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文件中地字[2005]1号关于下发《降氟炉灶结构与材料的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贵州、云南、重庆、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省(市)疾控中心/地病所:为更好地完成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支持全国贫困地区开展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地砷病重点病区综合防治项目,保证降氟(砷)炉灶质量合格,满足卫生学和热工的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根据长江三峡地区燃煤污染氟中毒防治试点时实验室测试数据和参照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写了《降氟炉灶结构与材料的基本技术要求》资料,现发给你们。希望各项目省(市)在炉灶招标、采购、修建时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参照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5年3月30日抄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降氟炉灶结构与材料的基本技术要求目次1总则2降氟炉灶的结构3烟道与烟囱4热性能的基本要求5使用与保养附1关于《降氟炉灶热性能试验方法》的建议1总则降氟炉灶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需要,安全卫生,节约煤炭,经济易行。降氟炉灶的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使用煤种、气象条件、海拔高度和不同用途(炊事、烤火共用或单一用)及灶型(台灶、地灶或可移动式炉灶)进行;应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在保证用火与防病的前提下,照顾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选用来源较易的材料,简化制造、安装(施工)工艺。降低造价,以达到经济易行的目的。各种降氟炉灶皆宜设计成可由工厂定型生产的部件组合而成;组合化和部件标准(通用)化,是炉灶发展的方向。降氟炉灶,只应由具备能保证产品质量所需的设备、技术力量、检验手段和管理制度的单位生产。降氟炉灶需有稳定、可靠地将烟尘排到室外的烟囱,保证降氟。降氟炉灶在一定时期内,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技术员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降氟炉灶应合理使用,及时维修,加强管理。2降氟炉灶的结构以下按几种常见炉灶分别论述。2.1一般煤炉2.1.1支座炉子皆需有能稳定地支撑全部炉体与燃煤及操作所加之重量和振动的支座。支座常为三点(三条腿);铸铁炉的支座,如炉体为整体铸成时,则与其底部一起铸就;若为组合式铸铁炉时,支座由底盘和三支点组成。支腿底端形成的面积,必须大于炉具本体除炉盖板外任何一处的截面积。2.1.2风室也是灰渣室(灰坑、灰膛)2.1.2.1高度按每天清渣三次计算,取100-120mm。2.1.2.2宽度(截面积或直径)一般为圆筒型;其内径=炉芯外径mm+不小于30mm厚的保温层。风室和炉体分段组合(多为铸铁)时,其造型宜成上小、下大的截头锥管型。底部由大于风室上部直径、有承插性止口的支座托板承托。顶部由有承插性止口的托板组成;该托板上承插炉壳下口,下承插风室上口。它应稳定、可靠地承托着其上的全部设备(炉箅、炉芯、保温层、密封层、炉盖、炉圈、炉体外壳和容煤)和司炉操作时的加重。其直径等于其上的炉体外壳+10mm左右(作止口沿)。若为整体(指炉外壳)铸造时,底部往往与炉体一起铸就,风室则是上大、下小;上部为一装设在炉壳内的托板,该托板应紧固可靠,能承担其上之炉箅、炉芯、炉盘(导流盘)、容煤、保温层及密封层的重量和司炉操作时的加重。2.1.2.3二次风入口二次风入口必须设在风室,一般为四个。