性货币需求是r的减函数,以L2表示,则L2=f(r);用L表示总货币需求,则货币总需求:L=L1+L2=f(Y)+f(r)第八章27L1=L1(Y),dL1/dY0L2=L2(i),dL2/di0Md/P=L1(Y)+L2(i)L=L1(Y)+L2(i)Ly0,Li0L1与利率无关,是一条与利率纵轴平行的直线,L2是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将L1和L2相加的总货币曲线L如图。iL1iL2iL=L1(Y)+L2(i)MdMdMd第八章28凯恩斯提的三个问题1)M改变时,Y及r将起何种变化?2)什么决定L1的形状?3)什么决定L2的形状?第八章291)M改变时,Y及r将起何种变化?金币流通时:M的改变最终只能由开采金矿而来,金矿员工包含在整个经济体系之内,因此M的改变必然直接引起Y改变(增加),因为新增加黄金,必然体现为某些人的收入。纸币流通时:政府印发纸币,新发的纸币必然成为某些人的收入,但M的增加不会全部吸收在M1之中。多余的货币要另找出路,购买证券或其他资产,于是利率降低,使得M2加大;同时因为利率降低,刺激Y上升,M1也增大,直至最后所有新的货币,不吸收在M2之中,而吸收在M1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