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和加工写作导引一、什么是选材,选材的重要性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先要有材料。选材的前提是聚材,将能想到、找到的材料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作文就像琢玉,有了鲜明的主题和精湛的技艺,还要选用好的玉料,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歌德甚至说:“如果题材不合适,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所以,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注重选材与加工。(做生活有心人)1、从生活中寻找二、材料从何处来?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做阅读有心人)2、从阅读中挖掘历史→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描写报刊杂志→人物及故事(做媒体有心人)3、从媒体中感悟电视—→新闻、民生、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的人物等。网络—→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三、选材的方法:1、选材要紧扣中心叶圣陶说过:“把所有的材料逐步审查,而以是否与总旨一致为标准,这时候自然知其去取。于是检定一致的、必要的,去掉不一致的、不切用的,或者还补充上遗漏的、不容少的,这就是剪裁的功夫。”2、选材要尽量典型、有代表性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如《藤野先生》(鲁迅)就选取了我和藤野先生相识、相处过程中的四个典型事件,从而突出了藤野崇高的精神品质。3、选材要新颖、独特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那些人人皆知,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大家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别人想不到,新颖独特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时,也可以换个角度,选用与众不同的“视角”来写作,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会获取阅卷老师的青睐。例如:《喂--出来》(星新一)4、选材要“小”很多同学觉得小事没有意义,不值得写。可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可写。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如都德写爱国主义这个大的主题,却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最后一课》)5、选材要“真”选材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一是故事的真实。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生活的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符合逻辑的“生活中的可能”。要认真选择那些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感人画面。二是感情的真实。比如有的同学写老师关怀学生,总是写下雨了,老师借雨伞雨衣给学生,自己淋着雨回家;或者自己病了,老师冒雨来给自己补课,自己很感动。这些材料经常被滥用套作,有些还被刻意夸大渲染,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连自己读了也觉得不妥,这就是感情不真实。6、选材要“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让读者明白所写材料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写作的目标。7、选材要鲜活、有时代气息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时代精神。但凡好的文学作品,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或揭露社会丑恶,或歌颂时代新风。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理想素材,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例如:《斑羚飞渡》(沈石溪)五、小练笔:1、如果写一位敬爱的老师,你将选择什么材料?材料一:我十分贪玩,还和老师顶嘴,老师狠狠批评了我。材料二:我考砸了,老师鼓励我,并为我讲解我做错了的题。材料三: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能说会唱。材料四:老师鼓励我上课发言,我回答问题时,老师表扬了我。材料五:老师带领我们去春游,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材料六:老师上课方法灵活,讲解风趣幽默,使我们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材料七:老师不只以分数论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发现和表扬学习以外的闪光点。2、写作实践一:分析已提供的材料;列举材料。【提示】首先选材要切题。选材要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感动”,并要领会“就在身边”的含义,这样选出来的材料才切题。除此之外,材料一般应从生活中来,要典型、有新意,“感动,就在身边”这一文题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进行精心描写,也可以从不同角度选材。如:片段一:每天早上妈妈总是起得很早为我做早餐。片段二:每天上午学校的门口都有一些满头白发的老人做“义务民警”维持交通秩序。片段三:每天上课之前我班的值日生都会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把老师的粉笔准备好。以上三个材料从家庭、学校的门口、教室不同地点选取了三则材料,表现主题。一、选材例析: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1.