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名著导读教程之笔记柏拉图:《理想国》,代表观点:1.艺术的本质:摹仿和灵感;2.艺术的审美特性:魔力与浸润心灵;3.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有机统一与适应心灵;4.艺术的社会公用:有益于规范亚里士多德:《诗学》,代表观点: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摹仿说的深刻性表现在:第一:突破了“艺术模仿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提出艺术摹仿的是“行动中的人”,实际上是以现实的人生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把传统的模仿说提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度。第二:模仿的本质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它不仅反映现实世界的个别表明现象,而且揭示生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因而艺术笔普通生活更高更真实更美。2.艺术的社会作用:首先是艺术的认识作用,其次是诗具有审美价值,再次艺术具有道德教育作用。3.《诗学》的戏剧观:悲剧的特性:对行动的模仿。“完整,单一,适度构成了戏剧的“整一化”原则。”悲剧的主角:“过失说”。悲剧的作用:“陶冶说“,即”净化说“”卡塔西斯“贺拉斯:《诗艺》,代表观点:1.继承了古希腊模仿说的传统:艺术可以创造,但是要“合式“艺术可以虚构,但是要“合理“2.提出了古典主义的诗学原则:借鉴原则,内容和形式都要在借鉴的时候创新。合式原则,就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应当和谐统一,合情合理。首先,在作品总体方面,要求和谐统一,注意作品的整体美和总效果。其次,在人物性格方面,要求“自相一致“剧中人物要契合身份,职业,地域,民族等特点。“性格论“的提出,认为各种年龄和各种身份的人物性格,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传统的人物性格定型之后,只能一成不变。这就必然导致了人物性格的类型化和定型化。;合式是继承了柏拉图的”有机统一说“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情节的”整一性“的原则。3.阐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功用;从功利主义艺术观出发,从教和乐的结合上提出。4.强调了诗人的基本修养;根据合式原则,针对当时写作弊病,贺拉斯认为要提高创作能力,发挥艺术的教化功用,就必须加强艺术家的基本修养。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加强人格修养。强大天才与苦练相结合。端正创作态度。郎加纳斯:《论崇高》,代表观点:1.首次从审美的范畴提出了崇高的概念;崇高:一方面在于客观外界的伟大事物,一方面在于人的主观所具有的伟大心灵。诗人必须先有伟大的人格才能有崇高的风格,崇高风格是伟大人格在语言上的反映。崇高语言主要有五个来源:庄重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最重要的是崇高的思想。“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所谓回声就是显现,即伟大精神力量的显现。2.艺术作品应当有强烈的感染效果:这种效果来源于作家崇高的情感。3.强调作家的想象对艺术创作的重大作用;从积极意义上说,追求崇高事物的思想激情,必然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力,有益于创作,从消极意义上说,这里所说的想象力带有点“神性“,近似于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4.提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普遍永恒的标准:肯定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联系的必要性。奥古斯丁:《忏悔录》与《上帝之城》,代表观点:1.源于宗教活动的忏悔体文学2.《忏悔录》的话语意识与抒情方式;3.忏悔体文学逸出宗教领域:忏悔体文学标示着一种宗教性力量,也标示着一种道德力量,它是对生存的最深入最贴己的反思。作为第一人称叙述与抒情的文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4.异教文化传统批判5.创始神话与真理性批判6.上帝之城与信仰的激情但丁:(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王书》,代表观点:1.关于《神曲》的思想意义:按照“讽喻说”,《神曲》具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整个作品写的是亡灵的境遇,即人死后灵魂在地狱,净界,天堂的情况。第二层:从寓言意义来看,则其主题是人,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由于他们的善行或者恶行,将得到善报或者恶报。2.