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蒙古建国://一、蒙古族的崛起蒙古部的祖先是室韦的一支,室韦与鲜卑、契丹同为东胡之裔。在唐代,他们被称为“蒙兀室韦”,居住于今额尔古纳河流域水草丰美的地区,有了初步的畜牧业。辽代,鞑靼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的泛称。此时的蒙古只是鞑靼之一部。草原上的部落集团,处于频繁的混战中。蒙古本来只是12世纪后期漠北草原上诸多部落的一部。1206年,其首领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国。作为蒙古民族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他的后代被称为“黄金家族”。二、建国前后的制度1206年前后的制度主要包括:1,建立千户、百户授封制度:把全体草原牧民按千、百、十户的方式进行编制,由贵族世袭统领。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基本行政单位。征服部落被拆散,编入不同的千户。草原上原来的氏族逐渐分解,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草原游牧国家的政治制度得以发展到新阶段。2,创建怯薛卫军:“怯薛”,蒙古语“轮值”之意。由贵族子弟充当大汗身边的护卫亲军。怯薛作为大汗的近臣,参与军政事务的策划、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蒙古早期国家行政中枢的职能。“郎官制度盖为政制浅演之民族所必经之一级,如后世金人以世胄或士人为内侍,又如元之四怯薛制等,皆略相似。”大蒙古国(1206-1259)3创制蒙古文字4、颁行法律与设置司法长官5、分封子弟汉字音译的《蒙古秘史》三、大蒙古国的征战1、对周边的征服:1209年收服畏兀儿;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46年收服吐蕃;1253灭大理2、大规模的西征中亚、欧洲大陆等,欧亚政治格局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第一次:成吉思汗的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攻入花剌子模,1222年占领整个中亚,兵锋所及,达俄罗斯、乌克兰境;第二次:拔都西征。1234年窝阔台决定远征欧洲,派拔都率军西进。从1236年到1241年的五年间,蒙古军横扫今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等许多欧洲国家。第三次是旭烈兀的西征。窝阔台死后,贵由、蒙哥相继为汗,蒙哥1252年派旭烈兀西征,目的是要征服伊朗。到1257年征服了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地。经过三次西征,蒙古国几乎征服了半个世界,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蒙古帝国之所以能迅速征服半个世界,原因是:①当时蒙古人正处于以掠夺战争为职业的阶段,有一支由骑士组成的强悍军队(作战有共同目的),又有成吉思汗这样雄心勃勃、富有组织才能的领导人物。②以共同分配掠夺物为号召,把被征服部落变成他们征战和掠夺的力量。③从中国和西域学得了火器和攻城技术,大大加强了破坏力量。④围绕蒙古的亚欧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分裂落后的状态。有些国家虽然有先进的文化,但不能组织起来抵抗侵略。元代的政治制度一、大蒙古国的分裂1、激烈的汗位争夺可汗“忽里台”大会推举制,四个儿子,为蒙古国的分裂埋下了伏笔2、草原本位与“汉地不治”政策广大北方汉族集居区,长期处于战火、屠杀和荒芜状态3、耶律楚材和忽必列的努力窝阔台时期的耶律楚材(汉化、儒学程度很高的金朝贵族家庭)蒙哥时期的忽必列(身边有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崇孔、恢复农业、制止破坏农工商的行为等,如规范经济行为,改抢劫为征收的方式等。“(耶律楚材)大有造于中国;功德塞天下”——明:沈德符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忽必列即位、大蒙古国的分裂、大一统格局的重建、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传统中央集权制王朝的建立1、元朝的建立蒙古军通过南进和西征,夺取了大片的领土,但并没有放弃灭宋的计划。蒙哥分兵三路,进入大理国。在灭大理后,又征服安南,对南宋形成了包围之势。但在合州之战中,蒙哥被军用炮石打死,南进受阻。蒙哥汗死后,忽必烈急于争夺汗位,遂与南宋权相贾似道达成议和条件。1260年三月,忽必烈即大汗之位。忽必烈凭借汉族地主阶级和一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于1264年击败了对手阿里不哥,夺得了最高统治权。1264年,忽必烈建都燕京,改年号为至元。1271年,忽必烈依照汉族的传统,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1272年改国都为大都(今北京)。://、元代的统一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立即向南宋发动进攻。1276年二月,元军占领临安,俘南宋恭帝、太后及官吏等北上。1279年二月,宋朝残部在元将张弘范的追击下走投无路,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南宋灭亡。至此,元朝统一了全国。首先,它结束了从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从而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的长期统一。其次,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再者,它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没有国家的统一,元朝的天文、地理等科学,就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水平。第四,它更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元者,至大三、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建立后,忽必烈顺应形势的发展,采纳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的主张,实行汉化政策,接受了先进的封建统治制度。1、中央制度:元朝的中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设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等,统称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2、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大都附近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叫“腹里”,其它地区(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等)设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设置同中书省,有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达鲁花赤”: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各设“达鲁花赤”(管民官),由蒙古人担任。达鲁花赤:官名。蒙古语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之意,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元时汉人不能任正官,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州县均置达鲁花赤,主要由蒙古人充任,亦常参用色目人,以掌印办事,把握实权。3、边疆管理在西藏。①当时喇嘛教萨迦派领袖代表西藏地方同蒙古建立了宗藩关系,西藏正式划归中央版图。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为国师,又任命为总制院(后更名宣政院)长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元政府还在西藏设立地方机构,并征收赋税、屯戍军队及设置驿站。西藏遂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区域。②元朝在云南设置了行省,以瞻思丁·赛典赤为首任行省长官。从此,云南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③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巡检司隶属泉州晋江县(今属福建)。这也是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4、交通管理为了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元代加强了驿站和急递铺的建设。在元代,驿站制度极为发达。以大都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同时,还有与驿站并存的急递铺,是专门传递紧急文书的机构。元行省示意图行省——行中书省事之简称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经济和文化元代驿站图元朝的经济与社会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农业忽必烈在位期间,先设立劝农司,后又更名为司农司、大司农司,派出许多劝农使分赴各地整顿农桑。编写《农桑辑要》推行军屯、民屯及军民和屯等屯田措施兴修水利等其它许多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元代棉花种植的逐渐推广,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成就。也为手工业的革命创造了条件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世居金中都,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窝阔台汗三年(1231)任中书令,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多有襄助之功。后脱列哥那称制时,因屡弹劾皇后宠信之奥都剌合蛮,渐被排挤。公元1244年的5月14日,悲愤而死.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忽必烈遵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耶律楚材的政治愿望在忽必烈汗时期的实现.://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