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与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的诊断及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2012年8月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己开始或入院时己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是与医学有关的感染,包括发生在医院内,甚至在医院外,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有密切关联的感染。范围较医院感染更大。医院感染:在医院内获得,并在医院内发病,医院内感染而在医院外发病,以及前一医院感染在转院后发病。医院感染涉及在医院内活动的一切人员,即病人、陪护、探视者以及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是涉及到临床每个科室的课题我国将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性疾病,即传统的“传染病”,而感染性疾病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传染病,和以往不归传染科收治的有明确病原体感染的疾病,而且还包括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人并无危害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感染性疾病是一个涵盖所有致病微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人体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几乎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感染性疾病是涉及到临床每个科室的课题在医疗实践中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细菌、病毒的耐药性提高,给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人们又开发更新、更敏感的药物,致病微生物与人类就这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周而复始的变化着。人类与致病微生物的抗争将会永远继续下去。医院感染流行环节感染源1.外源性:可预防性感染(1)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人和动物)(2)医院无生命环境(物品、液体、食物等……)2.内源性:难以预防性感染皮肤、上呼吸道和口咽部、泌尿生殖道、胃肠道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于:外环境、其他病人污染的医用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手:传染性疾患如SARS,输注性感染如乙、丙型肝炎,植入物相关感染如人工关节感染。内源性感染包括: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移位-----主动移位被动移位潜在活化(HSVCMVTB)1985年瑞典一位微生物学家统计出一个健康成人全身寄居的微生物总量达1271克,主要为细菌。其中眼1克鼻10克口腔20克上呼吸道20克阴道20克皮肤200克胃肠道1000克70Kg体重的人全身寄居各种微生物1271克上呼吸道20克眼1克鼻10克皮肤粘膜200克肠道1000克口腔20克阴道20克医院感染流行环节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直接间接血液、体液侵入性操作垂直医院感染流行环节易感人群免疫损害宿主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者长期接受抗菌素治疗长期住院特别是住ICU接受侵袭性操作诊断治疗现代医学的危险因素1.收治危重、急救病人多,医院感染增多,因为医疗技术进步,血管导管广泛应用,输血输液多,增加了感染机会。2.收治老年人、新生儿多3.器官移植、重难手术多、手术时间长4.侵入性操作多,如导尿管、气管插管、动静脉插管、内窥镜、监控仪器探头等的普遍应用现代医学的危险因素5.电子医疗仪器和创伤性仪器的频繁使用6.抗生素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广泛应用,损伤了机体正常细胞,降低了机体免疫力,扰乱了正常细菌的生态平衡,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基础医院感染的诊断原则1.不完全依赖实验室的检查,医院感染病例以临床诊断为主,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2.显性感染为主。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四十八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有分出新的病原体(排出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的爆发与流行:流行:指一个医院在某一时间段内,某种医院感染病例不断发生,其发病率超过平常或前一年同期的2—3倍。爆发:指短时期内,在某一病人群体中突然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爆发是医院感染流行的一种方式。医院感染诊断依据1.详细的病史(既往史、现病史)2.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3.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4.易感因素5.流行病学资料6.入院至发病时间7.该感染平均潜伏期诊断程序一、确定感染(同社会性感染)二、医院感染:1.入院至发病时间2.潜伏期3.与医院环境医用设施的同源性(病原学诊断、感染部位诊断)病原体培养、特异性抗体、影像学漏诊常见原因●目前医院感染没有独立学科,不理解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其特殊性;●病原学诊断和影像学诊断资料少●医院质控指标不当;●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历记录不完整;●目前部分医院未开展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1.入院时诊断错误,如猩红热早期误诊为麻疹,鼠伤寒沙门氏菌病误诊为婴儿腹泻等。2.入院时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或同时是另一种病原体的携带者。3.医院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不严格,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4.医院管理不善,设施不全等,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5.病人住院时间和手术前准备时间愈长,医院感染的机会愈大。6.医院内环境不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发生感染的部位也有差别。医院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人群年龄老化,医院感染对两个极端年龄威胁最大。2.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致使耐药菌广泛存在,感染力增强,难以治疗控制。3.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放射治疗的普遍应用,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条件致病菌的致病作用。医院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原因:4.新的诊断和治疗器械的应用,如纤维内窥镜,尚无有效理想的消毒灭菌方法。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应当根据情况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和控制工作,并可以组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本办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