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优秀课程建设汇报历史沿革我院在独立学院中较早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面向全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应用写作课。《大学语文》属全校公共基础理论必修课,已于2010年10月已经完成了合格课程的建设,目前有进一步建设为优秀课程的必要。课程定位我院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语言交流能力是一个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现代社会要求“合格+特长”的人才。而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是其成长为人才必须达到合格的最基本的要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目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教育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基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教学内容•(一)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课程以中外文学文化发展史为纲,以名著名篇导读为纬,使每部分内容有内在联系;中外著作和作品有点有面,课堂精讲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文学切入观照文化,启发学生开拓视野,深化学习;注重文化源流和现代作品,评介与分析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读、思、说、写”的自学自悟能力。教学团队分析•《大学语文》教学团队,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课程负责人和各位主讲教师信息素质过硬,每人均能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精心制作PPT文档;运用音像资料辅助教学;充分使用虚拟场景、虚拟情节、虚拟氛围、虚拟角色等现代技术手段,取得教学实效。•教学团队人均年发表论文1.5篇。•学缘结构:教学团队六人分别来自华中师大、华南师大、中山大学、澳门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师资配置情况:师资配备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一批中青年教师正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崭露头角。•本课程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合理,主要成员的四位均有六次以上相关课程教学经历,陈湘君、李莉亚多次教学考核结果为优秀。教学团队结构(一)•《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梯队合理,力量雄厚,并且相对年轻,富有朝气,知识谱系前沿新潮,能力结构健全合理,教育背景多元丰富。具体结构比例如下:•一、学历结构17%50%33%博士硕士本科教学团队结构(二)•二、年龄结构:•三、职称结构:职称副教授讲师助讲人数222比例33%33%33%年龄30-3940-49人数42所占比例67%33%33%67%0%40—4930-3934%33%33%副教授讲师助讲教学团队一、课程负责人与教学相关的研究一、2004年1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培养语文思维品质的途径》ISSN1004—0498CN42—1016/G4二、2005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发表论文《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心理素质的基础》ISSN1000—2456CN42—5047/C三、相关课题研究:2007年9月参加省级科研课题“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研究”,结题论文获得省教育厅优秀奖四、2010年《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与研究论坛”征文大奖赛一等奖二、课程负责人近几年出版专著情况一、2005年2月,武汉出版社出版《创意文化》ISBN7-5430-3212-0二、2007年6月,中国发展出版社《创维涅槃——企业规模领导力成功样本》ISBN978-7-80234-040-4\F.639教学团队课题研究本教学团队于2009年11月申请课题《大学语文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研究》已被学校立项(编号:09THJG011)。目前研究进展顺利。在项目研究中,每个成员负责一个专题。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利用教改课题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中,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教育的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讲教师与教学相关科研•李莉亚•1.《粤方言ABB式形容词构词初探》《现代语文》2008年第12期•2.《现代汉语叠音式成语初探》《文教资料》2009年2月版•3.《浅论主从句的归属》《语文学刊》2009年第3期•4.《幽默背后的厚重》《现代语文》,2010年第9期•5.2010年9月担任《大学语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黄清华•2009年下半年参编了两部教材《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并任《应用文写作》副主编。•陈湘君•1.《刍议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情结》《科学决策》2008年6月版•2.《漫谈戏曲中的黄门赋》《现代语文》2009年5月版•3.2010年9月参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4.2010年9月参编《现代财经应用文》,国防科大出版社出版•罗忱周楠均发表论文两篇《大学语文》优秀课程建设重点(一)(一)将原来的“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结合起来,构成了新型的综合“大学语文”——包括“大学人文语文”和“大学应用语文”的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教法体系,有别于一类综合大学主要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性的特点,也力求避免高职教育中重视应用而忽视人文修养的可能。《大学语文》优秀课程建设重点(二)•(二)完成了“特色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第二课堂—考核办法”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立体课堂”,可以实实在在落实“人文修养+汉语能力”培养的目标,效果明显。《大学语文》优秀课程建设重点(三)•(三)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摸索总结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了“督导自学,因材施教,以考促学”的新型导学模式,形成了系统的导学测试方法和制度,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得到实践成功的验证。具有较大的推广的价值。优秀课程创新点(一):教学内容1.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明确定位在“精神教化+语文技能”。针对文科专业学生,注重培养“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又能大体自圆其说的能力,为写作实践积累知识和智慧.2.在语文教育观念方面坚持文化语文观,大语文观。优秀课程创新点(二)教学方法1.在教学安排上采取以专题带作品的结构模式。2.课堂讲练结合,引入辩论、头脑风暴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3.拓展教学,督导自学,课内外结合,注重应用能力培养。4.指导研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秀课程创新点(三)教学模式1.构建新型的情境——思维型教学模式2.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3.构建活动型教学模式4.构建批判型学习模式5.构建合作型学习模式教学效果•1.陈湘君于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比武大赛,获文科组第一名。•2.李莉亚于2008-2009第一学期,获天河学院优秀课程教学观摩比赛三等奖,并获天河学院“教学名师”称号。•3.李莉亚于2009-2010第一学期,获天河学院青年教师授课比武大赛(文科组)第一名;学生满意度•本翻译091班张静本国贸091班周丽明本财管103班李绣本财管104班罗智慧等一大批同学给我们教研室留言,表达了对《大学语文》的喜爱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见申报材料)在去年学生网上评教评比中,语文教研室所有主讲教师主讲《大学语文》课程的得分都在90分以上学生获奖情况•一.本自动化061谢韬在2009年广东省南粤杯大学生辩论赛最佳风采奖(指导:李莉亚)•二.本营销071林霖(指导:陈湘君)(1)2009年广东省“南粤杯”大学生网上人生规划三等奖。(2)2009年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等奖省内同类学校比较•大学语文课程在我校开设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资源。我校师资队伍雄厚。教学水平与省内外同类课程相比,均有较强的优势。•我们自编教材得以出版,并且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目前广东省内有白云学院、广州大学华软学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四所独立学院都在使用本教材,充分说明我校《大学语文》教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建设规划•2010-2011年:•(1)调查、了解国内《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状况,确定标杆。•(2)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找差距。•(3)制订课程建设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4)完善教材再版、教学录像制作、教学课件制作和相关资料整理,上网,形成较完整的课程体系•(5)申报校级精品课程•2011-2013年:•(1)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2)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3)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4)教材的更新。教材2—3年更新一次,在立体化教材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材的网络化。谢谢各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