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新时期散文Convertor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八章:新时期散文第一节:概述一、80年代散文的新特征80年代的散文创作成就不及小说,以中青年作家为主力。(一)富有影响的散文集巴金《随想录》、陈白尘《云梦断忆》、杨绛《干校六记》、贾平凹《爱的踪迹》、曹明华《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二)80年代散文的新特征1、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2、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文的审美存在。以叙写日常生活场景或作者个人的故事为主;以表现主体丰富的心灵世界为主;以审美性为主。(三)80年代报告文学述评1、大致分为两个时段(1)1984年前的报告文学,主要集中于人物再现,主题取向的主旋律意识鲜明。如徐迟《歌德巴赫猜想》、理由《中年颂》。(2)1985年后,报告文学向“问题报告文学”发展,具有警世省人的作用和意义。霍达《国殇》、涵逸《中国的“小皇帝”》。2、作家显示出独特风格徐迟的报告文学:具有题材科技化的特点;理由的报告文学:2具有小说化的特点;陈祖芬的报告文学:主要具有深刻性和信息总集的特点。二、90年代的散文热(一)散文热的主要表现1、旧作重刊层出不穷;2、散文刊物增多;3、染指散文者日众;4、读者对散文的高消费。(二)90年代散文繁荣的原因1、文学的边缘化中散文所具有的文体优势;2、散文成为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和情感存在方式的首选文体;3、散文最能适应出版的市场化和商业性;4、散文的市民化使散文成为市民的主要文学消费品,散文充当了市民的“文化快餐”角色;5、多元审美时代为散文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90年代散文的主要类型1、文人散文。以汪曾祺、张中行等为代表。汪曾祺继承了传统散文的闲适、冲淡品格,独抒性灵,以现代生活关注古典情趣和心灵。文字雅洁,少雕饰,行云流水,把散文作为文人审美化的一种生存方式。2、文化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33、学者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等为代表。4、人文散文。以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张炜等为代表。他们关心当下知识分子的境况和文化命运的思索,知识分子的沉沦与抵抗。5、王小波的思想散文。第二节:巴金及其《怀念萧珊》一、新时期的创作《随想录》五集,42万字。著名作家柯灵说,这本《随想录》,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总结。著名作家王西彦说:真诚在他的五本《随想录》里是最突出的。他是拿心与读者交换心。(一)《随想录》的文体特点《随想录》文体特殊,形式活泼。把它当散文读,当议论文读,当小品读,当杂感读……有的篇章还可当故事读,当小说读,都未尝不可。而无论怎么读,都无碍我们接受作者真诚的感情,从而获得深刻教益。(二)《随想录》的内容特点1、真诚。这是《随想录》最突出的特点。2、内省。3、控诉,也是最主要的内容。作者在控诉他憎恨的罪恶。(三)《随想录》的最高艺术境界4巴金在《随想录》中,不再受所谓“技巧”的束缚;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考虑用怎样的技巧,来表露自己心中的热血与眼泪,充盈在他心中的热的血,热的泪;连着大街小巷的忧思,连着人生人世无数正直、善良心灵的话语;能够冲破心灵之外的压力,能够冲破一切虚假的外壳,自由地流出来,就是胜利,就是成功。当自己抒写的一切和自己的良知达到完全和谐的时候,艺术就成了良知的象征、良知的呼声;此时的艺术就走向最高的境界,就天然地带着美,天然地带着一切迷人的元素。二、《怀念萧珊》解读(一)文体:一篇悼挽散文。《怀念萧珊》是通过对逝者的回忆,来寄托生者的哀思。此作发表于香港《大公报》1979.2-5;收入《随想录》。(二)反映“文革”历史真相的名篇1、内容层次全文四节,可分为三个层次:(1)简述写作缘由(1节)。着重写妻子萧珊在“文革”中因作者而遭受精神屈辱和肉体摧残的情况;(2)叙述萧珊因病情不断恶化而离开人世的悲惨过程,以及作者的痛苦心情(2、3节);(3)呼应篇首,从朋友、文艺爱好者、翻译工作者、好人等方面回顾萧珊的一生,并表示自己要为祖国工作的生命的最后一5息的愿望(4节)。2、文本的思想意义它是巴金对亡妻真挚而深沉的怀念,饱含了作者对给萧珊带来不幸的罪恶势力的无比仇恨。是一篇充满情感力量的佳作。巴金满怀深情地诉说着萧珊生前的一切,诉说着他们相濡以沫的最后时光。文章开头,写到萧珊不该死,不想死,也不能死,但竟然死了。“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以沉重的心情,点明了萧珊的死因。因为“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才造成迫害无辜的惨剧,也是“四人帮”株连九族的封建法西斯暴行,才使清白者受到不白之冤。像萧珊这样温柔善良的弱女子尚且遭此荼毒,足见“四人帮”罪孽之深重,从而更深刻地激励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2、艺术特点(1)写真话,吐真情,饱含人生感悟。“老年体散文”的典范。(2)叙事平实,明白晓畅。巴金提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文中,正是力求以极其自然、不着痕迹的“无技巧”状态,来表现对社会历史、人生、世态的理解和审视。6第三节:余秋雨及其《风雨天一阁》一、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大陆著名美学家和作家,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二、“文化散文”的创作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引起广泛影响。作者在反顾中,询问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当代人的精神标高。三、《文化苦旅》评析(一)关于文集的出版与争议。《文化苦旅》初版于1992年3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仅在出版后3年间,就重印了8次,达26万册。