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一是“文章的形式”【篇章结构】,一是“处理的形式”【内容的艺术表现方法(手法)】。3.关于作品的社会作用:不是为思辨而设,而是要影响人们的实际行动。文艺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实践。布瓦洛:《诗的艺术》,代表观点:1.《诗的艺术》是新古典主义的诗学法典。2.《诗的艺术》的结构:第一章总论,阐述里理性的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首要的根本的原则,概括说明了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般规律。第二章论“次要“的诗体,包括牧歌,悲歌,颂歌,商籁等等;第三章论”主要“的诗体,包括悲剧,喜剧,和史诗的性质,规律和创作原则;第四章论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艺的社会作用。3.新古典主义的原则:i.膜拜理性原则: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因此,理性成为最高准侧。在情感和理智的关系上,要求情感服从于理智。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要求形式服从于内容,以内容为主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1.1.文词从属于文思,或者说语言从属于思想。1.1.2.音韵从属于义理。1.1.3.结构从属于理性。即作家要按照理性的原则安排作品的结构。在自由与规范的关系上,要求艺术形式规范化。1.1.4创作模式化:即“三一律“——”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要求作品应具有“似真性“和”像真性“。文艺真实性问题的主要观点:1.1.文艺作品必须真实,真实可信才能征服读者打动观众。1.2.这种真实不是生活之真,偶然之真,现象之真,不是对生活事实的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切合理性,符合真情,不悖常理的普通的,必然的,本质的,绝对的真实。1.3.要对现实进行艺术加工或者把现实理想化。ii.模仿自然原则:布瓦洛的模仿说建立在唯理主义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有所不同:内涵不同: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所说的“自然”,是指客观现实的人的生活。而布瓦洛所理解的“自然”既不是自然界或大自然的风光景色,也不是客观的感性的现实世界,而是指体现在事物之中的“事之常理”和体现在人性中的“人之常情”,也即“自然即人性”,模仿人性就是模仿自然。范围不同:古希腊的模仿说要求模仿自然,社会。布瓦洛认为模仿的是城市和宫廷。带有鲜明的贵族倾向。目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认为模仿自然的目的是现实真理和净化心灵,布瓦洛则认为模仿自然的目的是为了取悦读者,使丑的事物变得悦目和有趣。布瓦洛要求主要模仿普遍永恒的人性,这种抽象的人性表现在人物塑造和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就是“类型说”。进一步发挥了贺拉斯的“类型化理论”。类型化人物创作的原则的主要内容有:1.1保留传统人物的性格,1.2新塑造的人物性格定型化1.3某种品性的类型性格;1.4与一定年龄相称的普遍性格。塑造定型人物,人物就成了概念的传声筒,成了观念的演绎物,成了抽象品质的代名词。iii.崇尚古典原则崇尚古典原则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古典文艺体现了理性原则。其次是由于古典文艺体现了模仿自然的原则。iv.劝善惩恶的原则【尊爱道德原则】布瓦洛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伦理教化作用,作家的社会使命感,作家的人格修养。布瓦洛认为,要实现和充分发挥文艺的社会功能,关键在于作家自身的修养,对此,他从正反两方面表述里自己的思想:1.1.1.1.1尖锐的批评了当时法国文坛违背文艺社会作用和作家道德人格修养的种种流弊,首先反对嫉妒,不择手段和欺世盗名1.1.1.1.2反对专为金钱,迎合读者。1.1.1.1.3反对片面追求辞藻技巧,附庸风雅的习气。布瓦洛对作家的道德人格修养提出了明确要求:1.1.1.1.1强调作家要有道德义务感和社会使命感,具备社会教化意识,自觉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1.1.1.1.2要求作家应有严肃的创作态度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4.关于布瓦洛文艺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的主要看法大体分为“三原则”和“四原则”:缪郎山认为,其美学体系包括理性原则,自然原则和道德原则;他对文艺的最理想是真善美的统一,最终目的是文艺的社会功用;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史》提出“四原则”:理性,真,善,美是四位一体的,艺术的最高理想是这四者的和谐统一。