二次风入口面积为炉箅有效通风活截面积的5%左右。炉灶组装和使用时,炉芯的二次风道必须与此处入口对正。2.1.2.4炉门(风门、清渣门)这是唯一的进风门,此外不应再有进风处。风门以圆形(直径80-100mm)或椭圆形[长轴×短轴=(100至120)mm×(80至100)mm]为宜。炉门必须有开、关灵便、通风量可调(大、小直至关严)的门(盖)。有灰渣撮的炉灶,其撮子的造型,应设计成有调节进风量的风门。2.1.2.5风室顶部板(托板)中部有与炉箅有效面积等同的圆孔和一般为四个的二次风入口。此托板材料宜为铸铁(GB/T9439—1988,HT100),厚10mm;若为普通碳素钢板(GB/T700—1988,Q235,A),可取3-4mm。2.1.2.6风室材料宜为铸铁,厚度不应薄于5mm;用普通碳素钢板,不应薄于2.5mm。2.1.2.7风室内部在使用前,应用水泥(最好是耐火水泥)掺合保温材料抹成上口除有二次风入口者外,应与炉箅面积一致;中部除进风口(亦是清渣口)不抹外,大体是圆筒形;下部呈坡向炉门的下凹半球型,凹底也应抹由耐火、耐磨又保温的材料。这可以减少散热和加热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强化燃烧,提高效率。2.1.3炉箅2.1.3.1炉箅面积炉箅面积直接关系着燃煤量的多少和火力强度。炉箅的面积应根据农村用火量大、且急的特点,按常用煤种和小时燃煤量选定:烟煤1.3-2.0kg/h;无烟煤1.2-1.8kg/h;石煤3.0-6.0kg/h。炉箅面积因为都是圆形,故由其有效直径取定:按燃烧1公斤烟煤和无烟煤取90-100mm,燃烧1公斤石煤取85-95mm设计;所以,燃用烟煤和无烟煤时,常取200mm,不宜小于180mm;燃用石煤时,常取300mm,不宜小于250mm;燃煤量特多或煤质特次者,取350mm。2.1.3.2炉箅的齿应上宽、下窄,呈倒梯形;炉齿之间形成的通风活截面积:燃用烟煤和无烟煤者,不小于45%;燃用石煤者,不小于65%。上述炉箅面积只是在此通风活截面条件下的数据。2.1.3.3炉箅一般为固定式。2.1.3.4炉箅的材质为铸铁(GB/T9439—1988,HT100),厚度10mm。2.1.4炉芯(内为燃烧室)炉芯是降氟炉灶的核心。除蜂窝(藕)煤炉外,皆应按炉型选配下述规格炉芯。2.1.4.1炉芯大小炉芯应为上小、下大之截头锥管型,以强化燃烧。上口内径取140-150mm,应不小于120mm。下口内径即前述炉箅的有效直径。2.1.4.2燃烧室高(指炉箅上表面至出口水平面的垂直高,亦即炉芯的深度)度。燃烧烟煤和无烟煤者,宜取260mm,不应低于240mm。燃烧石煤及其它灰份大的煤者,宜取350-400mm,不应低于300mm。2.1.4.3火焰区与容煤区高度燃烧室可分容煤区和火焰区(燃尽区)两段,上段为燃尽区,下段为容煤区。在可用火期间,火焰区的高度在燃烧烟煤和无烟煤时,一般占1/3左右,约70-90mm,不宜低于60mm;燃烧石煤者相对可低些,但其绝对高度也宜70-90mm,不应低于60mm。否则难得燃烧完全。容煤区高度宜占燃烧室总高(深)的3/5左右,不应低于1/2,煤质好者小,次者大。封火期间,原燃尽区段也不宜小于40mm,更不应将煤添至炉膛出口。2.1.4.4燃烧室(炉芯)上口距锅底为25-35mm,不得小于20mm,也不应大于50mm;有炉盘时(宜有)此则是炉盘底部烟气入口处的弧面与锅底的距离,俗称吊火高度。2.1.4.5炉芯壁厚与材料①普通耐火材料(耐火度为1580-17700C,马弗炉内煅烧不低于14000C)不薄于30mm,要求内、外和两端皆须整洁,具有耐火产品应有的光洁(釉面)耐磨、抗热疲劳、抗氧化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0-15Mpa。不应低于10Mpa。②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制作时,厚度亦不应薄于30mm。上述两种材料制成的炉芯,皆至少应做到由一米高处垂直掉于地面不破损。2.1.4.6石煤炉清渣门石煤炉炉芯下部应设计一直径50mm左右的清渣门。2.1.4.7二次风道二次风道宜在炉芯表面、由底部到出口处,预留四条深10mm、宽40mm的整齐凹槽,此时需在炉芯外裹一层钢板,才能形成风道;也可另用钢板卷制或由钢管和其它耐高温的材料组成,此时该二次风道则穿行于保温层中。二次风道的通风活面积相当于炉箅有效通风活面积的5%左右。