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林丹平主要内容一、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二、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要求三、常用空气消毒方法一、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一)、人员管理要求•穿工作服•戴帽•戴口罩(三层:外面防水,中间防尘,里层透气吸水。)•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二)、环境的要求•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敝•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地面的清扫•进行无菌操作的室间(注射室、换药室、手术室等)每天空气消毒;物体表面(台面、地面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擦拭和拖地。(三)、无菌物品的管理要求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有明显标识;2.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3.使用前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4.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一次性无菌物品不得重复使用;6.不得使用过期的无菌物品;7.注射治疗时应用无菌盘,抽出的无菌药液不得2h,开启的无菌药液须注明开启时间,开启的溶媒不得24h;8.盛装消毒液容器每周灭菌2次,建议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安尔碘等小包装皮肤消毒剂开启后有效期为1周;9.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车上层应备手快速消毒液,下层应有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桶•持物盅:干燥保存,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有效期4h,一个无菌持物桶只能放一把镊子•治疗盘:治疗巾铺盘,将抽好的药液及安瓿放里面,盖好无菌盘,并注明有效期,有效期为4h•湿化瓶:干燥保存,每周更换,湿化瓶液为灭菌水,吸氧管一人一用一更换•简易呼吸囊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用密封箱存放备用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要求(一)购入索证1.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2.要求供应商提供三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3.其它:每批产品合格证;4.进口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应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的中文标识;5.证件审核注意事项:证件是否过期,证件复印件是否加盖原件持有者印章(红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否与产品符合。(二)、采购部门验货管理1.采购记录目的:按照记录能追查到每批无菌器械的进货来源;2.记录内容:购进产品的企业名称、购进日期、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品批号、消毒和灭菌日期、产品有效期、注册证号、生产厂家/产地、供货人签名等。(三)、存放要求1.阴凉;2.干燥;3.通风;4.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离天花板50cm5.存放柜无尘,要定期清洁;6.无菌物品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不得混放;7.分类放置,有标识。(四)、使用要求1.使用前就要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2.要求外包装严密、无破损、无潮湿,无过期;3.定期检查,杜绝使用过期产品;4.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发生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并封存;报告药检所;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五)、供应室灭菌物品使用根据2009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1.灭菌包装材料:纺织品材料(布类)、一次性纸塑袋、一次性医用无纺布、一次性医用皱纹纸袋、硬质容器。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2.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使用包装材料有效期纺织品材料(布类)7天医用一次性纸袋1个月一次性医用皱纹纸6个月一次性无纺布6个月一次性纸塑袋6个月硬质容器说明:有效期还得根据材料的说明书6个月3.无菌物品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检查无菌包包装的完整性,无菌包的名称、失效时间;•湿包或有明显水渍的灭菌包,灭菌包掉落地、包装破损、发霉应视为污染不能使用;•无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检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斑马试纸)是否已变色,纸塑袋的包外色块对照是否达标;•失效期当天不能再使用,须重新清洗消毒灭菌;•开包使用前应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和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的物品混放。三、常用空气的消毒消毒方法:1.静态空气消毒:普通紫外线灯臭氧消毒机2.动态空气消毒: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普通紫外线消毒灯•适用范围: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消毒的消毒•消毒方式空气消毒:悬吊式或移动式物表消毒:移动式,1m内,1.照射时间30min以上,2.室间安装数量:1.5w/m2(按室间2.8m高计算)40w---10m230w---7m23.照射适宜温度:20-40。c湿度80%紫外线灯的监测1.监测方法:使用紫外线强度计或紫外线强度监测卡进行监测。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分钟,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中央1M处,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指示卡左右两标准色块,表示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灯管的不同照射强度,一为70uw/cm2一为90uw/cm2。紫外线灯的监测2.监测频率: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3.结果判定:紫外线新灯使用前需对其辐射强度进行监测,辐射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射强度70uw/cm2为合格,辐射强度70uw/cm2须更换灯管。4.温度低于20度或高于40度,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当延长照射时间。5.紫外线强度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至少一年标定一次;指示卡应有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紫外线灯使用注意事项•开灯时室内无人•为避免灰尘覆盖灯管影响效果,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用95%酒精纱块擦拭一次•因紫外线穿透力弱,需要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要把消毒的表面充分暴露。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消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消毒30min后,可达到消毒的要求,本机是采用低臭氧制备,对人安全,可在有人的房间内进行消毒。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加以过滤系统,既可过滤和吸附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也可吸附微生物,消毒30min后,可达到卫生标准,可用于有人在房间内空气消毒。•注意事项:定期清洗消毒机过滤网定期检测消毒机运行情况医院空气培养要求环境类别范围空气(cuf/m3)物体表面(cuf/cm2)医务人员手cuf/cm2)一类层流洁净手术室≤100≤5≤5二类普通病房,供应室无菌区≤200≤5≤5三类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化验室≤500≤10≤10四类传染科病房------------≤15≤15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一、标准预防二、手卫生三、隔离措施四、锐器物处理五、医疗废物管理术语和定义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用于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一、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和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清洁区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室等。潜在污染区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污染区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荐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防护用品应符全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各类•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和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一)口罩的分类与选用原则•常用口罩分类: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使用原则: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2.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综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二)、帽子的使用作用:1.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2.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分类:1.一次性帽子2.布类帽子•应用指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注意事项:1.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2.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3.一次性帽子不得复用。(三)、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作用:可有效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睛、面部皮肤及粘膜。应用指征: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注意事项:1.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动2.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什么时候需要用防护镜:口腔科、五官科、产房接生、手术室等(四)、手套的使用作用:1.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2.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3.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分类:1.清洁手套2.无菌手套•应用指征: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2.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注意事项:1.除了在护理患者不得已不得接触环境物表;2.不要清洗手套(手套有微孔,病原体可进行皮肤);3.摘手套后一定要洗手;4.不得反复使用。二、手卫生•手易被细菌污染1.人体各部门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2.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3.9*104-4.6*1063.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一)、手卫生设施•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应配备洗手液,定期清洁、消毒容器•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感染•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应配备合格的快速手消毒剂,并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使用一次性包装医务人员对手选用的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洗手(二)、洗手需要•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传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体液、血液、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及配餐前。手的清洗与消毒搓洗法:按标准六步洗手法反复搓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多用于日常手的预防,消毒和无菌操作前后。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分解如下:(三)、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如实在无手卫生设施时,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如下:1.取适量消毒剂于掌心;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皮肤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要求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10cuf/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10cuf/cm2.三、隔离措施•小汤山(一)、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1.普通门诊应单独设立出入口;设置相应的诊疗与功能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2.儿科门诊应自成一区,出入方便;并设预检分诊、隔离诊查室等。3.感染疾病科门诊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隔离要求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2.诊室应通风良好,应配备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备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