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高一五班高中生对新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小组高中生对新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小组成员组长:陈荣组员:翁心悦、陈祖伟、何钦和、叶一帆、杨玲玲、施小敏、莫少娴指导老师:任梅生前期分工情况•调研负责人:陈荣、翁心悦•问卷方案:翁心悦•问卷发放、回收:施小敏、莫少娴•问卷统计:叶一帆、杨玲玲、何钦和•理论分析:陈荣、陈祖伟•数据分析:何钦和•外联采访:陈荣•PPT制作:翁心悦•安全保卫:陈祖伟研究背景•高中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关注新闻时事,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做好高中生对新闻关注的正确引导,是更好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对提高高中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高中生对新闻时事的关注纳入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局中来认识。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关注新闻,直面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高中生思想的火花只有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产生,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得以深化、提高,时事政治的全面了解有助于高中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阅历,有助于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高中生通过对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的了解,能够正确的熟知就业方向一级各方面人才所需,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人才。时间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0.10.12-2010.12.31前期讨论,收集分析资料,设计问卷调查题目•第二阶段:2011.1.11-2011.3.21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第三阶段:2011.3.21-2011.4.12统计、分析数据,访问相关人士,提交论文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法)目的:这份调查就是要了解当代中学生对新闻时事关注的情况如何,以最后的结论和建议结束希望会对我们教育有帮助。调查范围:福清二中高一、高二年段每班10份问卷,随机分发。具体方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其中有效卷200份。•准备阶段:参阅相关的书籍,研究资料,征求老师的意见,进行相关的理论积累,据此进行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调查阶段:以高一高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课间时间在校内随机分发问卷,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扫尾阶段: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形成对策,撰写调查报告。高一学生平时关注新闻情况从图中可直接了解,26%的高中生表示关注,44%的学生的回答是想关注但没时间。也存在28%的学生表示漠然,不感兴趣。高一年:您平时是否关注新闻?2%26%44%28%空题A很关注B关注但没时间C不关注高二学生平时关注新闻情况我们可以从图中观察到,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关注但是时间不允许,不关注新闻的比例占有28%之多。高二年是否关注新闻1%26%45%28%空题A很关注B关注但没时间C不关注总结:看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同学都沉浸在课业负担中,相对对新闻的熟知与了解存在缺漏。高一年:您平时通过哪些途径关注新闻?0%27%45%16%1%10%1%空题A网络B电视C报刊杂志D广播E讨论其他关注新闻的途径:我们通过了解高中生获取新闻途径了解到,多数人是通过收看电视。其次是通过上网和报刊杂志了解,分布较平均。通过老师和同学讨论中了解的较少。同时我们也看到,高一年学生存在普遍不从收听广播的习惯来获取新闻,高二年的通过广播了解新闻人数的比率与和他人讨论的比率不相上下。高二关注新闻的途径0%23%37%16%12%9%3%空题A网络B电视C报刊杂志D广播E讨论其他总说:说明学生所面对的时事大多来自平面或立体的媒体信息,是相对比较封闭个人的渠道,而同学间师生间开放灵活的讨论的情况比较少,这样发表自己看法的空间也相对较少。高一年:每天关注新闻的时间0%49%31%6%14%空题A15分钟B30分钟C60分钟D其他高二每天关注新闻的时间1%41%31%6%21%空题A15分钟B30分钟C60分钟D其他高一年关注新闻用时情况:我们观察到,高一以每天关注15分钟新闻的人为主,每天关注半小时的学生也有30%,只有极少部分的人选择了每天一小时的关注度。而在其他选项中,有同学反映每天可能看不上10分钟的新闻。高二年关注新闻用时情况:而在高二年段的调查中,情况似乎比高一年来的好些,关注度在15分钟及其以上时间段的人占了八成,关注15分钟和半小时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是在每天关注1小时的选项中也寥寥无几。而选择其他,表示每天关注度在10分钟以下也存在有21%。•在面对如此不堪一击的新闻关注度,我们在问卷中也设计了关注新闻的初衷这道题。•高一年的多数同学表示关注新闻的初衷在于了解国内外大事和积累谈资,其次是受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极少数的同学选择是对学习、考试的需要。•在高二年的调查中,情况基本上与高一年相似,大多数人认为有利于了解国内外大事和积累谈资。但是高二年问卷中选择对学习、考试的需要的比率略低于高一年同类选项。•此外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阅读新闻采取的方式中,选择快速浏览标题,走马观花的学生比较少,大多数以全文阅读为主。•阅读导语部分的比率均介于快速浏览标题和全文阅读之间。•表明大家对的新闻关注一概是采取阅读全文,这样既有利于了解事件的过程,同时穿插背景知识,也有助于提高知识面。•大多数的受访者愿意敞开心扉,与周围的家人同学一起讨论。•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新闻才得以真正的传播。•高中生的兴趣爱好极大的决定了对新闻类型的选择,像我们问卷中所提到的不关注某些新闻的原因,大多数人选择不符合自身的兴趣。•看来如果培养了高中生的各方面兴趣,那么其关注的新闻类型也多了,既有利于知识面的拓展,也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我们应当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世界和平和发展。