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苏联模式的定型与是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讲苏联模式的定型与是非本讲学习要点:一、苏联模式的形成;二、苏联模式的改革;三、苏联模式的终结。重点讨论苏东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及苏东解体的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一、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1、模式、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传统模式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词典》)。所谓传统模式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某种标准样式。所谓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主要是指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斯大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又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模式与制度的关系:相当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2、苏联模式的形成(1928—1953)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产生和形成是在斯大林领导期间。在列宁逝世后的最初几年里,尽管党内对列宁晚年提出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新经济政策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斯大林基本上坚持了列宁的新政策。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党内斗争中斯大林个人权力的巩固,斯大林逐步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的思想。从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运行机制,即“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A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苏联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果;但进而提出一国建成共产主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B提出社会主义的两种公有制理论与指令性计划经济理论,不重视客观经济规律。C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但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犯了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丑化了无产阶级专政。(2)列宁去世后党内激烈斗争1、反对托洛兹基派和新反对派的斗争2、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俄共党内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1924年列宁去世后,“经济建设应该导向哪里,朝哪个方向发展,建设些什么,我们建设的前途应当怎样”等社会主义实践问题急待解决。•俄国共产党内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生了激烈的争论。1.围绕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托洛茨基重提“不断革命论”遭解除中央革命军委主席•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怀疑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托洛茨基介入,把“不断革命论”扩大并推广到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范围,认为一国社会主义站不住。托洛茨基斯大林为代表的回应•斯大林、布哈林及党内绝大多数人继承发展了列宁的思想,肯定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他们指出,托洛茨基在其“不断的”世界革命的慷慨激昂的言词后面,隐藏着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深深的怀疑与绝望。•斯大林阐述了在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并且不可避免会建成社会主义。2.围绕“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布哈林坚持并发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他甚至认为这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据此他形成了关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布哈林这一套理论主张,在20年代末期遭到了斯大林的无情批驳。布哈林双方争论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是不是苏联这样落后国家所走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它是权宜之计还是具有必然性?•应不应当终止?•这场争论以布哈林的失败而告结束,他随即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3)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形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斯大林力排众议,开拓前进,提出用最短时间建成以强大的重工业和公有的大农业为标志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消灭威胁苏联独立和经济自主的技术经济落后状况,保证国防能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在争论中确立了斯大林在理论上的指导地位。经过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斯大林模式得以形成。1936年通过的新宪法,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进入运转期。3、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1)经济上: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其次,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第三,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赶超战略•这是从实际出发提出的,与苏联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速度就是一切,“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从1926年起,重工业项目优先立项,资源和资金配置向重工业倾斜。•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跨入工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苏联的国家工业化•斯大林开创的苏联工业化道路,其主要特点:•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追求高速度;•二是发展工业的资金依靠内部积累,主要方式是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对部分农产品实行义务交售制,并压低消费,让人民过紧日子;•三是严格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这具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2)政治上:第一,过(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第二,共产党独掌政权。第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第四,逆向、一维的权力监督机制。第五,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3)文化上:第一,实行大包大揽的管理体制。第二,以斯大林的理论观点作为判断是非和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把学术论争等同于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以大批判、大斗争的方法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第四,以文化艺术的单一性取代其多样性。•是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道路、方针和方法,以及所实行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的总称。•在经济体制上的特征是高度集中,在政治体制上的特征是高度集权。•作为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种模式,在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理所当然地成为后起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楷模。4、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国际因素:苏联曾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而孤立无援。◆经济因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的农业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历史因素:革命前的俄国是具有专制主义政治传统的国家,列宁多次称其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5、对苏联模式的评价(1)双重作用:◆历史功绩第一,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现。第三,为赢得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为其它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榜样和支持。第五,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了借鉴和启发。第六,大大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苏联模式的功过•在帝国主义重重包围,法西斯日渐猖獗,战争迫在眉睫等严酷环境中单独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既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功绩,也不可避免地使带有军事特质和某些缺憾。苏联模式的功绩:•适应了时代要求,有助于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和经常性的社会动员及政治思想工作,既保持稳定发展,又得以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苏联模式的功绩:•曾经有效地调动苏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45年苏军攻克德国会大厦苏联模式的功绩:•二战后,它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工业基础,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1961年的加加林(2)严重弊端:第一,经济上的高度集权和僵化的计划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第二,政治上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第三,思想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严重影响了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理论上的教条主义,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苏联体制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发展战略上的问题•指导思想上的问题•政治体制上和文化体制上的问题•当时代主题转变,缺陷和弊端日趋突出,成为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产生弊端的原因:客观上讲,一是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二是缺乏经验。主观上讲,一是思维方式上教条主义地对待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政治制度上缺乏监督制约;三是斯大林的专断个性;四是对封建主义的影响估计不足,对资本主义缺乏全面分析;五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乏认识,急于过渡。(3)国际影响:苏联模式不仅影响了苏联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影响了几乎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最终导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都走了一段很大的弯路,其失误的性质和形式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而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觉。总的评价:正是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这些严重弊端,极大地玷污了社会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实践证明,苏联这种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不仅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选择,更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总之,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改革(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内在根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现实动因:苏联模式的弊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所使外在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与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理论根据: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特性的理念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完善需要一个不断调整、改革的过程。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国情,需要不同的模式。斯大林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实践效果说明,不改革,社会主义就没有发展前途。(二)苏联改革的历史进程1、赫鲁晓夫的改革(1)改革内容A政治体制反对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B经济体制C意识形态方面的改革“三和理论”D对外关系的调整与改革(2)评价A赫执政10年间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方面的改革绝非他个人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苏联旧的高度集权体制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推动促成的。B赫氏的改革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揭开了苏联旧体制矛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C对国际共运有巨大影响。认识到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苏联模式也存在需要改革的矛盾和弊端。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勃氏统治时期总体来说是苏改革进程的逆转。政治体制上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趋于停滞、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旧的行政管理方法大部分恢复。意识形态方面强调科学评价估计社会主义,纠正赫氏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的“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理论,1967年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是分阶段的,实现社会主义的进程分为过渡阶段、基本建成阶段和建成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简称建成论)。对外政策方面由缓和走向扩张。1965~1975年以缓和为主,先后改善了同美、英、法、西德、意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与此同时,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国防科研投入,加速与美的军备竞赛。在军事实力上争得与美平起平坐的地位,1975年起以推行扩张型的进攻战略为重点。对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则提出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大家庭并以家长自居。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改革的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深刻革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在其各个决定性方面,即经济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人道主义性质……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更多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民主。”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思维提出的目的:尽可能消除与外部世界的对抗因素,结束与西方的冷战,减轻苏联的战略负担,为改革创造缓和的外部环境。积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消除以往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对自身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确立与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共处的关系。新思维的内容(1)基本出发点:对时代和资本主义的看法的转变(2)基本价值观:“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3)“重返欧洲文明”的价值取向(2)改革的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3月~1988年6月苏共19次代表会议前。(1)在思想理论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2)经济方面:强调重视经济发展。(3)对外关系方面,戈谋求有利于改革的国际环境和缩减军费的缓和政策。第二阶段:剧变阶段,自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到1991年12月苏解体。(1)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为主。(2)把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3)建党思想上向社会民主党转变。•A、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不强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B、关于党的奋斗目标,未提出建成共产主义,而提出实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