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5.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材料分析:1.虽然是母爱,但是母亲的溺爱不是我们应该选的题材,所以不能选。2.围绕中心,而且深刻。母亲独特的爱,是一种新颖的爱的方式,多下笔墨能成为好的材料。3.题材虽然是母爱,但太多人写,写不出自己的特色。4.与母爱无关的材料,实际该材料是说的母亲见义勇为。5.母爱的一种既尊重孩子,又关心孩子的新材料,很少有人写,此材料容易得高分。二、材料的加工作文材料的剪裁加工,主要包括取舍、详略、组织等基本环节。1、取舍,是指根据文章中心思想表达的具体需要精心选择合适的材料。精心选择,应以求真、求新、求精为准。2、详略,是指表述材料、说明观点时用笔的轻重、繁简。确定材料的详略,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与文章主题密切关联的,当详;联系不紧的,可略;毫不相干的,则删。3、组织,是材料的组合,是根据材料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将材料合理地归类使用。三、选材与加工例文赏析身边的正能量仰首黑板,低头作业,初三的日子平淡而机械地滑过。驻足陈思,身边总有一些小事在不经意间滑过,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心潮湿柔软……一个背影在阶梯教室上完课,心急如焚的同学们顾不得礼貌,“轰”的一下冲出教室,凌乱的身影给教室平添了几分狼藉。这时,偌大的教室只余下他一个人。只见他将凳子一张张推到书桌下,收走抽屉里的纸花,那么稳重,那么井然有序。落日的余晖映着他脸上淡淡的笑容,勾勒出一副金色的油画,平和怡然。教室恢复了原貌,他轻轻带上门,向着夕阳走去„„在我们安享舒适时是否还记得那些背后默默奉献的?那些正能量?【满分例文1】一曲欢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新房,踏出电梯,欢快的歌声扑面而来。正在诧异时,只见两个装修的油漆工边唱歌边认认真真地刷着墙,一遍又一遍,墙壁光滑如镜、洁白如雪。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溅满了白色的斑点,却依然不亦乐乎。能将辛苦劳累的工作干得如此快乐、如此诗意盎然,让我感动不已。在我们抱怨学习时,是否记得那些乐于工作的人?那些正能量?一抹亮色阴霾的天气,我和母亲驶入加油站。小伙子大声指挥者“请倒车”,标准得手势,洪亮的声音,是我不禁融入这激昂的乐调中。“请问加多少?”小伙子礼貌地招呼着我们,一霎时,心情也随他橘黄色的工作服一般明亮鲜艳起来。是啊能将一件小事干得有声有色,尊重职业,认真工作,这样的人最美丽。在我们前途迷茫的时候,是否记得那些忠于职守的人?那些正能量?让我们一起感悟,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的世界温暖如春。点评:本文语言质朴平实,围绕“正能量”选取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三件典型事例:同学默默收拾教室,从事装修的油漆工人认真快乐地粉刷墙壁,加油站的小伙子热情服务。每件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可信,新颖典型。同时,三个素材涵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场景,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作者在运用这些材料时,采用并列式加工组合,按照描述画面、扣题议论的形式来剪裁,结构整齐,中心提出,在选材和加工方面的确值得借鉴。这不是一件小事时光之箭射落岁月的枯枝败叶,朦胧的往事氤氲在澄澈的香茗中,细细品味,慢慢啜尝,才能感受到那最细微的味道,那最不同寻常的“小事”,青绿的杯中依稀是那个冬日的画面。犹记得去年的一个冬日,下了晚课已经夜色茫茫。孤零零的我孤独地走在凛冽的寒风中。突然,拐弯处一抹黄晕的灯光吸引了我,只见一个小小的玻璃货架,摆满了晶莹剔透的糖球,红艳艳的像跳动的火焰。我不禁停住脚步。“小伙子,很冷吧?要个什么样的?”卖糖球的是一位老大爷,虽然面容苍老,但语气和蔼可亲。我挑了一串最大的,把钱递给他。冬天的风刺得脸颊都疼了,我还是扬起僵硬的嘴角,给大爷一个粲然的微笑。【满分例文2】正在找钱的老人双手微微颤了一下,黝黑的脸上透出欣喜,诚恳地说:“小伙子,你真好!多少年了没有人愿意对我这个糟老头子笑„„”灯光下老人的皱纹舒展得如卡房的菊花,苍老憔悴的面容顿时生动起来,微驼的背仿佛也挺直了些。我不知道这位老人经历过什么,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可我知道此时此刻的他很幸福。转身欲走,老人喊住我说:“小伙子,可不能空着肚子吃,伤胃啊!”我笑着道谢,心中滑过温暖的轻风,身体也不再瑟瑟发抖。迎风疾行,感觉自己不再孤单。我突然明白,原来人生就是一场电影,你的一颦一笑,都关乎“大结局”的好坏。在茫茫人海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细腻的心,在擦肩而过时,送上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点关切,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幸福,同时也给自己一份温暖和喜悦。时光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流逝着,经历过,成长了。轻轻吹着这杯香茗,涟漪洗濯着往事的尘埃,只有经历过这些不同寻常的“小事”,才能咂摸出生活得美好滋味。点评:本文选材新颖别致。作者跳出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朋友之间这些关系的俗套,记叙了寒冷冬夜放学路上,自己送给卖糖球的陌生老大爷的一个微笑,以及这个微笑带给他的幸福。可谓另辟蹊径,引人入胜。同时,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剪裁合理,略写天气、糖球、我的微笑,却用大量笔墨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腻地刻画了这个微笑带给老人的幸福感,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发“送上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点关爱”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能收获温暖的主题,详略得当,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