此书的出版,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文学界的盛事,或称他的散文为写作上的勇敢行径(王安忆:《重大的心灵情节》,《新民晚报》1993.4.15);或说他的文章颇多创建(蒋孔阳:《与我心有戚戚焉》,《新民晚报》1993.4.15);或认为“有着近似于‘文起八代之衰’的筚路蓝缕之功”(郝雨:《在世纪的高度完成最后的跨越——20世纪末文7化散文的重要收获》,《理论与创作》2001年第1期,P51-57。)。近年来,也有一些尖锐的批评,或把其成功称为商业炒作和文人作秀;或认为其“见识浅薄”,“说的都是些文化常识”,而且“语病”、“常识性错误”也不少;也有越过文学评论范畴,要作家为其“文革”中的行为忏悔的。(周冰红等编《文化口红:解读余秋雨文化散文》,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二)文集的思想主题《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国内讲学和考察中写成的系列散文。作者在此书自序中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文化苦旅》正是对这种“人文山水”的书写,其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哲理,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三)文集的取材1、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知识分子群体。如陶渊明、李白、范仲淹等。2、镌刻着历史人物足迹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等空间存在。如《阳关雪》、《庐山》、《白发苏州》、《柳侯祠》等。3、凝聚着浓郁文化内蕴,已成为某种象征符号的物象。如《风雨天一阁》、《牌坊》、《庙宇》、《笔墨祭》等。(四)《文化苦旅》的艺术创新81、开创了新时期游记散文、风物散文的新风气。作者摈弃了传统散文借景言情、托物言志等单一的表达方式,和“移步换景”、卒章言志的结构模式;游览过程的交代退居其次,而让位给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和人格精神的创造。2、鲜明的思辨色彩、启蒙意识和厚重的历史感。作者将主体精神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风景名胜的抒写之中,表现出鲜明的思辨色彩、启蒙意识和厚重的历史感。文集的出现,打破了新时期散文创作单一的政治反思性言说,和传统的记人、叙事、议论的散文形式规范,为中国当代散文的新发展,提供了若干可贵的范本和新的创作经验。三、《文化苦旅》与《山居笔记》简介(一)作者所作的历史之旅成果。他借助于叙写对象,或以叙写对象作为载体,对中国文化进行访问、探询。(二)《文化苦旅》的涵义《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文化苦旅》这个拥有双重内含象征意义的书名:一方面,指整个中国文化史的悲壮历程。民族文化精英们差不多都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去创造的,它的衰落和遗忘更是悲剧性的;另一方面,是指作家心路历程的举步维艰。作家太热爱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9辉煌业绩了,他对它们兴衰存亡历史规律的探寻;同样地也是背负着时代沉重的十字架的,牢愁郁勃,浩然尔哀。(三)《山居笔记》的基本内容《山居笔记》的写作,始于1992年,成于1994年,历时两年有余。在总体计划上,此书是作者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那本书中的我,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但是等到走完写完,发觉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这便构成了《山居笔记》的基本内容。(四)余秋雨的文化话语余秋雨创造了一系列自己的话语。而这一切,正是情感和智性在文化历史的沉思的结晶。在他心目中,有一种文化中心主义的诗学,文化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哲理的诗学。他的一切独创话语实际上是以文化、个体生命为本体的话语。四、《风雨天一阁》简析(一)题旨《风雨天一阁》追叙了“天一阁”悲怆的藏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反映了民族精神史的沧桑。文题以“风雨”饰“天一阁”,敷设了全文的色调,结构了全文的材料,隐喻了全文的主旨。(二)内容解读10《风雨天一阁》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1、写“我”与天一阁相遇;2、描述天一阁的创建人明代的范钦及其家族与藏书楼有关的故事。由此表达了如下的思想:(1)以挽救将坠的人文精神为己任。当时,正是商业大潮席卷全国,许多人都在担心人文精神的失落。作者以难能可贵的态度,写下了此文。在本文开头部分,作者写了自己有机会到天一阁来的气候环境,以及自己的感慨,表达一种膜拜的心态。(2)描述了关于文化和文人的悲剧命运。文中,重点介绍了天一阁的创始人及其传人。作者把藏书家复杂的藏书动机,简化为怀着隐秘使命,犹如一个坚强的地下工作者;认为范钦具有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能够做到“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赞扬范钦具有一种冷峻的理性,能够提炼自己的文化良知,并转化为一种清醒的社会活动;文章最后几句,是对对一些社会人格不健全的专家学者的批评。(三)文中的几种笔法1、用“现代进行时态”来描述“过去完成时态”的历史,使人物和事件极具现场戏剧感。开头,作者在高屋建瓴阐述文化传承需要的人格特征之后,用较强的现场说故事的方式让范钦出场。尔后,作了此种方法的描述。2、适时介入所描写的事件之中进行评述。作者介绍了风雨天参访天一阁后,作者笔锋一转,自然地将自己近年关注的“健全11人格的文化良知”命题纳入文中给予阐述,然后再用范钦的“顶撞皇亲”、“严嵩不敢加害”等轶事作为佐证。3、博引及联想式的评述。是作者的第三种笔法。第四节:史铁生及其《我与地坛》一、生平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以及《史铁生作品集》。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二、《我与地坛》解读(一)主题意蕴文章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12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询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