亚里士多德侧重制定了最初的古典规范,贺拉斯重点回答了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问题,而布瓦洛则主要论述了为什么要学习古人及如何学习古人的问题。狄德罗:《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与《论戏剧诗》;代表观点:1.美的研究的困难性及对种种流行的美的本质观点的批判;2.“美在于关系”的丰富内涵与范畴;美在于关系建构了整个美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a)美得根源在客观事物:作为理性认识的抽象概念使来源于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感性认识的;通过对“关系”的性质等问题的分析,把美在关系说奠定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b)“关系”与“美在于关系”:在《论美》中,他对“关系”的理解如下:从层次上说,关系是美最根本最核心的品质。不管物体之间具有多少差别,它们都具有一种以美为其标记的品质。这种品质是指存在于一切物体中的那种共性。从范围上,关系式含义最广泛,范围最大,包容性最强的概念。从思维活动过程上说,关系是一种悟性活动。作为“美在关系”的这种“关系”,它的来源是客观的,出于需要,凭借感官接受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的感觉所形成的,但并不是仅仅凭借感官的直接运用就能自发的形成,这只是从其终极来源而言的,其真正的形成是属于悟性活动的产物。关系呈现出的基本形态。尽管从感觉上来说,关系只存在于我们的悟性里,但是,它的基础则在客观事物中,这事物本身就具有真实的关系,这种关系式客观存在的关系,而不是精神中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式多种多样,变动不居的。关系不断变化,美也随之千变万化。1)个别事物本身的内部关系,即美学所说的对称,比例,统一,变化等;2)事物与事物的相对关系,如两朵花之间比较的关系;3)个体与全体或者个别事物与其环境的相对关系;4)事物现象与人类意识的审美关系;c)美因关系的不同而出现不同性质的美:【外在于我的美】和【关系到我的美】;【真实的美】和【相对的美】3.《论戏剧诗》所建构的严肃剧的“诗律学”。1)严肃剧即市民剧的特点:以家庭的题材与宫廷的题材相对立;表现自然中发生的一切;以反映市民阶级生活及其道德理想为其根本特征。2)严肃剧的社会功能:有移风易俗改造整个社会的巨大功能;主要是从道德净化的观点来看文艺对公众的教育和改造作用的。这种道德的净化作用是引人向上的,不像柏拉图所说的仅仅是洗涤了观众的“恐惧与怜悯”的不安情绪。3)严肃剧理论的基本范畴:1.1.1.1.1自然,想象,真实。1.1.1.1.2“情境”和“对比”:[情境]:即一切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形势,也即剧中人物与周围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是美在关系说在戏剧理论中的延伸,即“美在情境说。”[对比]:人物性格的对比。批评:狄德罗是近代唯物主义美学,文艺学,戏剧学,艺术学的伟大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关于严肃剧的理论,奠定了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基础。但由于他在历史观方面仍未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在方法论上也存有形而上学,机械的因素,因此,对他的美学观点只能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去研究和评述。布封:《论风格》,代表观点:1.作品的风格与创作主体即作家关系:“风格就是人”——极力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思想和智力等对形成风格的决定作用。布封的意思不仅讲作品的风格像作家的人格,而且强调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是作家本人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和审美爱好,艺术才能等主管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记和标志。这一观点与我国古代文论价刘勰提出的“因内而符外”的风格颇为相似。作家的个性才能不同,作品的风貌就互相迥异。刘勰把这一规律概括为“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布封的“风格就是人”,揭示了文学风格的生命所在,风格不是浮华的外在装饰,而是由含蓄着无穷意蕴的内在灵魂产生出来的。2.作品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结构,体裁等因素。布封在论文中着重从作品的内在形式——结构方面来论述形式对风格的重要影响。使作品的思想内容结构达到风格美得要求——艺术构思,其要素是:1.1.1.1.1.1使主题具有统一性1.1.1.1.1.2从整体上合理布局1.1.1.1.1.3预先考虑“全部精神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3.作品风格的客观基础:“只有义理才能构成风格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