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2009修订)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参加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的全体学员,及其他各类别共用本课程进行学习的学员。2.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学期内“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统一征订的《形成性考核手册》为主要依据。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参加网络考核试点的学生,按照试点方案的要求完成五次形成性考核(网络),并选用网上终结性考试(开卷)或期末考试(半开卷笔试)。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半开卷考试和统一时间的终结性考试(网络)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6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总分达到60分为及格。3.考核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分析与反思现实中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运用有关的课程与教学原理、规则和策略,分析现实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养成研究、反思的习惯。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形成性考核册”为依据,以四次计分作业为主,也要考查“学习笔记”和“学习总结”所反映的学习质量。评分标准由试点电大制定。本课程期末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由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共同负责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分析与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4.考试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及多种导学、助学媒体内容制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25.命题原则(1)本课程考试命题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2)考试命题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本课程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按照教材设计的基本结构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二章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共同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第三至第九章主要以课程开发为线索,即从设计、内容选择、实施到管理等,兼顾共同的教学问题如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第十章以后,主要是对几个重要的教学论问题如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艺术进行重新阐释。试卷应包含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的题目,并强调对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察。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是:识记占20%,理解占40%,分析与应用占40%。6.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试卷可采用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或判断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或实例分析题)。各类题型分数的大体比例为:填空题占10%、单项选择题(或判断题)10%、简答题占30-50%、综合论述题(或实例分析题)占30-50%。每次命题可以灵活组合试题类型。7.期末考试答题时限考试时限为90分钟。二、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教学概念的掌握以及它们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的程度,对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教学的概念识记:课程教学(广义、狭义)理解:课程概念的分析课程概念的不同层面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方法识记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理解调查研究法的作用与程序观察研究的作用与程序实验研究法的作用与程序人种学研究法的作用与程序3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础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影响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的理解,以及对影响课程、教学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心理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识记: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学习四规律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先行组织者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建构主义教学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理解:心理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影响课程、教学的心理学派别及主要观点2.社会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识记:影响课程、教学的社会学派别、代表人物理解:影响课程、教学的社会学派别的主要观点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3.哲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识记: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理解:哲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实用主义课程、教学观影响课程、教学的哲学派别及主要观点第三章课程设计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理论把握当代课程设计发展趋势的能力。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设计的含义、基本要素及发展趋势识记: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课程设计中涉及的基本要素理解:课程设计中的课程目标要素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2.课程设计的取向识记:课程设计的六种取向理解:学术理性主义取向的含义和特点认知发展取向的含义和特点人本主义取向的含义和特点应用: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课程取向上的特点3.课程设计的模式识记:4课程设计模式的概念课程设计的四种典型的模式理解: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特点和评价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特点和评价集体审议模式的代表人物、基本特征和评价4.我国课程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识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我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特点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理解:我国课程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课程设计取向上表现出的增强课程适应性特点应用:运用课程设计的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目标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不同类型的特征及设计原则、方法的掌握,对新课程目标特征的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把三种目标模式应用到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能力。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类型、意义识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2.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识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倡导者泰勒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及两个“过滤”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及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目标表述的要素理解: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泰勒课程目标理论及评价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意义与弊端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3.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识记: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及倡导者理解: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4.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识记: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及倡导者理解: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5.我国新课程目标的特征识记:5新课程培养目标理解: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征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内容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有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和分析现有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方面的问题的能力。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意义识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种取向的名称理解:“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材”、“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含义和特点2.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原则识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包括哪几个方面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的原则理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据内容本身的性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应用: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原则3.教师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调适识记: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理解:课程标准的处理应用:教材的选择与研析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课程组织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组织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结构上的变化,以分析和指导课程实践。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组织概念、要素与原则识记:课程组织、课程要素的含义理解: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含义及特点6应用:运用常见的课程组织要素,分析某门课程的某一单元的内容结构2.课程类型及其特点识记:泰勒的课程分类分科课程的含义及特点综合课程的含义综合课程的分类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含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含义必修课程的含义选修课程的含义及分类显性课程的含义隐性课程的含义、特点及内容3.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识记:课程的横向结构的概念科目整合理论的含义三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理解: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的比例关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含义及特点应用: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课程的整合。4.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的调整识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内容及其实施原则新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新课程结构及特点理解:新课程结构调整的诠释应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第七章课程实施考核目的:本章通过考核学生对有关课程实施及其研究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实施的不同层面和水平、策略以及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成效等问题的认识,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课程实施问题。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实施及其影响因素识记:课程实施的界定课程实施有哪几种取向影响课程实施有哪几类因素理解:课程实施三种取向的特点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应用: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2.课程实施的层面及水平识记:课程实施关注程度的7个层次课程使用的8个水平理解:课程实施工作五个层面的改变73.课程实施策略识记:课程实施三种策略理解:课程实施的从下至上策略的特点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分析识记:有效的课程实施必须具备的条件理解:认识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应用:结合课程实施的理论与自己的实践工作,分析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第八章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管理及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的掌握程度,考核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和开发策略分析实例的情况。考核要求:1.课程管理及课程管理模式识记:课程管理概念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概念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概念理解: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混合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当前世界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应用:运用课程管理的理论,结合自己身边的情况,分析我国现行课程管理状况2.校本课程开发识记:校本课程开发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3.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识记:参与者因素环境因素理解:理解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理解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应用:8参照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实例4.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策略识记: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策略理解:如何运用政策支持策略如何运用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如何运用课程专家的支持策略应用:运用校本课程开发支持策略的有关理论分析某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第九章教学过程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动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分析实际教学过程的阶段的能力,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分析课堂教学的能力。考核要求:1.教学过程的意义理解:研究教学过程对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过程的本质识记:记住对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认识理解: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教学过程发展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教学过程实践说3.教学过程的功能理解:教学过程四种功能4.教学过程的特点理解:教学过程三特点5.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及其特征识记:教学过程中三种矛盾教学过程两种动力理解教学动力的特征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识记:教学过程有六阶段理解:如何理解感知知识阶段如何理解运用知识阶段如何理解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阶段应用:结合教学过程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