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在”的珍贵:李大钊先生说:“过去”和“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我们因为“辉煌”的过去而自豪,也让我们的家人、老师和朋友感到骄傲,为了数年后“我的大学”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最重要的事情无疑就在于把握好现在。宇宙很大,地球却何其为小!然而,上天恩赐人类生命,已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奇迹!生命实在可贵,如此恩赐,值得所有珍爱和赞美!愿我们对每一个生命,都能以全足的爱心,彼此共同祝福!本门课程设立的科学依据基本概念: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中思想这一概念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即把思想看成是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结果。道德这个概念虽然兼有古代道德概念的含义,但主要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思想道德一词虽然由思想和道德两个词组成,由于中央文件和领导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专门名词。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大学生活适应与转变这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起点:大学生思想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切入点大学生道德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核心点大学生法律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大学生的人生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至高点2、法律基础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法律基础是介绍法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基本体系、法律的基本程序以及基本法制观念等,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也是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3、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思想道德与法律既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但也存在着相互关联系的地方,他们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层次融为一体。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调节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思想道德与法律虽然在知识层面有区别,在规范层面有相通,但他们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上,是一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体现人的精神世界的组合方式的一种素质。它既体现一种内在的结构关系,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精神动力系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法律素质是一种政治素质。法律思想则是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思想转化为法律、规章和制度所形成的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制度化、体制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思想形态。4、思想道德与法律共同融入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主要内容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经忠告人们:“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本课重在大家对课程内容的探索、思考及积极介入,使知识进入个体的整体经验,生生不息地转化为“精神力量”和“生活智慧”。课程导入走进---我的大学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什么?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物:大学精神的阐述者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梅贻琦:奠定清华校格,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爱因斯坦: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to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to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to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tobe。综观当今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它们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影响世界,是因为它们不但有世界一流的教师,更重要的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气节与精神,以及对自己大学精神弘扬与信仰的执著。大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精神一般泛指大学的自治精神、学术自由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狭义的大学精神一般就大学的个体而言,是指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一所大学经过长期的培育和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有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它深深融合在学校的内质之中,为广大师生共同拥有,难以被其它学校模仿和取代,是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气韵。大学之精神大学之道:精神的传承、生产与原创。大学之道的核心:大学作为独立思想的中心、批判中心,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精神的原创。大学之责任:应成为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大学之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生活比文凭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清华大学校长留给毕业生的一段话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目标走好第一步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与他收养的妹妹。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马家爵故意杀人案庭审中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生的生活,与中学生的生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比较学习要求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学习特点:专业性综合性广泛性自主性创新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阶段,系统的理解与掌握。自主判断教师讲授内容,做好笔记。充分利用图书馆,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参考书和有关资料,加深理解。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环境宽容有序(生活和学习)人际关系广泛(领域宽且复杂)管理宽松(外松内紧)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会活动的变化党团学等学生机构增多各种学生社团丰富多彩学生的自主选择机会多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老师忠告: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优势相比较。一定要相信自己总有优于他人的地方。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哲学使人明睿,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培根旧的知识观视知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认识过程就是把热情的、个人的、人性的成分从知识中清除。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教师与学生陷入被只是奴役的处境,从而丧失了鉴赏知识、批判知识和发现知识的信心、勇气和资格。“对知识的热情,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增加,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可能的程度上使求知者偏离他的自我,那么它归根到底能有什么价值可言?”——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变成个人的知识,新的知识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不再是纯粹认知的活动,它与个体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学生才能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师生建立其真正的对话关系,填平“知识权威”与“无知者”之间的鸿沟。补充: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荷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教授)文字语言型学习者逻辑数学型学习者视觉空间型学习者人际关系型学习者音乐韵律型学习者身体动态型学习者个人内在型学习者四、培养优良学风1.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2.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3.求实:“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手稿4.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所应承担的重大人生任务就是人的使命。人的使命不可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并随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变化的。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暗算)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继往——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存、发展环境。开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并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当代大学生生逢盛世。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同学们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同学们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德信仰公德法纪美劳智体心生存技术发展体形体态体能知识智慧、能力心态心灵心理气质情操性格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