2.1.4.8二次风出口二次风出口中心距炉芯上沿(燃烧室出口)30-35mm;一般为四个,口径宜为20mm,不小于15mm。2.1.4.9二次风量二次风应斜下吹向燃烧室中心。二次风不是单纯地为了补充风,其根本作用是搅拌可燃物与过剩空气,使它们混合、燃烧;同时也补充一定量的空气,其风量,一般为总风量的8-15%。2.1.5炉盘、导流盘2.1.5.1炉盘炉灶皆应有稳定地装设于炉芯上沿、并插入燃烧室10mm左右、上口斜坡(前低、后高)的半球型炉盘。其造型应根据当地常用尖底锅设计。内弧表面的下段,距锅底35mm左右;中段25-30mm;上段,由于是前低后高之斜口,因而前部也常为25-30mm,上段后部则不大于20mm。插入炉芯段下口外径应与炉芯出口内径吻合。炉盘上口。非回烟炉按造型延长时,其上口内径比炉盖板中部开孔直径大25-35mm;非下反烟、即烟气出口在炉灶上部后端者,该炉盘上口后端,应有长于烟气出口宽的一段紧靠炉盖板;前端距炉盖板25-35mm。热烟气自燃烧室上升,加热炊具后,由炉盘口下返,经炉盘与炉体外壳内表面之间形成的环形烟道,由前而后,加热炉壳壁(也对炉盘进行保温)再从后部紧靠炉盖板的烟气出口排出,进入烟道,继而由烟囱排到室外。炉盘下口内径,宜小于燃烧室出口内径6mm左右。炉盘的功用在于使燃烧室出来的热烟气,比无炉盘时能更大面积、更快速度冲刷、传热于炊具,降低排烟损失,是炉灶必有的部件。2.1.5.2导流盘是在炉盘内弧面按30度划分,增设了凸起的12根底宽10mm、双向前、弧形、均匀的肋条。按造型,肋条顶部与锅底的距离一般是5mm左右,但由于导流盘上口前低、后高,故其前部将大于5mm。导流盘更有利于烟气对炊具的传热,提高热能利用率,宜推广应用。2.1.5.3炉盘、导流盘的材质为铸铁(GB/700—1988),要求HT150,壁厚5mm左右,其中插入燃烧室段厚3mm左右。2.1.6保温要求全部炉芯外皆必须用绝热材料保温,炉芯出口以上段,可不保温,以利散热烤火。常用保温材料有:石棉、矿渣棉、玻璃纤维、膨胀珍珠岩、硅石、硅酸钙、硅酸铝纤维等。各处厚度不一样,炉芯出口处外最厚,但最薄处(炉芯底端外)也不得薄于30mm;并须填实。保温层上面,须抹一层耐火、防水材料作保护。2.1.7炉体外壳2.1.7.1高度①整体设计者,是指自炉底(除支座腿外)至炉盖板下的炉体外壳高。高度=风室高mm+炉芯高mm+炉盘壁厚mm+30mm+当地常用尖底锅的深度mm≌风室高mm+炉芯高mm+80-100mm。②非整体设计,即由炉体与风室组合而成的炉子,则是指风室以上至炉盖下的炉体外壳。高度=炉芯高mm+(80至100)mm。2.1.7.2内径炉壳下口内径,即炉箅标高处,等于炉芯底端外径mm+(2×保温层厚)mm。炉体外壳上口宜大于下口。上口内径不应小于300mm,否则难以保证农村居民的习惯要求;但常用小锅者则应根据锅口取定。2.1.7.3石煤炉在炉箅标高处应设一直径50mm的清渣门,并应有可关严的门(盖)。2.1.7.4材质①铸铁(GB/T9439—1988)HT100-150,厚度应为5mm。②普通碳素钢板(GB/T700—1988。Q235,A。),厚宜为3mm,不得薄于2.5mm。③普通碳素钢材的焊接质量应符合GB/T12461—1998的有关要求。2.1.8炉盖板(炉面板)与炉圈盖除固定锅的台灶外,所有的降氟炉灶皆必须有炉盖板和炉圈盖。2.1.8.1炉盖板中部开孔小于炉壳内经15-25mm。盖板背面与炉体上口相接处,需设计有与炉体外壳上沿相吻合的止口或凹槽,以利稳固和密封;并须设螺栓固定。炉盖板的宽度按当地习惯设计。材料宜为铸铁(GB/9439—1988)HT100。厚度为10mm。也可根据当地习惯,使用其它金属材料;但须保证其与炉体外壳相接处的密封和稳定及应有的强度。2.1.8.2炉圈是指设于盖板中开孔部位的几圈炉盖。①一般由两圈(也可为三圈)加一块凹形整板组成,该凹形整板中部需铸就一可由炉钩勾起的横樑,盖上不得留孔。②各圈之间及其与盖板的衔接处,需有宽不小于6mm(宜为10mm)、深4-5mm的直角型止口,以达密闭不漏烟的要求。③材质为GB/T9439-1988,HT150。厚度应为10mm。炉圈盖是炉灶中最易损坏的部件,除使用时应注意外,首先是材质、结构与工艺要合理;故要求用上述铸铁标准中的HT150,同时推荐用套叠式炉圈。2.1.9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距炉体上沿20mm左右,再短将影响炉体上口的强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