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一个人”指的是谁?•2、这个人都遭遇了哪些事情?主人公:索科洛夫•写作背景:•本文发表于1956年,当时卫国战争结束已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小说,即成本文。熟悉课文前情梗概:•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7岁,参加红军•国内大饥荒(1922年)父母去世•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41岁,应征入伍•(1942年)受伤被俘,智擒德军上校,回到队伍,成功逃亡。•……正文部分:浏览课文1、文章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并找出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句子。2、索科洛夫的语言有什么样的风格,并根据语言风格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性格。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凡尼亚出车祸兴奋激动重燃希望穿心的悲痛心似断裂一个人的遭遇:悲愁的心(三大波折,六次起伏)轻松光明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这一些经历,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一)索科洛夫的形象:他没有光彩夺目的外表,没有气壮山河的言论,甚至也没有轰轰列烈的事迹,他只是一个在战争中挺过来的普通人。他身上有三种朴素无华而又珍贵无比的东西:坚毅、尊严与温情。启示:战争是可怕的,它能摧毁一切——家庭、亲情、希望,但他不能毁灭的是人性的尊严,不能消灭的是对于幸福的永远的期待。人物形象分析:(二)凡尼亚:“爸爸在前线牺牲,妈妈炸死在车里”“从哪里来?不知道,不记得”他因为战争也变得失去父母,无依无靠。——凡尼亚是一个天真纯洁、又历经战乱、饱尝人世沧桑的惹人怜爱的战争孤儿。1、思考:凡尼亚是个什么人?他的遭遇怎样?(孤儿)外貌穿着:脏——眼睛如雨后黑夜的星星动作神态:活泼——已经学会叹气语言内容:年幼丧失亲人——包含孩子的纯真思考:索科洛夫为什么和凡尼亚走到了一起?•凡尼亚孤儿的遭遇使得索科洛夫想到了自己,也是因为战争变成了孤家寡人,唤起了索科洛夫对这个孩子的同情和爱心,也唤起了他自己对亲情的渴望,所以收养了这个孩子。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分析人物;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揣摩人物形象?方法点拨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揣摩:第二、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三、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四、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主题的升华通过二战家庭的悲剧,揭露了战争给人的生活、心灵造成的巨大伤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这就是战争中千千万万普通苏联人的遭遇!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结尾的艺术“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为什么要转过脸去?悲悯的心情【人道主义、悲悯——俄传统】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保持一颗童心。作者心愿的抒发: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战火……细节描写:•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关于索科洛夫眼泪的描述?•第一次:“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第二次:“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第三次:“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明确:遭遇了许多苦难,•战争带来的创伤使他欲哭无泪。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明确:身世相同;同情孩子;再次找回做父亲的幸福;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明确: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战争给人心灵带来的是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身体上的伤痛-------可以痊愈心理上的创伤------难以愈合看看离散的家庭看看可怜的孩子城市和村庄毁于一旦斯大林在1946年说,卫国战争中苏联损失700万人。此后不久,苏联官方又宣布损失1500万人。赫鲁晓夫公布的数字为2000万人。1990年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损失的军民总数为2700万——2800万人。•《一个人的遭遇》用平实的语言勾起人们的回忆,让人更关注战争剩余下来的人,更关注普通人,更关注失去生活能力的人,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弘扬了爱的主题,在美与丑,爱与恨的边缘展现出了对战争的憎恶。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一像山那样-----思考(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文本《像山那样思考》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二珍惜:我们的拥有(关于生命)文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三战争与和平(关于心灵的伤口)文本《一个人的遭遇》请把我埋浅一些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他们就骗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她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忍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请多看一眼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由于他的热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都为明天是否活着而担心。唯有小天使不同,他一有时间就唱歌,或者爬在小小的窗口上向外面眺望,有时候他会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响。不久,小天使的父亲被叫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哭了。小天使没有哭'他问:爸爸去了天堂。那儿有快乐和鲜花花吗?很快.母亲也被折磨死了,小天使对痛苦的姐姐说:天堂里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美好吗?我想是的他们去了天堂就不愿意再回来了。最后的日子到来了。数万名犹太人在纳碎的威逼下,缓缓地走向刑场进发。刑场是一个早已挖好的大坑。人们都沉默不语,死亡是如此真实地贴近每一个人的生命。面对死亡,恐惧使数万人没有任何声音。一个清晰的童音响起,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这是去天堂吗?这太好了,天堂里有自由与快乐,为什么我们要留恋这儿呢?小天使天真的话语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一震。一批又一批人倒在了纳粹的屠刀之下。轮到“小天使”了,忽然他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请等一等,好吗?”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又向远处的草坪望了一眼,继续说:“我很喜欢这个世界,请让我多看一眼吧,让我记住它的美丽,也许天堂还不如它。”人们都流泪了.一起尽情地多看了一眼这个世界:然后他们和“小天使”一起无畏地昂起头.微笑着面对纳粹的枪口。暴力能摧毁什么呢?在伟大的爱和无邪的童心面前,暴力只能使暴力者看清自己的丑恶与渺小;无论是如何地身处险境,如何地悲伤失望,请多看一眼吧,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的许多细节是多么地美好与真实啊!摘自《青年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