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地下建筑概述•地下建筑烟气流动特点•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第一节地下建筑概述地下建筑是指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要低2米以上的建筑。包括附建的地下建筑和单建的地下建筑。附建式地下建筑队是附建在高层建筑下部,其层数有一层至三层或更多层不等,如地下商场、旅馆饭店、各类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地下停车场等。单建式地下建筑是单建在室外自然地坪以下或岩石中的独立建筑,如地铁、铁路隧道、海底隧道等。•1、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2、提供适宜的环境。•3、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人类社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量的地下建筑应运而生。如地下商场、地铁、地下住宅等。这些场所的开发利用是有效地利用空间、解决人口膨胀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出于国防建设的考虑。二十一世纪,地下建筑物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地下建筑及布置特点•组成:出入口、通道、洞室•一、出入口:•1、出入口的种类:主要出入口、安全出入口、连通口、特殊用途出入口、临时出入口•2、出入口的形式:•水平出入口倾斜出入口垂直出入口二、通道主干道、连接通道、迂回通道•三、洞室•贯通式梯式环式•棋盘式厅式第二节地下建筑烟气流动特点1、一个出入口时第二节地下建筑烟气流动特点2、当地下建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口时第二节地下建筑烟气流动特点3、大型地下设施(如地铁、地下商场等)烟气流动:•1、烟气的流动性质•2、烟气在洞室内的流动•3、烟气在通道内流动1、烟气的流动性质烟气温度越高,烟气流动速度越快,与周围空气混合作用就减弱;反之,烟气温度越低,烟气流动速度越慢,与周围空气混合就加强。烟气流动还与周围温度、流动的阻碍、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气流的干扰等有直接关系。•2、烟气在洞室内的流动•3、烟气在通道内流动第三节地下建筑火灾特点1、烟大、温度高2、人员疏散困难3、泄爆能力差4、扑救困难火场温度高、烟气浓,不易散出1、散热困难,温度迅速升高。2、供氧不足,发烟量大。3、出入口少,烟气不易散出。4、电源被切断,通风、空调系统失灵。地下建筑发生火灾,由于地下建筑绝大多数无窗,而且与外部相连的通道少,面积小,发生火灾后在封闭空间内,热烟排不出去热量骤集,散热困难、地下空间温度提高快,可能较早出现轰燃现象。此时火灾房间的温度会很快由室温上升到会800℃-900℃,烟气温度可达600℃-700℃,火源温度可达1000℃以上,热危害严重。人员疏散困难(1)火场温度高,对人员易造成伤害(2)烟气浓度大,造成能见度较低当烟的浓度大时,即使通道内有诱导灯指示但能见度低,视距往往低于3m,甚至不足1m,加上人们在火灾状态下的惊恐心理,使逃离火场的难度加大,甚至寸步难行。(3)烟气的毒性大,造成人员疏散过程中晕倒地下建筑火灾时,由于缺氧严重,使高温下的可燃物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毒气增加,一些现代地下建筑内装修使用高分子材料,火灾时产生大量毒气,更增加了烟气中的有毒物质含量。(4)出入口少,易造成人员拥挤、践踏(5)当火源处于出入口时,烟火会封锁疏散通道人员耐热温度表温度℃15014010065-8045-6535-4535-41时间〈5分钟5分钟30分钟2小时4-8小时16-20小时27-72小时温度到43℃不能够正常调节,到54℃毛细血管破坏CO浓度对人体的影响浓度%接触时间与症状的关系0.022~3小时内头部轻度头痛0.041~2小时前头部头痛,吸气2.5~3.5小时后头部头痛0.0845分钟头痛,吸气2小时晕倒0.1620分钟头痛,吸气2小时死亡0.325~10分钟头痛,30分钟死亡0.641~2分钟头痛,10~15分钟有死亡的危险1.281~3分钟死亡各种可燃物质燃烧生成的有毒物质物质名称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棉花、人造纤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羊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氰化氢聚苯乙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苯、甲苯、乙醛聚氯乙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尼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乙醛、氰化物酚树脂一氧化碳、氨、氰化物三聚氢铵一氧化碳、氨、氰化物环氧树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丙醛扑救困难(1)灭火进攻路线少(2)地下高温、浓烟会对消防人员造成危害:需较长的准备时间.(3)探测火情困难:地下能见度低,消防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地下建筑起火点位置及燃烧情况,难于找到或接近着火点;火场的照明条件差。一是无自然采光,二是事故照明的效果不好。(4)战斗展开困难:通道狭窄,转弯多,门卡多,出口少,灭火进攻路线少,战斗展开困难;烟尘封锁出入口时,战斗员无法深入内部,水枪射流打不到着火点.(5)通讯指挥困难:地下建筑对电信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对通讯设备干扰大.(6)灭火剂的使用受限:对于人员较多的地下公共建筑毒性较大的灭火剂不宜使用.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一)初期火场自救1.组织人员疏散2.关闭通风、开启排烟3.关闭防火门4.开启固定灭火设施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二)疏散与营救加强疏散系统管理;要有详细的人员疏散计划;严格控制人员的流向和数量1.准备逃生工具2.选择逃生路线:3.强攻救人发光救生引导线救援人员携带工作灯、强光照明灯进入灾害现场内部,沿疏散通道铺设发光救生引导线,放置自蓄灯及吸附式发光导向指示标志,并利用地面照明车引入移动照明灯,同时,在可能引起迷路的重点部位派专人留守,指引疏散群众沿正确路线撤离。