生活在当代的中国人,都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念,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关心新闻时事有助于我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有助于我们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的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高一年:熟悉的新闻标题0%9%18%7%9%10%9%8%14%7%5%4%空题A朝鲜半岛局势升温B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C第六次人口普查D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E福厦、京沪高铁建成通车F墨西哥湾漏油事件G广州亚运会中国蝉联金牌榜首H青海玉树7.1级地震I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J南非举办世界杯KG20峰会在首尔举行高二熟悉的新闻标题0%9%18%7%11%13%6%7%12%10%5%2%空题A朝鲜半岛局势升温B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C第六次人口普查D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E福厦、京沪高铁建成通车F墨西哥湾漏油事件G广州亚运会中国蝉联金牌榜首H青海玉树7.1级地震I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J南非举办世界杯KG20峰会在首尔举行单以2010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态来说:朝鲜半岛局势升温、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第六次人口普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福厦和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广州亚运会、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南非世界杯、G20峰会。在这些事态中,他们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青海玉树地震、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等事件,这些都是媒体宣传力度最强,也是最关乎国家民生经济,国际地位,科技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关键事件。而地区性事件比如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福厦和京沪高铁建成运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则相对关注较少。我们可以做什么?1.学校家长应鼓励支持学生关注新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勿以学习为重为理由让学生成为社会边缘人。班级可以每周开展时事评论课,由各科认课老师带领。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关注时下文学动态,国际文学时讯,或者实在些可以评论最流行的网络小说,学生最关注的言情悬疑小说。不是否定,而是师生共同关注,评论,判断。以此类推,自然科学老师可以关注当下科学动态,科技发明,或者周边自然环境状况等。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政府的,民生的细节。主题太大也会流于表面。这是大实在!2.举办相关活动,如新闻知识竞答,时政基础考试等,提高学生对新闻的兴趣。3.为内宿生提供关注新闻的途径,如:在食堂安装大屏幕电视,适时播放新闻节目(以央视和凤凰的新闻节目为主)供学生观看,开设新闻广播,建设报刊亭等。4.家长应支持学生看新闻,坚持让周末回家的学生看新闻联播或时事直通车。5.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新闻,利用有效途径(尤其是手机)获取新闻知识组员心得体会•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为加上学生自己主动接触,才能改变当代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才能培养一代新人。•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完成制作问卷、派发问卷、统计分析、撰写报告整个研究过程,提高了我们的办事能力,也让我们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受益匪浅。•这些处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的高中生,他们的心是敏感的,胸怀是广阔的,对那些很有感触的事他们也会说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们也会表达出对死亡的震惊,对灾难的关切,以及对生命逝去的感叹和生命不屈的感动,国家崛起他们喜悦,国家安全他们同样担忧。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实在是危害太大的传统。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各方关系紧密相连的时代,一件事的发生会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其他的事,不是相对封闭自守的古代。话说回来如何洞察呢,关注细节,关注小事,关注弱者。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相对其他来说这是“小事”,却是真正关乎民生的大事,是政府最应当投入心力的事,因为每一个公民,无论是科学家,教育家,政府官员,电影大导演,体育能手,还是拥有最大数目的普通人员当然还有我们成长中的学生们都可能成为一件事故的受害者,而且会不会受害与运气,财富地位都没有关系。•这也不是时下有些人无所谓的态度就可以避免的。这些都是人心有没有在建设这一代时有没有到位的问题,是有没有真正用心的问题,也是政府有没有真正为老百姓负责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我们教育出什么问题呢?太看重眼前的成果,太看重表面的东西。真正可以改变一件事的发生或促成另一件事的形成的细节,无形的东西做得太少。说的多,宣传的多,做的却很少。为什么教育不让学生参与到事件中来,让他们在事件中发表意见,在参与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爱心和同情心,或者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自我判断的能力。这是教育的大实在。信息是社会全球化的产物,是真的无可奈何。其实只要稍稍注意一下细节,注意一下那些微妙的东西很多事就可以改变。总结•大多数中学生在时代的感召下,对时事是积极的关注的,他们并没有在题海中只看到分数,也没有只应对考试。更没有只喜欢言情漫画。他们对世界有自己的感知。虽然这种感知并不成熟完整,但他们是积极的正面的。只是我们并没有提供他们可以轻松自由的发表看法和讨论问题的空间。也没有了解时事参与时事的空间。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下,这很无奈,但一切都可以改变。高中生对新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组长:陈荣•组员:翁心悦、陈祖伟、何钦和、施小敏、叶一帆、杨玲玲、莫少娴•指导老师:任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