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夏秋冬春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要点。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2.理请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3.积累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优美特点,学习运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学家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物候学”是他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簌簌销声匿迹农谚翩然孕育衰草连天sùnìyànpiānyùnshuāi读准下列字音读准下列多音字1.连翘翘尾巴2.衰草鬓毛衰3.丢三落四落枕4.差异差遣差劲参差qiáoqiàoshuāicuīlàlàochāchāichàcī次第:孕育:簌簌: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翩然:一个挨一个地。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纷纷落下得样子。躲藏起来不露面。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行迹。匿,隐藏。风雪遍地。载,充满。每年都这样。是,这。形容循环往复,转了一周又一周。动作轻快的样子。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2.什么叫物候?3.什么叫物候学?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物候现象”。•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2-3段•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3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对于农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4段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的因素:1纬度72经度83高下的差异94古今的差异10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说明:什么叫纬度?什么叫经度?纬线经线夏热南北温度差别不大纬度的差异即南北的差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下差异古今的差异原因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造成物候现象差异古今的差异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由主到次)由空间(纬度,经度,高下)到时间(古今)标志主次顺序的词语是:•首先、第二、第三、此外。请阅读这首古诗,指出诗中这种现象反映了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的哪一个因素?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1.(1-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2.(4-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3.(6-10)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4.(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本文是什么文体?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什么?(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和物候学运用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朗读,正音: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piānsùnìzài这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描写说明中运用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拟人手法的句子是:•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你认为这一段哪几个词用得形象生动?1.燕子翩然归来。2.植物的叶子……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3.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4.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既然“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那么可否把它换成“一个接一个”?不可。“次第”简练而典雅。这一段比较典雅的词语还有: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起总结作用的词语是: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夏季•秋天•寒冬本段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开放•候鸟归来•植物孕育果实•果实成熟•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朗读: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里举了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三个。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2)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3)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第一句后是分号,第二句后却是句号,能否将第二句后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不能。前两句写的是植物,第三句写的是动物,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前两句是春季物候,第三句是夏季物候。•前两句和第三句句型也不相同。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第2、3段比较典雅的词语有: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为什么我们要对大自然的语言处处留心观察呢?这有什么好处?请仔细阅读4、5自然段它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优点:应用在农事中,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全文的说明顺序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主要次要物候、物候学重要性决定因素意义全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浅深现象本质《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说明了这一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并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主旨主旨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纬度因素经度差异高下差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适宜。古今差异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教你一招:举例子的妙处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地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特征或事理说得更清楚。举例子的妙处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1)说明语言生动、形象(2)文章语言科学、准确运用描写、拟人的写法,加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课后作业:学习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掌握大自然的语言是为了使农业获得更大的丰收。请你收集一些农谚,了解它对农业所起的作用。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到经验的概括。农谚:古代农谚选粹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鱼跳水,有雨来。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古代农谚选粹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古代农谚选粹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冷,露水很凉。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谢谢