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教学理论与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华南师大教科院李求真主要问题:一、教学概念二、教学过程三、教学系统四、教学原则五、教学方法六、教学组织形式七、教学基本环节八、教学评价(教科书P327-331)一、教学概念教学辞源教学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小结: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点1、“教学”的辞源中国古代,“教”有教授、教诲、教化、教训、告诫、令使等含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觉悟也”。这里,“施”即操作、演示;“效”即模仿、仿效。“教”侧重于传授和接受的行为,“学”偏重于内心的感受和所得。“教学”就是指传授、仿效而心有所得。在英文中——教(讲授和教导)——teaching学习——learning教与学——teachingandlearning教学活动——instruction古今中外,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2、对“教学”不同层面的理解——最广义理解:把教学等同于人的生活实践。广义理解: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影响活动,它等同于教育。狭义理解: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更狭义理解:教学等同于技能训练。具体的理解:指现实发生的具体教学活动,如每天的上课。国内有代表性的“教学”定义“‘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李秉德)“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王策三)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王策三)国内比较通用的教学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3、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包含关系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除教学外,还有其他工作,如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后勤工作等。教学与智育——交叉关系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智育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任务。将教学等同于智育,容易导致对智育途径和教学功能的狭隘化甚至唯一化的片面认识,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害的。4、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教学的作用——“三基一个性”(1)授受基本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教材P263)小结:“教学”的基本要点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2、教学的作用在于授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追求。3、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一条基本规律。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的本质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开展的程序结构。教学过程的概念有不同层面的指称——(1)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2)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3)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中学期间等,从开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4)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过程;(5)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2、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所提出的认识任务要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要跟学生的认识潜力相符合,并在学生进行一定紧张度的智力活动之后就能得到解决,这是基本矛盾成为教学动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教学任务跟学生认识可能性之间差异太大,甚至在学生充分努力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完成任务,那么,这样的矛盾不仅不会成为教学的动力,还会成为教学过程的阻抗力。3、教学过程的本质有学者把教学本质归为10种观点:特殊认识说、发展说、层次类型说、传递说、学习说、统一说、实践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和价值增值说。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本质观——教学认识说或特殊认识说,即教学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基本观点是: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具体说,教学要解决如何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问题。教学作为认识活动,又具有特殊性,它是由教师教学生主要学习现成知识,以认识世界和发展自身的活动,它是一种教学认识。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是: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1)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2)有教师教(引导)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4)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4、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2)激发学习动机(3)感知教学材料(4)理解教学材料(5)巩固知识经验(6)运用知识经验(7)测评教学效果(教材P278-281)三、教学系统教学系统的含义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1、教学系统的含义教学系统,实质上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2、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三要素说: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组成。四要素说: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等四个要素组成。五要素说: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等五个要素组成。六要素说: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媒体、目标等六个要素组成。七要素说: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等七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教师——是课程研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活动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还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内容——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环境——是指影响课业进程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一般分为班级、校内和校外三个层次。(图示见教材P269)四、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定义教学原则的依据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定义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育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1)教学原则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2)教学原则的确定有赖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3)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评价有着指导作用。2、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教材P292-293)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文以载道、教书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知行统一)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教材P294-297)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的含义: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该原则的依据:(1)它是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反映。(2)它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的地位和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应用该原则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既要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课程资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五、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的分类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当代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堂“失败的课改课”某学校一位数学老师在讲“二项式定理”时,认为如果再像过去一样采取讲授法来教的话,就过时了。于是,他把“二项式定理”的结论写在黑板上,在没有给学生提供任何辅助材料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探究“二项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结果,全班学生不知所措,过了半个小时,这项学习内容毫无进展。这位老师的新教学方法,也让前来观摩听课的老师们大惑不解,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失败的课改课”。思考:这堂“失败的课改课”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几个要点:(1)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联系而构成的。(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3)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具体动作。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上位概念。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由一系列教学方式组成的;反过来讲,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分解成各种教学方式。例如,对讲授法的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指各种具体的物体和工具。教学方法不是某种实物,而是指对各种教学手段的操作和运用。二者不能等同2、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的分类涉及两个问题:(1)教学方法分类的标准、依据和基础是什么?(2)根据每一种分类标准,如何划分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分类根据运用教学方法的不同指导思想,把教学方法分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注入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过程(或学生的认识过程)的阶段,把教学方法分为:保证学生积极感知和理解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知识、技能和技巧检查的教学方法等。(前苏联学者的观点)根据师生活动方式,把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如练习法、实习法、实习作业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等。(我国对教学方法的常见分类)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语言性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方法语言性教学方法含义:是指教师和学生主要以语言,尤其式口头语言作为媒介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能在较短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作用讲授法的类型: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采用讲授法应该注意的问题讲授法的类型(1)讲述法:教师通过叙述和描绘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生动而形象的讲述,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事物的清晰表象和概念,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讲述法适用于各科内容的教学。它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使用得十分广泛。(2)讲解法:教师采用系统而逻辑严密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和定理的方法。它多运用于理科教学。(3)讲读法:把讲、读、写等综合起来运用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