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要求学习本章重点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定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结构,认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性和实现这种转变的意义。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适应我国特定历史条件建立起来的,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结构存在严重的弊端,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这种体制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抑制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力的发挥。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经济的发展的必然。本章第一节考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节考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节考察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第四节考察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第五节考察体制结构的转变和完善问题。第一节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被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从50年代开始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尽管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后,我国曾对之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和改革,但在相当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框架和基本特点没有根本性改变。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就是:(1)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把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集于一身,无论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和战略决策,还是生产者决策(投入与产出决策)和个人或家庭决策(职业选择和消费品选择),都是由政府来作出,企业处于无权、无利、无责的地位。(2)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借助于行政等级隶属关系,国家把有关指标或指令自上而下逐层下达和分解直至基层,有关经济活动的情况再通过自下而上传递提供给决策者。(3)通过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计划内容上以实物计划为主,实物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为评价、考核各级行政部门与企业绩效的主要标准。(4)经济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主要通过行政系统、利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集权型、行政化了的经济体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脱胎而来的,经济上极端落后,现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有效动员资源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严重制约着国内资金积累能力的提高,当时的历史环境也不允许我们通过大规模的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本积累不足。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使国家通过强制性的资源动员解决工业化初始阶段所需的资金积累问题,特别是通过控制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渠道和交换价格对农业部门实行强制性积累成为一种迫不得已而又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借助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产品统一调拨;在价格上,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垄断低价,对工业品特别是加工工业产品实行垄断高价,资金分配上实行供给制,生产管理上实行以实物指标为主的指令性计划,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方式。在这种体制结构下,国家力求依靠行政性强制集中动员资源,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并使之迅速发展。2不可否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的一定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新生社会主义国家迅速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利用其特有的分配方式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这种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和政府的行政化管理造成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变成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由于企业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性和经营决策自主权,缺乏内在的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被事实上的“大锅饭”分配制度所取代,优不胜,劣不汰,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严重抑制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丧失了应有的机能和活力,使本应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其生机和活力。其次,实物性的指令性计划和直接行政性管理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遏制了竞争的展开,使资源难以通过合理流动和竞争性分配实现优化配置。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来组织经济活动,分配资源,由于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供求双方不能通过市场建立直接联系。政府利用行政性手段集中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条条(部门管理)和块块(地方政府管理),把企业经济活动禁锢在条条、块块之中,使其难以开展专业化协作,发展横向经济联系,部门和地方通过行政手段把所管理的企业和部门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结果导致了条块分割和部门间的壁垒。这样,资源不能适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部门、地区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在这种组织结构下,部门和地方不仅仅是中央决策的执行者,而且能够以不同方式影响上级决策者,他们会出于本部门和地方利益以及自身利益上的考虑,向决策者施加影响,以便争取更多的资源流入所管理的部门和地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相互攀比,向中央争项目、争投资,常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第三,单纯行政性协调必然造成计划失灵。由于政府把生产流通置于直接控制之下,国民经济运行依赖行政力量来推动,排斥了市场,价值规律难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计划不可能反映市场供求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要求,计划的制定不是建立在对市场供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市场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基础上,执行过程中计划的失误也不能通过市场得到检验和校正,因而国民经济虽然能做到有计划,但并不能使按比例发展。事实上,传统体制的信息结构不仅不能为计划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且会造成信息传递滞后和信息失真,这是因为,在行政性等级隶属关系下,信息只能通过行政系统的纵向传递,由于行政性层次过多,行政链条过长,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传递时滞。不仅如此,在传统体制下,信息失真也在所难免,这是因为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传递过程中,当事人会本能地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处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人为地造成制造虚假的信息,从而造成信息失真。经济决策由于信息传递存在时滞和失真而出现失误,引起资源分配上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对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我国早有所认识,并为克服这些弊端曾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自50年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进行的改革,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变动中央与地方的计划管理权限,没有触及计划经3济体制的根本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理论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社会历史的根源。从理论认识上看,在相当长时期内,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对立,把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某些预测教条化。实行高度民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经典论据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就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失。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1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整个社会足以建立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基础上的。然而社会主义实践超出了他们的预想,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这些国家的生产社会化、商品化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商品经济需要作出理论上的回答。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前,也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经济战时共产主义实践,列宁认为在过渡时期必须保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然而,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将消亡的理论。列宁之后,斯大林在理论上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客观必然性,但他依然认为全民所有制生产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只具有商品的外壳,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国民经济整体上是由“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来调节的。此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依据斯大林的理论形成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并在相当长时期,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同时又把计划经济与指令性计划相等同,形成了“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没有指令性计划就会失去其社会主义性质”的传统观念。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支配下,不可能对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作根本性的改革。从社会历史条件看,一方面社会主义建立的时间不长,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缺乏管理经济的经验,借鉴原苏联的模式或做法,这在当时是必要的。原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来看却有某些合理的方面,有些做法如综合平衡、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等也是值得借鉴的。但原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对此如果本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进行探索、改革,是可以解决的。然而,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脱离实际的“左”的东西在相当长时期占据了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使得在很长时期不可能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济落后,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商品经济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观念有着深厚的基础,它不可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立即消失。这种自然经济观念本身具有排斥商品经济、排斥市场机制的倾向。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对于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起过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对于管理社会主义经济有可取之处,但是战争结束后,没有进行认真加以总结,把一些供给制因素带进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原有的供给制思想形成了对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层。第二节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结构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23页。4市场经济在相当长时期被当作资本主义经济的同一语。实际上,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一种体制类型,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体制类型,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它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后如何进行分配等问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类型,在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利益结构和分配方式上都有别于计划经济。从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看,它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宏观经济决策,主要是涉及经济总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面的决策;二是生产者决策,主要是投入与产出的决策,可以表述为投入既定下的产出最大化,或产出既定下的投入最小化决策;三是个人或家庭决策,这种决策一般涉及职业的选择、既定收入约束下消费品的选择和储蓄形式的选择。如何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三类决策都集中于政府或国家,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类决策则有三个不同主体作出,宏观经济决策由国家作出,生产者决策由企业作出,涉及职业选择、消费品选择和储蓄形式选择的决策由个人和家庭作出。因此,市场经济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从市场经济的信息结构来看,具有横向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在市场体制下,价格机制体现了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的本质。价格机制既给当事人提供信息,又给他们提供动力,因此既是协调他们决策的机制,又是分配经济资源的机制。”1市场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市场沟通其经济联系,价格体系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渠道。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价格体系特别是相对价格体系,一方面把有关信息传递给生产者或供给者,以作为生产者或供给者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把相关信息传递给需求者或消费者,成为需求者或消费者决策的依据。价格体系特别是相对价格体系发挥着传递信息,指导决策,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的作用。这种横向传递的信息结构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纵向信息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形成鲜明对比。从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看,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动力结构。在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社会提倡、鼓励和保护他们追求合法利益,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和由这种追逐形成的市场竞争构成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源。如果说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那么市场竞争形成的强制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