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①经济: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③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②思想: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冲击;一批士人四处游学、讲学,促进了文化觉醒【读一读想一想】阅读“导言”和“阅读与思考”,概括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社会背景(三)百家争鸣的表现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生平简介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著作有《孟子》1.仁政(核心)①重民②三件宝③民贵君轻2.人性论:性善论3.个人修养和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2)学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历史影响A、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B、《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C、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荀子其人荀子,赵国人,名况,字卿,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保存了荀子的主要思想。2、荀子①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思想)②人性论:“性恶论”③政治思想:礼法并施(2)学说(3)地位和影响①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被认为是“异端”②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有深远影响中国古代四种不同的天命观P5“解析与探究”1、春秋之前:天是最高主宰2、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万物本原,凌驾于“天命”之上,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3、孔子:立足于怀疑鬼神的存在和人事优先的考虑,既重视人的主观努力,又不完全否定和承认“天命”的存在。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命”指自然规律。人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政治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仁政仁义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二、墨子与墨家1、墨子简介墨家学派创始人,著《墨子》。组织严密,成员称为墨者,领导人称为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是侠客的渊源)二、墨子与墨家1、墨子简介2、墨子思想(1)主张“兼爱”、“非攻”“兼爱”与孔子的“仁”对比“非攻”是反对战国时期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强调生产劳动,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二、墨子与墨家1、墨子简介2、墨子思想3、历史影响(1)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2)战国以后,不再受人们重视。思考: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以后为什么不受重视?参考答案:1、战国时期,奴隶制已走向瓦解,大量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有深厚的社会基础;2、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地位的上升;3、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三、庄子与道家1、庄子简介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著《庄子》。与老子合称为老庄。※2.庄子的主要思想1)“齐物”: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2)“逍遥观”:①含义: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②途径:“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子简介韩国人。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韩非在法家两派的基础上吸收荀子的某些思想,构建了一整套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理论。秦始皇推崇的“韩非子”1)法、术、势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主张变法革新2.韩非的主要思想※3.历史地位(1)在当时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请思考:什么是法、术、势?孙武所著。(春秋时期)•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29种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驱人之兵”•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五、孙膑与兵家孙膑,其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一书。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要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六、百家争鸣的影响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3、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道、辩证法、无为)4、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5、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兼爱非攻,节用尚俭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儒家)孟子(道家)(墨家)(法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影响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孟子成为“亚圣”荀子“天命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深远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和“节葬”战国时期的显学,被其他学派吸收,战国后不被重视道家庄子“齐物”、“逍遥”;人必须服从自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法家韩非法、术、势结合;变法革新适应建立统一集权国家的需要兵家孙膑重视战争规律和人的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春秋战国“仁”和“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老子春秋“道”、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战国“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韩非战国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变法革新孙武春秋兵贵神速等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孙膑战国强调战争规律;“造势”;重视人的作用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膑无为、逍遥仁仁政制天命而用之兼爱、非攻懂得战争的规律严刑峻法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1.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思想家中,认为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是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3、下列关于荀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A.性本恶B.礼法并施C.是战国思想的集大成者D.与传统儒家思想完全一致6、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和荀子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D、荀子和墨子7.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8、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A、荀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9、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