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三)排烟•地下建筑火灾与地上建筑火灾的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烟气的危害作用不同,对于扑救火灾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在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时。积极有效地排烟,充分利用好防排烟消防设施,对火灾扑救有着重要的意义。•地下防火分隔、烟障、喷淋、排烟、送风等多种方法来合理引导烟气流动。1、自然排烟:利用开启通向室外的半地下式窗户、自然排烟口、排烟管道口、通风口等,利用对流原理和抽拔作用排除烟雾;对适当的区域进行破拆,加强自然排烟的效果;2、机械排烟:利用固定式排烟机、移动式排烟机和排烟车等控制排烟。此系统除包括防烟垂壁、防火防烟门外,还设有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自动控制设备等,在火灾中应尽可能利用这些排烟设备,完成排烟任务。3、利用喷雾水排烟:利用喷雾水排烟可降温除尘,喷射雾状水流时可使烟温控制在一定水平下,从而起到排烟作用,,以消除局部区域的浓烟或毒烟,为安全疏散和扑救创造条件。4、向地下通道充灌高倍泡沫排烟。5、化学药剂消烟:利用化学药剂与烟气结合后形成危害物沉降,来消除烟雾。6、合理控制风流。7、排烟车排烟:在发烟地点附近排烟效果最好。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四)内攻灭火1、地下建筑内攻的灭火时机2、组织精干的内攻灭火力量3、内攻路线的选择:4、正确选择水枪阵地,恰当部署水枪5、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的消防设施6、内攻灭火注意问题内攻灭火内攻灭火是最主动的一种进攻战术。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尽量采用内攻灭火。内攻前的准备•1、火情的侦察。•2、战斗的编组:可采用3-4人的战斗单位,一定要特别注意对人员的保护,利用喷雾射流作掩护,保护扑救人员。•3、器材和灭火剂的准备:如救援器材、呼吸器材、破拆工具等•4、确保通讯畅通。在火场通讯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导向绳来传递信息.•火场指挥员要对战斗员进行合理分工,通讯、侦察、照明、破拆要有专门的小组内攻路线的选择•一方面可以保护消防队员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另一方面可以迅速进入火场,及时控制火势。以此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1、可按预案选择路线。•2、从进风口进入。•3、从连通口、临时出入口进入。•4、从专设的消防出入口进入。•5、沿进攻路线铺设水带。正确选择水枪阵地•1、布置水枪直击火点。•2、布置在着火区间出入口附近。•3、利用有利地形,设置水枪阵地。内部消防设施的利用•1、利用消防控制室的信息。•2、利用各种灭火、阻火、排烟装置。•3、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的消火栓。•4、有效利用防火门。内攻注意事项•1、进入人员应适度,无关人禁止入内。•2、充分考虑呼吸器使用时间。•3、不盲目射水,及时清理积水。•4、清理内攻通道,保证水带铺设。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1、从地面出入口向地下喷灌高倍泡沫灭火2、低倍泡沫与高倍泡沫联用灌注灭火3、灌注惰性气体或高压蒸汽灭火(五)灌注灭火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六)封口窒息:所谓封口窒息是对火灾区域进行严密封闭,切断空气来源,使火灾区域内的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适用于火灾发展猛烈,无法直接内攻灭火,外攻灌注也无法进行时。由于地下建筑出入口小,内部空间狭窄,为封口窒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关闭防火门。(2)修筑临时防火墙。(3)封闭通风口、窗孔。(4)封闭时,应设置检测孔。1、封口窒息操作程序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封闭后应加强管理,要经常观测内部情况,以判断火灾是否趋于熄灭或完全熄灭。在封闭墙附近设置警告标牌,禁止非消防人员接近。2、封闭后的管理措施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定期测定和分析防火墙内的温度和气体成分。如内部符合下述条件时,可认为火灾已熄灭:气体温度降到150℃以下;出水温度降到常温;氧浓度低于12%。2、封闭后的管理措施洞内火熄灭的标准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1)启封前可先在封闭墙外修筑一个带门的临时防火墙。拆除封闭墙时,应先把临时防火墙的门关闭,不使大量的空气流入,防止复燃复爆。3、启封措施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2)启封时,应将回风直接引入排风道,并注意切断与火区相连的电源。3、启封措施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3)启封的顺序是首先打开排风侧的封闭墙或防火门。消防员进入内部侦察,确认火灾熄灭后,再打开进风侧的封闭墙或防火门,逐渐恢复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消灭残火。3、启封措施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1)采用封口窒息灭火法,必须在确定内部无人,无助燃剂的条件下实施。(2)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区域范围,缩短封闭灭火时间。4、封口窒息注意事项第四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扑救技术与战术的运用(3)根据火场情况,确定正确的封闭顺序。要先封闭进风侧,后封闭排风侧。(4)封闭后,可根据具体条件,灌注液态氮、二氧化碳、水蒸气,起到降温、冲淡火区内氧气浓度的作用。(5)搞好安全保障,组织好后勤供应。4、封口窒息注意事项(一)自动喷水灭火设备(二)水幕带或洒水设备(三)消火栓(四)水泵接合器和消防水池(五)固定气体灭火设施(六)喷雾水和泡沫灭火设施二、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