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那么,好的开头究竟有哪些标准呢?第一,要明。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第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三,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议论文的开头有开门见山法、宕开一笔法、设置疑问法、征引名言法、概括介绍法、树立靶子法等多种。不论用哪种方法开头,都要简洁、有力。一、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的写法可以使论点鲜明突出,便于作者围绕论点选择材料,展开论证,也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要点和结构。它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古语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名人志士都很注重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是福》1、引用名言。此开头,引用古语直接入题,简洁明快。既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又为下文的议论张本。自负,像一个泥潭,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自卑,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难以把希望之火点燃。所以,我们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自负与自卑》)2、运用修辞。用比喻的修辞来说明主旨,给人具体形象的感觉,便于读者认识所论述的观点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立谏言者事业有成而名垂千古,拒忠言者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忠臣的声音》)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鲜明醒目。水者,柔也?(《水声潺潺》)四个字开头,用笔极省,借助疑问,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3、巧设疑问。我赞美“舍生取义”。因为“舍生取义”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的人生哲理,它激励人们为了真理和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它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圣洁,它使一切见利忘义之辈、苟且偷生之徒变得渺小、丑恶。(《舍生取义赞》)直接对“舍生取义”加以解释和阐发,表明自己的观点,鲜明而简洁。4、解题。二、缘事入笔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一个事实或材料而开头。主要细分为三种形式。1、略述式。据说,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向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回答说:“‘一’字最难写。”初一听,真不解其义,然而,细细一想,却觉得含义深邃——那就是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难做到的。这段开头,简述一个材料,然后由此得出论点,简单明了。闲谈中听见有人这样批评一些能言善辩的同学:“一个中学生高谈阔论、鼓唇弄舌像个啥样子?”言外之义,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的同学都是“华而不实”,该贴上“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标签了。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那些将自己埋入书山题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才能得到“稳重”、“塌实”的美称,他们才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形象。这纯粹是一种误解和偏见。2、简析式。此开头在列举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后,进行简要的评述,然后再提出论点,有理有据,让人信服。3、引申式。在文章的开头叙述一个故事或一个事实,然后通过联想引申,得出论点。这样的开头往往因为从材料中引申出论点,立意也就很深了。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15年,一批欧洲传教士在大洋洲极北处建立了一个传教站。在其不远处,有一个原始部落,他们还使用着磨制石斧。于是,传教士送给土著人大批短柄钢斧,旨在提高土著人的生产效益。结果却大出所料,那些钢斧只是增加了土著人的睡眠时间。乍一听,这像是个笑话,细一想,却觉得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需要人们正确认识的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较高素质的生产者,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会有发达的生产力。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有的开头方法不妨在套用中逐渐掌握,在今后写作实践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了便于记忆,把它凝缩为8个字,再押上韵。这8个字是:顺,逆;引,喻;释,比;问,记。(一)顺——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二)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三)引——引名言打头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四)喻——用比喻开头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1、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2、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3、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感受到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一定体会到什么叫强烈的责任感。请你以“责任”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