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简介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是山东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科研及教学中心,是山东省卫生厅重点学科,长期在我省心血管病领域发挥“龙头”作用,指导带动我省心血管内科专业的发展与提高。目前心内科拥有31名医生,其中正高级职称16名,副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拥有博士学位者21名,拥有硕士学位者4名;近一半医生具有国外学习进修经历。所有医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侧重于不同的研究方向,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医疗集体。心内科还拥有国内外一流的诊疗设备,其中多数为近年来添置和更新的高档进口设备。我们现有两个导管室,装备了GEINNOVA2000等5台大型DSA造影机,还有波士顿GALAXY2血管内超声仪1台、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仪1台、多导生理记录仪2台、射频仪1台、CARTO消融仪1台。病房和相关科室拥有超声心动图仪6台,双源冠脉CT1台,心电监护仪3套等医疗设备。所有医疗设备总价值约5千万元人民币。心内科目前包括冠心病、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老年病等专业研究室,有冠心病科、心电生理科、普通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内科急症、老年病等七个病区,共134张病床,其中CCU有床位12张。年门诊量20余万人次,年收治患者约5000人次。冠心病介入治疗年500余例,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300余例,起搏器植入等其他介入手术约400例;无论手术的数量还是难度,均居于全国先进、省内领先的地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旋切和旋磨术、急性心肌梗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生理性双腔起搏器按置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房颤射频消融等新技术均由我科在省内首先开展。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是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是山东大学博士点,拥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已培养心血管内科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多次主办全国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心血管病进展学习班、心电生理进展学习班、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学习班等。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主办的“黄河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邀请国内外多位著名专家讲课,参会人员近千人,已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之一。此外,本科室受省卫生厅委托,举办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进修班已20余年,为全国各地及本地区多家医院培养了数百名心血管专科医师,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科每年协助省内外基层医院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2000余例,带动了全省介入诊疗的普及和提高。在科研工作方面,本科近几年来承担了卫生部、山东省科委、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委的多项科研课题,并参与了2项“九五攻关”课题的研究。荣获山东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奖等共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主编学术专著4部。崔连群,男,1956年生,汉族。医学博士。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冠心病科主任。现为山东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心血管病中心客座教授;黄河国际心血管病学会主席;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山东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卫生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青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人大代表。《当代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1991年开展了PTCA、PBMV、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周边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旋切术,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首创了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在省内32所医院建立了62个“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研究分中心”,自1999年起,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心急梗死获得成果,并开展了有关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做4682例冠状动脉造影,8806例PTCA术,636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32例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121例冠状动脉旋磨术,128例冠状动脉旋切术,169例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和318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36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心急梗死。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2篇;主编专业书5部;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进步奖5项。获国家级专利6项,带硕士研究生15人,博士研究生12人。刘同宝,男,1956年生,现任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介入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山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功能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等。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断与治疗,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名;撰写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及主译专著各一部,参编专著9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山东省医学进步三等奖一项。自1993年率先在我省开展快速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至今已完成射频消融手术近两千例;率先在我省开展儿童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数量、质量、种类及手术难度方面,一直处于我省的领先地位。2006年又开展了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工作,目前已成功完成20例,取得良好效果。自1976年开始进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工作,近年来,又相继开展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疗(CRT)等新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起搏器植入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每年起搏器植入数量在150~200例。朱兴雷:男,出生年月:1945年9月,硕士研究生硕士,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山东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医学会心脏介入专业副主任委员;兼任《山东医药》《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985年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治疗,1994年在国内较早开展肥厚型心肌病的DDD起搏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5名,获科研成果10项,发表医学论文80篇,主编和参编医学专著8部。荣誉及奖劢: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第一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3项(第二位)山东省医学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位)全国心脏瓣膜成形术铜球奖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